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之前,我得做一个解释,这里我把陶和陶瓷混为一谈了,实际上,陶和瓷不是一回事,陶是陶,瓷是瓷,主要区分有4个,一是原料不一样,制陶是用的黏土,而制瓷用的是瓷石。这是最直观的区别,二是烧制温度不同,三是烧结质量不同,四是吸水率不同。后三个是属于工艺上的,不容易区分出来,这里之所以问这个,是因为我敢肯定,说起“陶瓷”二字,绝大多数人只有一个概念,那就是景德镇陶瓷,更不用说中国四大名陶了,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紫陶、四川(现重庆)荣昌陶器以其悠久的历史,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而为什么我这里单说钦州坭兴陶,答案很简单,是因为我是广西人,就说自己家乡的文化了。

在此之前你听过陶瓷多少? 多选

0人 0%

景德镇陶瓷

0人 0%

紫砂陶

0人 0%

坭兴陶

0人 0%

建水陶

0人 0%

荣昌陶

0人 0%

其他如唐三彩

怎么辨别钦州坭兴陶的好坏(是不是你只知道景德镇陶瓷)(1)

怎么辨别钦州坭兴陶的好坏(是不是你只知道景德镇陶瓷)(2)

瓷石

1.坭兴陶的过去

坭兴陶载誉之城,为广西钦州,是我国南疆北部湾畔的一个有着1400余年的历史古城。

怎么辨别钦州坭兴陶的好坏(是不是你只知道景德镇陶瓷)(3)

钦州《地方志》有云:

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民国九年城东七十里平心村农于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杯一方,旁有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字样)。

民国二十八年夏,醴江处士林绳武对宁道务陶碑进行了考证:“此志民纪九年出土,于钦江上游距城七十里之平心村,质为陶土,初出土时,异常松脆破为大小十块,村人任意分藏,无人辨别其朝代及人物。

十七年武因总纂县志,遍搜金石,始发现为坭兴陶,既而汇集块片,合读首尾,始知为越陶,且知为宁越郡。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挖到一块陶杯,那是唐代的东西,然后有人进行考证、研究,才发现是坭兴陶。

历史悠久:钦州,古称安州,故坭兴陶在隋唐以前称为越陶、安州陶、古安陶,宁道务碑所云“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说明了其隋唐时代的盛景,唐开元二十年是公元733年,也就是说,坭兴陶,也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怎么辨别钦州坭兴陶的好坏(是不是你只知道景德镇陶瓷)(4)

名字咋来的:而坭兴陶这个名字,倒不是隋唐时代就有名字的,大概当时的人们注重的是陶壶、陶器的用途,而非把玩的观赏性吧,因此直到清朝中叶时期,坭兴陶都没有确切的名字,至清朝咸丰年间,陶器发展鼎盛,坭器得以广泛运用,发展兴盛,故得名“坭兴”。坭,同“泥”,也就是坭兴陶的原料,钦江东西两岸红泥、白泥,混合配比,制成泥料,经过成型、入窑火烧可以出成品。

代表人物:说起坭兴陶名人,“胡老六”这个人必须要说一说,他基本就是坭兴陶的祖师爷了,可以从书中看看他的故事。

清朝咸丰年间,钦州有一位陶艺人,因其在家中排行第六,家里人都称他为“胡老六”。明末清初,胡老六的父母从福建迁移到钦州定居,由于家庭贫困,兄弟姐妹较多,胡老六辍学在家,但他聪明好学,模仿能力极强,幼时就能大人学编织、捏泥人。长大后,太平天国招军,胡老六便去从军,在广东、江苏等地活动。一次,胡老六在战场上收缴了一支烟枪,见其制作精美,视为珍宝,偷偷把它藏在身上。胡老六从部队回到钦州,受烟枪启发,便开始着手采用新的方法研制陶器。他摒弃了传统制陶以泥和细沙混合制坯的方法,只取泥料,不要白泥、黄泥,只取紫红泥,不要山丘表层上,挖深层干净的紫泥土,然后搅拌,沉淀。他把钦江西岸紫红泥去沙提炼出纯泥,再制成烟斗和坭偶,烧制后又进行打磨,做出了一款出现变色彩并有玉质感的坭兴陶产品,令人爱不释手,掀起了坭兴陶的技术革命,使钦州坭兴陶得以迅速兴起。胡老六因手艺精湛,刻字、雕刻吉祥物精致,所制坭兴陶烟斗畅销国内外,名声大振。后经禁烟运动,他停止生产烟斗,专门带徒传艺,从事花瓶等坭兴陶工艺品生产,这位让坭兴陶化蛹成蝶的老艺人胡老六由此让已有千年历史的钦州坭陶器开始有了自己的名字:坭兴陶。因此,胡老六也成为坭兴陶的祖师爷。--《中国坭兴陶名人》

怎么辨别钦州坭兴陶的好坏(是不是你只知道景德镇陶瓷)(5)

胡老六所制吸烟小泥器,精良远胜江苏宜兴,之后又涌现了潘允兴、尤醉芳、郑金声等一批制陶大师,一时间,钦州从事坭兴的工艺人家聚集于城区的鱼寮横街,开设商店经营坭兴陶,形成了一条坭兴巷(即烟斗街)。

怎么辨别钦州坭兴陶的好坏(是不是你只知道景德镇陶瓷)(6)

建于19世纪的老式骑楼风格建筑,承载了100多年的历史记忆

民国初至1937年,有商人陆续在广州、香港、澳门、越南及南洋开设商店经营钦州坭兴陶。

1939年,日本从海上入侵钦州,坭兴陶艺人远走他乡,坭兴陶产业遭受摧毁。

1956年8月,钦州坭兴陶工艺厂成立并恢复生产。

2.坭兴陶厉害在哪?

绝技:坭兴陶的牛逼之处在于,它有一手独门绝活,“窑变”。坭兴陶无釉无彩,在1200°C以上高温烧制过程后窑变产生墨绿、紫红、天蓝、虎斑、火焰、彩霞等各式各样斑斓的自然色彩的“自然陶彩”,质地细腻光润,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其中尤其以陆窑、贵台龙窑的柴烧最为显著。

“陶彩”的产生及其色彩是人为无法准确预测和控制的,是自然形成的,坭兴陶“陶彩”的产生不需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任何陶瓷颜料。“窑变”艺术在国内陶瓷行业中绝无仅有,艺术品位极高,被誉为“中国一绝”。

怎么辨别钦州坭兴陶的好坏(是不是你只知道景德镇陶瓷)(7)

而由此形成的以褐色为色泽基调的坭兴陶基本色泽——“古铜陶鹤(褐)”,与“自然陶彩、陶刻技艺、陶艺造型”一起,殊为坭兴陶四宝。

坭兴陶的历史沿革:

这里只摘取部分,更多更全的请点击了解更多去钦州市钦南区网站浏览学习。

1915年,坭兴陶作品“山水花鸟瓶”参加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

1930年,比利时王国为了纪念本国独立一百周年,在本国举办了世界陶瓷展览会,坭兴陶作品“岁寒三友猪胆瓶” 荣获第一名金质奖章。

1980年,坭兴陶茶具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1984年,坭兴陶参加了由意大利西西里大区首府巴勒莫举办的第三十九届地中海国际博览会,“四神挂碟”被意大利国家博物馆收藏。

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钦州坭兴陶和广西“壮族织锦”一起列入被保护的民族特色工艺品。钦州坭兴陶当属广西两件宝之一。

2008年6月,坭兴陶烧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1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批准授予钦州市“中国坭兴陶之都”称号。

结语:实际上,钦州坭兴陶不论是形成年代还是获奖时间都早于紫砂陶,但是坭兴陶的名声远比紫砂陶小,人们或多或少知道紫砂壶,却很少知道坭兴壶,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是名字不好听,紫砂听起来很文艺,坭兴带个“泥”多少有点土;二是紫砂主打生活、喝茶用,其观念早已深入民间,坭兴陶过于追求工艺和收藏,与大众生活交集少,自然难以走进大众生活;三是坭兴陶的宣传少,特别是近几年的广西旅游宣传,过多的宣传民歌、山水,人们的广泛认知还停留在南宁桂林柳州上,其他城市的特点就被或多或少的忽略了。

写这一篇文章,是想告诉大家,广西有很多很棒的东西,大家不妨多来广西看看,广西人民欢迎你们,钦州人民欢迎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