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的文章讲解里,我给家长们留了一道数学题,不知道家长们做出来没有?也有家长留言告诉了我答案,说明这位家长真的是用心了。接下来我们先讲一下这道题的解答方式:

小学数学二年级解题小妙招(二年级数学学不好)(1)

很明显这是一道需要思维拓展的题目,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所能解决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出问题的重点:是考虑最多和最少的问题。那就要知道什么时候最多?什么时候最少?

①当每边各摆8盆花的时候,需要的花盆最多。

②当四个角各有一盆共用的花盆时,需要的花盆最少

接下来我们讲解今天的几个题型:

第一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解题小妙招(二年级数学学不好)(2)

我们先要帮助孩子弄明白熊猫和猴子之间的关系:5倍少5只。什么是5倍少5只呢?就需要孩子先理解5倍的意思。

熊猫只数的5倍是多少?该怎么计算?7×5=35(只)

然后比它的5倍的数量要少5只。35-5=30(只)

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孩子对倍数的理解,以及比倍数多多少和少多少之间的关系。

第二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解题小妙招(二年级数学学不好)(3)

这道题目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倍数关系,需要用乘法,但是实际上却是利用倍数关系来做除法的运算。

24袋面粉和6袋大米,怎么样才能使面粉的数量是大米的3倍呢?

面粉的数量是大米的3倍,那么我们先要把面粉平均分成3份,看看每一份是多少?24÷3=8(袋)

也就是说24是8的3倍,要想使面粉的数量是大米的3倍,大米要有8袋才可以。可是现在大米只有6袋,那么再运几袋大米才能使大米的数量是8袋呢?也就是8-6=2(袋)

这道题的重点在于要让孩子理解倍数并不一定是乘法运算,要知道几倍和倍数之间的转换。

第三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解题小妙招(二年级数学学不好)(4)

这道题从表面上看,应该采用除法算式更为方便一点。但是二年级的孩子还没有接触到带余数的除法运算,所以用除法来计算是行不通的。

这道题就是要孩子们通过乘法口诀,来找出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接近50,且比50小。

小学数学二年级解题小妙招(二年级数学学不好)(5)

比如手套的价格是7元/双,那么7的口诀里,积最接近50且比50小的,就是七七四十九—7×7=49(元)

所以50元能买7双手套。

相同的道理,买围巾就要用到9的乘法口诀,9的口诀中,积最接近50且比50小的,就是五九四十五—9×5=45(元)

所以50元能买5条围巾。

帽子是8元/顶,就需要用到8的乘法口诀,8的口诀中,积最接近50且比50小的,就是六八四十八—8×6=48(元)

所以能买6顶帽子。

今天讲解的三个题型,都是和倍数相关的,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倍数不一定就是乘法,而是要理解题目中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帮助孩子理清解题的思路:一般来说,A是B的多少倍,要用除法;A的B倍是多少,要用乘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解题小妙招(二年级数学学不好)(6)

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还是要给家长们布置一个作业哦。

开动我们的脑筋想一想,下面这道题该怎么做呢?怎么样讲解才能让孩子明白呢?

小学数学二年级解题小妙招(二年级数学学不好)(7)

下一课我将会揭晓答案哦。

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聊聊孩子学数学遇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