含胸拔背,前提是胸口空无一物。练武非常忌讳挺胸努气,含胸拔背的前提一定是胸口松了,没有气了,其实这个词有误解,总让人以为胸口要动,其实胸口是不动的,含胸拔背是形容外表看起来的样子,并不是动作要点。含胸拔背的动作就是动肩胛骨。两个肩胛骨往前一合,这就是含胸拔背。所以,练的是背部的筋肉拉抻,不是去憋胸口。

胸部中间骨头往后仰会响(前提是胸口空无一物)(1)

含胸拔背是俗成的说法,我师父的说法,是含胸炸背。意思是后背炸开了花。完全松开的样子。

八卦掌的拧腰,有两个前提,一个是收屁股小腹上翻,一个是含胸拔背,是在这两个前提条件下的向后拧。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缺任何一个,会受伤的。不要为了追求拧的角度大而放弃这两个前提条件。

胸部中间骨头往后仰会响(前提是胸口空无一物)(2)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我说的八卦活腰功,就是在练小腹上翻和含胸拔背,下蹲到低处时,收屁股的力量传导到后背,后背的脊柱一动,两个肩胛骨往前合,两只胳膊以中指为轴,各自往外一翻,两个肘子就并到一起了。这时候全身都是合在一起的。我以前不敢怎么说上半身的动作,就是怕练的人注意力放到上半身,反而忽略了后腰。还是那两个要点:1)一切动作都是后腰带出来的;2)正面什么都没有,一片空洞,只有肚脐在呼应,只练背面。

事情就是这样,你只管练气下行,别人会觉得你打他;你只管练轻灵,别人会觉得你沉重。听着简单无理,其实是好多人不愿意说破的。

胸部中间骨头往后仰会响(前提是胸口空无一物)(3)

还有一个常见的误解:胯是指哪里?现代人所说的胯,都是说髋关节。身体的两侧。这不是古代武术家说的胯。古人说的胯,位于身体的背面。你用手摸你的屁股,屁股上面会有两块骨头突起,就是那里。所谓开胯,就是那一带的筋肉抻拉开。这是很不容易的。

所谓肩与胯合,是指的这个胯。不是屁股侧面。你去做一个太极拳的野马分鬃试试,是你的这个地方托着你的肩在动。而且是左边的胯托着右肩,交叉的。动力来源于丹田的转动。自己试试就知道我所言不虚。

丹田有三个大盖子,1)后腰;2)尾巴骨;3)脑袋。对应的三个地方,命门、会阴、百会,必须都开了,丹田功才算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