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我们日常用语中最常出现的动物之一,不信你现在说一句夸奖别人的话试试。之所以要用“牛”形容一个人很厉害,是因为从古至今,牛都是“力量”和“勤劳”的代名词,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地位。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1)

▲唐 十二生肖陶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55年陕西西安韩森寨墓出土

01

牛的形象还广泛出现在文学艺术、民间工艺和语言系统中。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地上的一切都是神牛下凡造成的,所以“物质”的“物”是牛字旁。

在希腊罗马神话里,宙斯就特别喜欢把自己变成一只外表俊美、性格温顺的大公牛,倒不是造福人间,而是为了撩人间的漂亮妹子。

传说有一次宙斯看中了一个美女,就变成一只公牛去引诱她。美女们非常喜欢这只美丽的公牛,她们纷纷聚拢过来,毫无防备地给公牛戴上花环,抚摸着牛背。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2)

亨德里克•凡•巴伦(1575-1632)诱拐欧罗巴

宙斯牛蹲伏在他最喜爱的美女欧罗巴脚下,用一种十分爱慕的眼神看着欧罗巴。被迷得神魂颠倒的女孩竟然跨上了公牛的背。宙斯牛从地上一跃而起,劫走了女孩。

宙斯把女孩带到一片未知的大陆,一番浪漫之后,宙斯离去,把女孩留在这片大陆上,并且以这个女孩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大陆。

女孩的名字叫欧罗巴,就是今天的欧洲。

而中国人传说比较有内涵,牵牛星与织女星本是天上的两组星星。牛宿星有6颗星,位于银河之东,形如牛头和两角,古人称其为“牵牛星”。“织女星”有3颗星,呈等边三角形,位于银河之西,与银河之东的“牵牛星”相对。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3)

古人以农耕生活为原型,为它们杜撰了一则优美的爱情故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4)

02

牛也是镇妖避邪、吉祥如意的象征。商代,牛骨卜骨与龟甲一样,是王室贵族占卜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所用的一种重要材料。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5)

▲月有食牛骨卜辞(商) 天津博物馆藏

牛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的动物元素装饰,牛纹相较于其他青铜纹饰往往写实、生动,并具有一些神灵崇拜的意味。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6)

▲四耳簋(西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的这件四耳簋,在簋耳及垂珥采用 24 个大小不一的圆雕或浮雕牛头装饰,牛角高耸,圆目,张耳,凸吻,十分生动。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7)

铁卧牛(唐) 临汾市博物馆藏

临汾市博物馆藏的一件铁牛非常具有传奇意义,在历史上共出土三次,成为临汾城千年沧桑的历史见证。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8)

▲镀金铜阎罗王坐骑像(元)甘肃省博物馆藏

牛还是财富的象征。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将牛头与海贝放在一起,祈喻财富。在今天的资本市场上,人们将总体运行趋势向上的多头市场称为牛市,世界各地的证券交易所和其他金融机构,也把牛作为雕塑形象。希望牛年大家生活事业都能收获牛市,一波高过一波。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9)

▲鎏金铜牛(汉) 河南博物院藏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10)

▲献给深圳特区的拓荒牛(1984) 中国美术馆藏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11)

“金牛聚财”铜牛像(现代)中国证券博物馆藏

牛的形象还出现在古代的器物上。陕西岐山贺家村出土有西周牛尊,其躯体浑圆,四足粗壮,伸舌作流,背上开口设盖,盖钮为一立虎,盖与牛背以环钮相连,可随意开启而不致脱落,腹背及足部饰有云纹和夔龙纹。江苏扬州邗江东汉墓出土错银铜牛,灯高64.2厘米,长37.6厘米,器物整体如牛俯首站立,两角上翘,造型雄浑,给人以力量之美。

1950年出土于江苏徐州睢宁县双沟的汉画像石——牛耕图,高80厘米,宽106厘米,整个画面分3层:上层为仙人异兽,中层为人物送别,下层为牛耕图。牛耕图以农家生产活动为题材,在刻画农夫呵牛耕田的同时,衬以箪食壶浆的妇人和车旁的小狗,生活气息十分浓重。整个画面远近相宜、动静结合、布局紧凑,乃古代艺术之珍品。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12)

▲圆明园十二兽首之牛首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03

在古往今来的千年长河里,也同样是有着不少的名人志士对牛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怀。就比如在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老子,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骑牛爱好者。

据古人留下的典籍记载老子喜好骑青牛,在现今的台北博物馆中有着一张"老子骑牛图",图中老子身骑青色犍牛,手持书卷,看向飞蝠,模样生动有趣,极富仙风道骨。

据刘向《列仙传》记载"后周德衰,乃乘青牛离去。入大秦,过西关",老子也就此正式结束了自己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生涯,开始了自己的云游生活,也为自己的一生蒙上了一层神秘之纱。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13)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封神榜》这类的电视或典籍,在这之中有着一人叫黄飞虎,他的坐骑就是一头牛,在《封神演义》一书中记载道,五彩神牛有五彩毛发、力大无穷、可以腾云驾雾、脚程极快,是上古圣兽。

牛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重要物象。

唐朝的大诗仙李白,李白曾经写诗道"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李白用他千年的豪情化作琼浆洒满天际,以天地为栏杆,鼻上无有绳索,这首诗也恰恰印证了李白当时的少年心境,那种无拘无束、放野四下的自由豪情自然而出。

唐人元稹《田家词》写牛耕不易:“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

而唐代《五牛图》,现存最早的纸本中国画;被誉为“镇国之宝”!古代有“绢保八百,纸寿千年”之说,《五牛图》到现在差不多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画的作品真迹之一,可谓弥足珍贵了。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14)

相传,《五牛图》是韩滉在出游时目睹田间耕牛图景所画,五牛一字排开,一俯首含草,一翘首仰望,一回首舔舌,一漫步踱行,一荆棵搔痒,可谓“曲尽其态”。若不是对牛进行了细致观察,万不会涉此题材。整幅画面除一株荆丛外,别无其他补景,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达到了神形兼备的境界,难怪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评价——“神气磊落,希世名笔也。”

宋人陆游在多首诗中都有着对牛的描写,陆游在《饮牛歌》中写道"溪请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尤力。"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15)

从这首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出,陆游看重的是牛身上的那种品质,陆游喜欢那种精神所以在诗中也常常乐于以牛喻己。

宋人孔平仲《禾熟》写秋收中的牛:“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明人李东阳《北原牧唱》写田园牧歌中的牛:“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山苍茫,水清浅。”这些诗词作品或写景、或状物,从多个角度写出了人与牛的依存关系。

中国有很多地方又以牛为名,如仅以“卧牛城”为名的就有河南开封、山西临汾、山东青州、河北邢台等地。为了迎合所谓的“卧牛”形象,古人还往往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建城造市。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16)

▲傅抱石 《对牛弹琴图轴》 南京博物院藏

04

牛的形象还广泛进入语言系统。以汉语俗语为例,“老黄牛”比喻勤恳工作的人,“孺子牛”指甘为公仆的人,“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牛气”形容骄傲自大的神气,“牛脾气”指人固执倔强的脾气,“对牛弹琴”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吹牛皮”比喻夸口说大话,“牛鬼蛇神”比喻丑恶的东西或坏人,“风马牛不相及”指完全不相干的事物,等等。这些涉及牛的俗语,以生物牛为依据,在不同的语境下逐渐具有或褒、或贬、或中性的含义,成为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

直到今天,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八,壮、侗族都会庆祝“牛魂节”。给所有的耕牛放一天假,为它们清理牛舍,还会精心准备五色糯米饭给它们吃,那一天牛的待遇堪称顶级。

在非洲博茨瓦纳,人们会在家养牛的屁股上画上类似于眼睛的图案,来保护它们抵御草原上肉食动物的攻击。据说这个灵感来自于猫头鹰蝶翅膀上的纹理。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17)

在印度,牛有极高的地位,背上长瘤的白牛更被视为圣物,就连喝牛尿也被他们视为一种“朝圣”。每天清晨给牛梳洗后,来迎接第一泡晨尿,据说能有效防止脱发。政府曾许诺要在印度安装一百万台牛尿自动贩卖机,超越可口可乐。

印度牛类委员会(RKA)也是一个神奇的组织,除了保护饲养牛外,他们也对牛的排泄物情有独钟,还专门开发以牛粪为原料的保健品和日用品。从包治百病的牛粪浴到防辐射的牛粪芯片,应有尽有。

就连印度前总理德赛都说自己之所以八十多岁还精神抖擞,就是因为每天都喝牛尿,牛尿是世界一切饮料中最富有营养的!印度卫生部长乔贝甚至说,牛尿可用于制药,还能治疗癌症!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18)

许多牛尿贩卖商甚至声称自家卖的牛尿在最卫生的环境中,使用来自可靠供应商的、高品质天然稀有成分进行加工,已经达到了药物级别,即将远销海外国家!

今年还将举办“牛学”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牛的神话故事,以及牛的产后护理等等。

因海明威著名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而名声大噪的西班牙潘普洛纳奔牛节起源于1591年,在节日的几天里,每天都有6头凶悍的公牛追逐着数百名身着白衣搭配红色手绢的壮汉沿着“奔牛之路”穿城而过,直奔斗牛场,场面相当壮观。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牛的发展就此告一段落,它能深受古人的青睐,这与它自身的优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的我们也应当学习这种品质,借着古人的文学之风一品曾经的种种风骚!

什么样的牛才能成为牛王(涨知识牛年话牛)(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