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处西南地区,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常年降雨量充沛,植被覆盖广,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8.64%,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数位于全国榜首,所以云南也素有“动植物王国”的称号。

已探明全境脊椎动物达到了1737种,占全国的58.9%。另外,全国大概3万种高等植物里面,云南就占据了60%以上。而昆虫更是数不胜数,2.5万种已收录的昆虫里面,云南占一半。

许多在别处看不到的生物,在云南可能到处都是,曾经普遍被认为灭绝了的物种,比如大花石蝴蝶、竹生羊奶子,人们再次在云南一处天坑之下,发现了它们的野生植株。

鞍子河拍到的野生动物(云南女子发现土龙)(1)

云南女子发现“鳝形”生物,竟是二级保护动物

夏季是很多野生动物比较活跃的季节,因此在野外活动的时候,也更容易目击到它们。近日,云南的一名女子,在地上看到了一种奇怪的小动物,引起了她强烈的好奇心。

这只小动物体型不大,大概十多厘米长,看上去跟一条鳝鱼差不多,但外观上又不像是我们常见的鳝鱼模样。

为了弄清楚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女子将其拍下并在网上求助,事后经专家辨认,这是一种叫“脆蛇蜥”的动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鞍子河拍到的野生动物(云南女子发现土龙)(2)

虽然平常不太容易看到脆蛇蜥,但它们也不算特别罕见,在我国南方许多省份里面,还是有分布的。比如四川、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安徽、江西、浙江等多个省份里面,都有确切的记录。

此前云南玉溪市江川区的一位农民,在山里捡菌子的时候,也发现了脆蛇蜥。起初他以为是一条黄鳝,于是顺手捡起来扔进桶里,回家之后才发现不对劲。经过上网查询之后,才发现是国家保护动物,于是交给了有关部门。

还有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巡山的过程中,在一口水井旁也曾发现过脆蛇蜥的身影。

鞍子河拍到的野生动物(云南女子发现土龙)(3)

脆蛇蜥俗称土龙,头顶有一对“大眼睛”

脆蛇蜥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土龙”,有些地方也称“金蛇”。这种动物身上有鳞片覆盖,不同部位的鳞片大小和形状也不同,额鳞最大,像盾牌形状,最显眼的是头顶上有两个黑色的圆斑,十分醒目,看上去就像是两个“大眼睛”一样。

实际上这并不是它们的眼睛,不具备视物的功能,更像是一种伪装,类似的伪装在很多小动物的身上都有所发现,尤其是一些蝶类,会更常见。

比如黄晶眼蝶、仙女晶眼蝶、玫瑰绡眼蝶等,在翅膀处都长有眼睛般的图案,目的就是为了吓跑一些捕食者。

鞍子河拍到的野生动物(云南女子发现土龙)(4)

脆蛇蜥身上的体色并不固定,而且变化比较大。比如它们的体背处,有些个体是浅褐色的,而有些个体则是乳白色的。

脆蛇蜥雌雄二态比较明显,雄性背部两侧有十多条翡翠色的横纹,也有一些黑色的斑点,而雌性背部则没有这些鲜艳的色斑。

鞍子河拍到的野生动物(云南女子发现土龙)(5)

常年匿藏在地洞中,雨后会出来觅食

脆蛇蜥主要营地下洞穴生活,一般在海拔300-800米的山林、草丛,甚至是菜园的大石头下面,能够发现它们的身影。

脆蛇蜥喜欢待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尤其是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沙壤土下,更有可能存在脆蛇蜥。它们的四肢早已退化,所以整个身体就像是一条蛇一样。

脆蛇蜥平日里一般在洞穴里面不出来,尤其是下雨天,它们会更宅。而雨过天晴之后,脆蛇蜥的活动频率会明显增加,因为这个阶段,往往也是一些小昆虫、小动物最活跃的阶段,有利于它们捕食。

鞍子河拍到的野生动物(云南女子发现土龙)(6)

脆蛇蜥以蚯蚓、蜗牛、蠕虫等各种昆虫为食,虽然它们的外表跟蛇很像,但却是一种无毒的动物,基本上也不会咬人。

脆蛇蜥名字上有一个“脆”字,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身体真的很脆。大家都知道,一些壁虎类动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断尾求生,脆蛇蜥也是如此,而且它的尾巴更容易自断。

不过它与壁虎不同,脆蛇蜥在危险来临时,除了会自断尾巴之外,还会从泄殖腔内放出一种特殊的臭味,用以赶走敌害

另外,科学家们同时也发现了这种臭味,跟它们的求偶也有一定的关联。

鞍子河拍到的野生动物(云南女子发现土龙)(7)

脆蛇蜥不是我国独有的物种,在越南也有发现。曾经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科研价值,被列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但是在2021年之后,新公布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里,赫然写着脆蛇蜥的名字,说明它们的保护等级提升了,现已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保护力度更大,同时对私自捕杀的惩罚力度也会更大。在野外游玩的时候,要注意分清了,不要将其与黄鳝等动物弄混。

关注我,交一个懂动物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