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春池

编辑|李春晖

每当《好想大声说爱你》的音乐声一响,硬糖君准会想起在自习课上偷看《灌篮高手》的那个遥远下午。只不过,当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部动漫对未来的我会有多重要。时隔多年,才能深切体会到《灌篮高手》不仅是80、90后的篮球启蒙,更意味着青春、热血和拼搏向上的最后勇气。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1)

那时候,国内没有引进NBA,姚明也还是少年。很多男生的篮球梦是从《灌篮高手》开始的,而女生们则为流川枫、樱木花道痴迷,觉得会打篮球的男孩子真帅。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2)

20多年后,当另一群年轻人为一个叫做“龙骑士”的战队夺冠而热情欢呼,为一档叫做《这就是灌篮》的综艺节目而热血沸腾。那一刻仿佛时光穿越,性别、时间、或是其他什么,阻隔不了人们的共性与共情,最激荡人心的还是那一句:

“教练,我想打篮球!”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3)

就像如今已经拖家带口的“老男人”们,再听到《灌篮高手》的主题曲仍能瞬间泪目。再过10年,今天的这些年轻人可能也会忽然在某一刻感慨:当年,就是《这就是灌篮》让我爱上篮球的啊。

青春和综艺,就是用来做梦和冒险的

“我不知道怎么那么快,那5秒就结束了,然后灯就亮了,就是冠军了。”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4)

这是李易峰人生中第一次品尝篮球冠军的滋味,他和郭艾伦代领的“龙骑士”最终斩获《这就是灌篮》的冠军。作为史上最燃的综艺,《这就是灌篮》代领一群年轻人,做了三个月的篮球青春梦。

作为国产综艺的空白领域,《这就是灌篮》中,一个个“灌篮高手”在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进行着心智、体力与意志力的比拼,以对抗性、爆发力等男子气概给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观感。

体育综艺与一般的综艺有所不同,它的结果不以人为的意志而转移,是客观事实且无法预料,所以节目屡次三番迎来反转,剧本都不敢写的剧情和扑面而来的现场感,玩儿的就是心跳。

以弱胜强、教科书式的逆袭,这在《这就是灌篮》的比赛里还只能算是初级反转,更出人意料的是选手们的选择和真性情表现。比如非常不容易才拿到晋级球衣的张宁,却因不满自己的表现主动进入待定席,瞬间惊呆众人。

而在第六期节目中,本以为是必输的战局,杨政顶着巨大压力,上演NBA级三分绝杀,使J-TEAM逆风翻盘获得首胜。这个结果是他自己都没想到的,又何况是观众。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5)

之后的团体战更是相当于神仙打架,不到最后一秒根本猜不出结果。

J-TEAM和龙骑士不相上下,你稳定发挥,我就来个三分绝杀;你攻防到位,我罚球就百发百中;你以为领先几分就万事大吉,我偏要不甘示弱、逆风翻盘。球场上的瞬息万变、跌宕起伏,令不少观众大呼心脏受不了。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6)

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中,观众也看到了选手身上真实的拼劲儿,绝不是什么“人设”可以概括:自信与球技双“爆表”的张宁,谦逊内敛的内线绝对支柱刘恒驿,用实力证明不止嘴强的“球场弹幕机”杨政,球队最后一道“保险”祝铭震,外表斯文却拥有一颗“大心脏”的杨皓喆……

看到这些挥洒汗水和泪水的选手,也仿佛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这让80、90后非常有代入感,也让正青春的00后开始认真感受篮球的魅力。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7)

就像《灌篮高手》并没有大团圆式的完美结局,《这就是灌篮》的比赛也是有输有赢,有精彩有遗憾。但青春本来就是不完美的,素人的舞台,梦想的战场,就算拼尽全力还是会输掉的比赛,以及不会被输掉的勇气,“顺风不浪、逆风不怂”, 才是真正的励志。

你女朋友也可以很爱篮球

在流川枫之后,“体育系男神”在女生间不流行似乎已经很久了。但篮球的魅力从来不只是直男的狂欢,而是大众的娱乐。时隔多年,《这就是灌篮》终于再次让钢铁直男和追星少女达成一致,不少男同胞也终于实现了和女朋友一起看篮球的心愿。

这不仅是直男和女粉之间的破壁,更是国内综艺市场对体育综艺的一次重要探索。毕竟,此番优酷出手打造《这就是灌篮》,并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优酷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试错,在专业性和娱乐性上找到最佳平衡点。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8)

从节目所呈现出的解决方案来看,一方面,节目的嘉宾配置选用了“人气明星 专业篮球运动员”的模式,保证专业性 娱乐性;另一方面,赛制采用了1V1“斗牛”和3V3“团体”的方式,简单易理解、观看门槛相对较低。

对于专业粉丝来说,专业即一切。林书豪、郭艾伦包括后来的易建联作为领队足以证明节目的专业性。而节目中无论地板、灯光、形式,都是按照NBA的标准来打造,自然让专业观众看得过瘾。

而对于女粉来说,颜值即一切。李易峰和周杰伦作为颜值担当,本身就自带吸粉属性,节目过程中,张宁、杨皓喆、冯瀚圃等球员的形象也被迅速树立起来,成为可供迷妹们尽情追逐的几颗“新星”。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9)

冯瀚圃

在规则和篮球知识传播上,节目也采用了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比如舍弃了5v5这样周期比较长的赛制,还在过程中科普了篮球的知识,不少女粉也开始讨论起了“夺权”这类的专业术语。

虽然是个综艺节目,但因为题材特殊,在综艺性的表达上更要拿捏分寸。节目组在剪辑时结合了不少慢速镜头去回放精彩瞬间,会给嘉宾做特写镜头,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烘托比赛紧张刺激的氛围,有效激发了观众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热情。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10)

一档综艺节目,既能做到让专业粉丝满意,还能让完全不了解的圈外观众对篮球产生兴趣,这不仅是圈层爆款突围成大众爆款的前奏,甚至脱离了娱乐范畴,开始具有现实意义。

一代有一代之篮球启蒙

作为一档开创性的体育综艺,《这就是灌篮》从来不仅仅只是一个综艺节目,优酷作为强势渠道、联动阿里系资源,想要打通的是整个线上线下的体育和娱乐体系。

据悉,阿里内部超过15个业务部门参与了《这就是灌篮》项目,包括天猫、阿里音乐、阿里鱼、阿里体育、优酷动漫等。

具体来看,阿里音乐是节目片尾曲的出品方,也是节目中音乐内容的主要宣发阵地;节目衍生品的授权开发由阿里鱼主导,这次不仅有常规的手

机壳、工卡等衍生商品,还有运动水杯、背包、毛巾等节目同款道具衍生品;天猫此次也是节目的主要出品方,全面参与了赛事专用篮球、定制服装的专属开发,同时也为节目赞助商定制了一部分专属营销解决方案。

《这就是灌篮》大概是至今衍生品开发最为丰富的网生综艺。据阿里文娱集团副总裁、大优酷COO兼CTO的庄卓然透露,作为同样的S级综艺节目,《这就是灌篮》的投资回报率比常规版权综艺高出数倍。

而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如何延长自己的体育生命力,或者如何转型去做其他类型的工作,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就是灌篮》也给了这些篮球运动员,甚至整个产业带来更多选择。

在商业变现上,《这就是灌篮》已经促成多名选手与商业品牌达成合作,包括代言、商业活动的出席,对选手们的商业、用户号召力是一种肯定。此外优酷还联动阿里系资源,邀请选手登台天猫晚会等。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11)

在专业方面,《这就是灌篮》也与国家篮协达成合作。在3V3项目被正式列入奥运项目后,国内其实缺少专业打3V3的运动员。在《这就是灌篮》的决赛现场,国家篮协裁委会就宣布,节目的冠军队伍,将有机会代表国家走向最终的奥运赛场。

截止到《这就是灌篮》收官,不仅节目在播放量上一路领先,在豆瓣也是赢得了8.3分的超高口碑,还在今年10月被福克斯传媒集团买下模式版权。这意味着《这就是灌篮》未来将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模式的本土化开发,影响力正在进一步扩大。买了这么多年的综艺版权,我们终于也能往外输出模式了。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12)

而伴随着《这就是灌篮》的顺利收官,优酷今年推出的“这就是系列”综艺堪称全面胜利。“这就是”综艺厂牌在用户心中形成了极强的记忆点,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系列化运营、矩阵化布局,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力,优酷对超级网综品牌的勾勒愈发清晰。

正如今年优酷秋集上,阿里文娱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总裁、阿里音乐CEO杨伟东强调的,“从美日的产业发展来看,内容的后衍生开发价值是文娱产业非常重要的价值构成。内容的产业化能力是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

“这就是系列”就是优酷在内容产业化探索上的成功尝试。就像漫威搞出个“电影宇宙”,今天的综艺,也不兴单打独斗了,联动开发才能在产业化上走得更深更远,不是单部作品的战术胜利,而是整个打法的战略胜利。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篮球(你为什么开始喜欢篮球)(13)

而当《这就是街舞》成为很多人的街舞启蒙,《这就是灌篮》成为很多人的篮球启蒙,等杨皓喆、张宁这些运动员退役或转行,可能00后也会感叹一个时代的终结。这种启蒙意义,或许是娱乐能带给我们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