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慧跑,助您轻如羽、跑无伤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1)

疫情下运动员许久已经没有参加比赛,田协特地开展了各种小范围比赛,目前是检验运动员训练状态。

在刚结束的2020年中国田协训练基地特许赛(辽宁站)上,辽宁选手任广岳以13:51.87的成绩夺得5000米冠军,该成绩也是男子5000米近十一年国内最好成绩。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2)

(照片属于该项比赛,但非项目比赛场景和运动员本人)

我国5000米全国纪录为山东籍运动员夏丰远在1997年上海第八届全国运动会跑出的13:25.14,而根据我国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5000米国际健将标准为13:31.45,运动健将标准为14:10.00,任广岳13:51.87的成绩已经超过了运动健将标准,但距离国际健将尚有不小的差距。

由此也可见我国中距离跑水平不说和国际先进水平,和前辈当年水平也有较大差距。

而就在不久前的7月18日,在日本北海道千岁市青叶田径场举行的比赛上,在男子5000米比赛中,21岁的内藤正彦以13分18秒99的成绩获得日本历史上第七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吉井大和以13分28秒31的成绩创造了U20日本新纪录。

上述成绩远远领先于我国所谓近10年5KM最好成绩,诚然有全运会取消5KM比赛所带来的指挥棒效应,但差距是不是也太大了点!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3)

高中三年级小将石田裕久则创造了13分36秒89的日本高中新纪录。也就是说日本小将从成绩上说已经完胜任广岳创造的13:51.87,日本中长跑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当然有人会说,不能这样直接类比成绩,因为比赛环境、条件、气候都不一样,这说说法有那么点道理,但作为标准场地比赛,同样在夏季,不进行比较又该怎样弄呢?

人家还是高中生,我们已经是国内一流高手,难不成掩耳盗铃说我们5000米水平比日本水平高?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4)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5)

小编查阅了日本田径协会官网上日本成年人、U20、U18的5000米记录。

日本成人5000米纪录是名将大迫杰15年创造的13:08.40,日本的5000米纪录也遥遥领先于我国该项目纪录。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6)

日本 U20 5000米成绩是 Yuki Sato 2005 创造的 13:31.72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7)

日本 U18 5000米成绩是 Satoru Kitamura 2002 年创造的 13:45.86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8)

在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导致体育赛事全面暗淡的情况下,日本中长跑选手反倒逆势取得一系列佳绩,令人惊叹。

这些成绩包括:

● 在日本香川丸龟半马比赛中,有两人同时打破了设乐悠太保持的1:00:17的日本半马国家记录,小椋裕介成绩为1:00:00,半只脚跨进1小时大关。

● 前田穗南以1:38:35的优异成绩创造了日本女子30km新纪录,打破了由前雅典奥运会金牌得主野口保持的女子30公里1:39:06前纪录。

● 大迫杰在东京马拉松赛上创造了2:05:30的日本新国家记录。

● 名古屋女子马拉松上一山麻绪跑出了2:20:29的优异成绩,创造日本女子马拉松历史第四快成绩。

● 20岁日本新秀田中希实在一场3000米比赛中跑出8分41秒35的成绩,一举打破尘封18年之久的日本纪录。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9)

我国马拉松近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我国男子马拉松一哥董国建在2019柏林马拉松赛上,以2:08:28的优异成绩获得第七名,顺利达到明年东京奥运会2:11:30的参赛标准;

该成绩也是我国专业马拉松近12年以来取得最好成绩,已经很接近2007年任龙云创造的2:08:15的全国纪录。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10)

而杨定宏在2019年厦门海沧半马所创造的1:03:43的成绩也是中国籍男子选手近5年来的半马最好成绩。

但面对进步,我们千万不能沾沾自喜,我们在进步,日本也在进步,如果我们的进步没有日本选手大,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相比强劲的对手,其实也是相对的退步呢?

所以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11)

如果说中长跑放在几年前还无人问津的话,那么在路跑和马拉松运动如火如荼的时代,大众对于这项运动显然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和期待。

运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大众通过跑步强身健体这没有错,但大众同样也希望我国运动健儿能在这个项目上不断突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如果几千万甚至上亿人都在跑步,就挑不出几个跑得快的?

话虽这样说,但中日中长跑的差距,至少在竞技水平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说差距拉大,差距缩小似乎也并不明显。

如何更诚恳地学习邻国的做法和经验,奋起直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12)

谈及中日中长跑差距产生的原因,很多人会说两个字——体制,体制二字可以说放之四海皆准,没有大错,但如果你仔细分析,体制问题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也不能将所有问题都用体制来背锅。

由于国情的不同,中国在中长跑这个领域恐怕不可能完全照搬,也无法照搬日本体制,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日本的某些做法和理念,但其实不用也毫无必要完全照搬日本体制,学习,创新,走自己的道路,照样可以进步。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13)

举个例子

日本中长跑很强,但距离东非中长跑强国比如肯尼亚尚有一定差距。

如果日本人想要追上肯尼亚,他们分析日本和肯尼亚的差距时,日本人会说是肯尼亚的体制比他们好吗?

富裕的日本恐怕体制比贫穷的肯尼亚更好吧,有些东西压根不是体制的问题,东非儿童每天上学往返步行十几公里,基普乔格等世界名将的成长轨迹就是这样,从小无形中发展基础耐力,中日儿童能与之相比吗?这些就是非体制问题。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14)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15)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16)

日本马拉松历史积淀更悠久

和由此带来的文化传承

长跑运动在日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00-1868年的封建时期。当时的邮差传递邮件主要依靠脚力,穿州过府,跑遍全国。

在1896年现代马拉松比赛拉开序幕之前,日本便已举办许多长跑比赛,比赛的获胜者多为送信的邮差,可以说日本拥有优秀长跑运动员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17)

在1911年11月举办的斯德哥尔摩奥运选拔赛上,有“日本马拉松之父”之称的金栗四三在此次比赛中创造了2小时32分45秒的世界最好成绩,遗憾的是,金栗四三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在16公里处因中暑退出比赛;

虽然比赛失败了,但金栗四三的勇敢精神极大鼓舞了日本国民,并且吹响了日本大众广泛参与马拉松运动的号角,他本人也被尊称为“日本马拉松之父”。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18)

金栗四三非常富有创造性,他深感马拉松42.195公里的路程太长,这从某种意义上导致比赛刺激性不够,所以他提出以长跑接力、团队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竞赛,以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趣味性,箱根接力赛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

如今箱根驿传接力赛已经成为全日本举国最瞩目的长跑赛事,在世界范围内也享受盛誉,可以说金栗四三也是箱根驿传之父。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19)

而透过参加国际大赛,日本政府看到了体育运动对国家树立国际地位的重要价值。

日本把田径运动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突破口。在综合分析国内传统文化和民众身体素质优势的基础上,马拉松作为源于西方的体育项目,迅速成为日本重点发展的运动项目。

● 在20世纪20、30 年代,日本定期培养出世界上最快的马拉松运动员;

● 在60年代、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日本男子运动员占据世界马拉松之巅,成为世界马拉松王者。

● 70 年代中期,日本开始开展女子竞技马拉松,是世界上开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成为了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世界女子马拉松成绩最好的国家之一。

而日本男女选手均有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获取前三名的记录。后随着非洲的崛起,才让位于黑人选手。

日本选手野口水木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冠军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20)

正是因为日本厚重的长跑文化积淀,使得“坚持不懈、不放弃、超越自我”等等马拉松符号成为日本国民的精神图腾,并且与大和民族内敛、不张扬的民族性格一脉相承;

使得日本大众形成了马拉松运动的价值认同,并深刻嵌入到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其最终表现是日本大众普遍对于马拉松运动充满热情,并且积极参与。

而在我国,除了跑者,相当比例的大众对于路跑和马拉松运动缺乏文化认同,甚至偏见不少。

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21)

举个例子

在日本的书店,跑步书籍往往都是整整好几个专柜,种类繁多,涵盖了从基础跑步、业余训练到伤痛康复、马拉松运动文化等方方面面;

虽然我国跑步书籍近几年伴随马拉松热有所增加,相比日本跑步书籍的数量和质量,还有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我国跑步书籍绝大部分作品来自国外译作,中国人自己写的有质量的跑步书籍屈指可数。

日本书店跑步书籍琳琅满目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22)

好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由南京体育学院副教授戴剑松、慧跑总教练郑家轩所著的《无伤跑法》在历时11次印刷,累计出版3万册,成为国内第一原创跑步畅销书的情况下,香港天地出版社充分认可了该书的价值,获得该书繁体中文版版权,《无伤跑法》已经在港澳台地区全面上市销售。

《无伤跑法》成为第一本由大陆作者所著,在港澳台地区出版发行的跑步类书籍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23)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24)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25)

日本路跑赛事数量大

大众参与路跑和马拉松运动的比例高

中国路跑运动正在高速发展,如果要比赛事的绝对数量和大众跑者绝对人数,日本估计是比不过我们的,但如果算单位国土面积的赛事数量,以及跑步人口比例,日本领先我们也是肯定的。

以2019年中国马拉松大数据为基准,小编进行了估算:我国参加各式各样所有比赛的跑者人数规模在475-500万人左右,参加全马和半马的跑者人数规模在200万人左右;

相比我国14亿人口其实跑马人口还是很少,每1000个人中有1.4个人在跑马,这是我们对于跑马人口以及人群占比的基本面分析。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26)

而我国经常跑步人数(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大约为3700-4500万,也就是说我国14亿成年人,只有4-5%的人是跑步锻炼者,换句话说,每100个成年人中,选择跑步健身的大约为4-5人。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27)

根据日本总务省2012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民众经常开展的运动第1名就是跑步,超过2000万人。

日本人口是1亿2000万,也就是说至少16%的日本人经常跑步,远远高于我国4-5%这个比例。

日本跑步网站的一项调查表明:

在日本,月跑量在100公里的人数最多,占到跑步总人数的24%;

其次是150公里,占比也高达22%左右;

排在第三的是200km的跑量,这部分占比也接近15%。

日本皇太子月跑量都能达到100公里,更涌现出村上春树这样的热爱跑步的著名作家。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28)

2012年,日本国家田径协会认定的马拉松完赛人数是27.3万,2015年日本马拉松完赛人数首次超过美国,尽管我国马拉松完赛人数可能已经多于日本,但要考虑到我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还多。

此外,还有这个数字两国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全马人数占整个跑步人口中比例,两国都是1-5%。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差别,日本民众无论是跑步还是跑马,人数比例都要多于我国。

从赛事数量看,根据2019中国马拉松大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所有赛事(包含中国田协认证赛事及非认证赛事,包括马拉松、越野跑、10公里跑、健康跑、超马、团队赛、垂直马拉松、定向赛等等)数量为1828场。

而根据几年前的资料,日本每年举办 1400 余场路跑和马拉松赛事,最多时候达到 1600余场,弹丸之国的日本在小小的国土面积上举办的赛事的密度仍然相当高。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路跑和马拉松运动的实际参与比例,日本要领先于我国,普及度决定了基础,一项运动没有普及,没有参与人数,就难谈提升。

当然我国有这样一个优势,那就是专业体制,市队-省队-国家队这样一个封闭的体系可以把一小部分好苗子选出来,进行长期系统打磨和训练,精益求精;

从这意义上说,似乎不需要普及也能取得好成绩,这一点在我国跳水、举重等项目上屡试不爽。

所以不能完全说我国体制相比日本一无是处,我们也有日本不具备的某些体制优势,就看我们能不能利用好。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29)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30)

从娃娃和学生抓起

当我们的孩子被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当我们还在争论耐力训练是否适合儿童少年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把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和引导儿童、青少年、大学生的跑步热情上。

长跑是日本学校最普及的运动,日本所有幼儿园的孩子都必须参加100~1000m的“马拉松比赛”,也是一种强制性的仪式。

许多幼儿园还会推行“裸保育”,也即在冬天对孩子进行耐寒训练,其中“冬季耐力跑大赛”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即使室外的气温低到了几度,老师们也会领着学生在绕操场跑步。

因此,长跑的种子很小就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并且影响终身。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造就了日本的跑步文化。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31)

而箱根驿传为日本马拉松提供大量的后备人才,其人气甚至超过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大赛,电视收视率高达20%,与中国春晚相当。

这项本不过是大学校际间比赛,上升为国民关注的赛事,足见马拉松文化对于日本社会影响之深,以及日本马拉松文化与学校体育、人才培养之间的深度融合。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32)

高校培养是日本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的主要输送模式。高校田径队教练员到高中选拔具备培养潜力的运动员,进入大学后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终极目标是通过参加知名选拔赛,如“箱根驿传”,跻身优秀运动员之列。

因为获胜的队伍或个人不仅为学校赢得至高无上的荣誉,还可以进入大企业马拉松队,为毕业后系统科学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这种“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为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作为“校园明星”的他们也对学校和社会的文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引领作用。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33)

而在我国,大学生喜欢跑步的比例还很低,进行业余训练的更是屈指可数,与日本高校成为日本马拉松人才的摇篮不同的是,我国高校在短时间内难以肩负起为马拉松运动输送人才的使命。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34)

企业等社会力量

助力马拉松运动发展

日本马拉松水平之高与日本企业的参与是密不可分,箱根驿传涌现出来的选手在大学毕业后纷纷进入企业长跑队,成为企业员工,他们从企业拿工资,却并不需要坐办公室,他们仍然从事系统的专业训练,他们上班也即训练,企业提供全部训练条件、支持和保障。

日本的马拉松文化让大企业办长跑队成为彰显企业实力和文化的方式,这一方面带动员工积极投身运动,一方面这些优秀选手在比赛中露脸,取得好成绩,也使得企业获得极大的曝光,其效果不输于广告投放,这也是日本企业不惜血本培养马拉松选手,从而推动日本马拉松水平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35)

而在我国,企业支持马拉松运动还主要以赞助比赛为主,企业自己养一支马拉松队伍的体制在我国基本还没有形成,虽然近两年颇受关注的易居马拉松俱乐部有些日本企业马拉松队的雏形,但相比日本企业马拉松队的特征,还是有不少区别。

易居集团与运动员之间的联系还较为松散,且国内基本只有易居一家吃螃蟹,后续并没有其他大企业跟进也说明这仅仅只是个案,易居搞马拉松俱乐部很大程度与该企业老板本身深度热爱跑步,他本人也是大众精英跑者有关,而非日本那样普遍存在的企业马拉松文化。

而我国一些企业比如怡宝、康比特赞助运动员的机制,跟日本企业马拉松队机制也相去甚远。

这也说明日本的体制不一定适合中国,照搬日本企业办运动队的体制,得先问问中国企业图什么?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36)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37)

日本马拉松人的

拼搏和创新精神

日本马拉松教练、运动员的拼搏和创新精神是很多媒体在对比中日马拉松时忽视的方面。这方面,我们需要很好地向邻邦学习。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38)

在2019年低温雨战的东京马拉松赛上,尽管日本选手没有登上冠军领奖台,但从第五名到第五十名,日本选手占据了90%以上席位,且成绩均在220以内,让人叹为观止。

而在比赛终点处,大量日本选手在拼尽全力冲过终点处,纷纷倒地,获得第5名的日本大学生选手Horio达到终点踉踉跄跄倒地不起,被工作人员抬到赛道边,其拼到刺刀见红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39)

而日本人对于跑步的着迷和琢磨精神,也令人敬佩,其书店整柜整柜的跑步书籍就是证明。

日本也是对于高原训练研究最深入的国家之一。日本田协每年都要选派选手到国外高原进行训练,这也是学习东非运动员的体现之一。

1997年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前,日本田协安排运动员到美国科罗拉多进行了72天高原训练,结果铃木博美一举获得女子马拉松冠军。

日本还大量收集世界上最先进的训练知识、科研成果,为我所用。而我国马拉松项目相对落后,连潜优势项目都谈不上,所以在训科医一体化资源投入和支持方面与我国那些优势项目比也有一定差距。

研究马拉松的科研人员少,教练对专业训练的反思和创新不够,运动员从小缺乏良好基础耐力训练,专业队训练水平和科技监控水平不够,整个专业训练领域大家一起研究琢磨训练的氛围不够浓厚等等原因,也造成我国马拉松项目长期停滞不前。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40)

而日本跑步领域研究活跃,专家众多,铃木清和就是其中代表,年轻时他曾经是“箱根驿传”名校驹泽大学接力队的一员猛将。

铃木清和虽然水平很高,但却饱受跑步伤痛困扰,这使得他退役后,不断琢磨跑步给身体带来疼痛的原因,认真地研究科学、避免伤痛的跑步方法,至今他仍经营着一家主打解决跑步伤痛的运动医学理疗中心。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41)

经过潜心研究,铃木清和最终发明了适合亚洲人种的“细胞分裂法”和“骨骼训练法”。

为了有效加强基础有氧耐力训练,他一改人们习以为常的口鼻并用呼吸,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只用鼻子,关闭嘴巴的呼吸方式,这样一种大道至简的思路,有效解决了控制跑步强度的问题,非常巧妙也十分简单。

此外,他还创造性的提出了根据身材决定跑姿的“骨骼跑法”,这种热爱一项事业并持续深入探索的精神,让奉行拿来主义,急功近利、缺乏思考和批判精神的“我们”汗颜;

所以时至今日,国内能够提出或系统的、或富有特色的、或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跑步训练体系、方法的机构及个人都屈指可数,大家都在“凭着感觉和经验”搞跑步,沉下心专研跑步的精神不够,一说就是跑步那么简单,还有什么可研究的,不是说一定要搞出一个标新立异的什么跑步训练方法,而是大家是不是认真思考和研究中国大众科学跑步。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42)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43)

结语

日本马拉松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至少我国专业选手整体水平跟日本比还不是一个量级。

中国田协近期发布了2020年中国田径协会运动员注册审核通过名单,共22439人。专项为马拉松的仅有88人,这也许就是全中国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家底了!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44)

好在我们的群众马拉松运动如火如荼,相信这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基础,日本有的做法我们是学不来的,但日本大力宣传马拉松精神,重视青少年体教融合和田径运动普及,全社会参与马拉松的融合度高等做法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中国马拉松,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精神,也需要有耐心、探索和创新精神,中国人不缺智慧,假以时日,相信我们能看到中国马拉松崛起的那一天!

各国对日本体操夺冠看法(为什么我国5KM近10年最佳战绩比不上日本高中生)(45)

你认为中日中长跑事业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