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这个病不管在临床还是生活上,都是最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它的发病几率在胃病中也是最高的。

脾胃虚弱胃寒寒热错杂(胃痛恶心呕吐)(1)

幽门螺杆菌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发展所导致,患有慢性胃炎的人一般会表现出上腹隐隐作痛、腹泻、餐后腹胀、舌炎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很容易造成胃溃疡或者更加严重的疾病。

中医认为,现在所说的慢性胃炎属于“胃痛”“痞满”“恶心”“呕吐”等症的范畴,因为这些症状的病机皆是由饮食不节制、情志抑郁、邪毒内侵所致脾胃损伤,中气内耗,脾胃虚寒。所以治疗思路通常是温中补虚、益气升阳,而治疗这些病症常用的中医汤剂是黄芪建中汤

脾胃虚弱胃寒寒热错杂(胃痛恶心呕吐)(2)

黄芪

原方组成:黄芪、饴糖、建曲、党参、白芍、厚朴、桂枝、枳实、生姜、半夏、大枣、炙甘草、炒白术加减应用:

胃胀加木香、砂仁;

胃痛加干姜、附子;

消化不良加鸡内金。

水煎服,早晚2次温服,一般4周左右症状即可大幅缓解。

方中饴糖、黄芪具有固表补气、益气补中的作用;白芍与桂枝可健脾益肾、调和机体阴阳;厚朴是治疗便秘腹胀的一味奇药;党参可补中益气、益肺健脾;炒白术除了益气健脾之外,还可利水燥湿。诸药合用可护中焦脾胃之气,脾胃健运有序,具有补气益血、和中的功效,也是用来治疗慢性胃炎的经典方剂,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通常也会配合三联疗法共同治疗慢性胃炎。

脾胃虚弱胃寒寒热错杂(胃痛恶心呕吐)(3)

金匮要略

黄芪建中汤是一剂经方,出自于《金匮要略》,全方重在温养脾胃,是治疗虚寒性胃痛的主方。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

现代医学对这一经方用来治疗慢性胃炎也有相应的研究,实验研究表明:黄芪建中汤可抑制胃酸的分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抗炎,抑制炎性因子和修复胃黏膜的作用。

延伸阅读:《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引用百度百科关于“金匮要略”的定义)

注:以上案例仅作参考!本文为日常科普使用,文中涉及的方剂不作为具体用药指导,如有类似症状需在专业医师辨证下指导使用,不可盲目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