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二次供水管网余氯的在线实时检测和控制一直是二次供水水质保障的难点问题,如何真正有效保障高层住宅用户水质稳定可靠,一直是供水企业努力的方向。记者3月7日从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研发的二次供水智能补加氯消毒控制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供水行业精准控制二次供水水箱智能补加氯消毒的空白。

供水消毒设备工作原理(常州智能消毒技术填补国内供水行业空白)(1)

发明专利证书

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牵头国家“十三五”水专项子课题,联合清华大学开展管网与二次供水水质风险识别及厂网联动水质保障技术研究,自主研发成功二次供水水箱智能消毒控制系统,已在四个二次供水泵房中投入使用一年,精确控制水箱余氯在0.25-0.30mg/L之间,有效保障了城市供水末端二次水箱水质达标。

据了解,此次发明的二次供水水箱内设有用于使水体循环流动的推流装置,让水箱内存储水定向流动,使通常相对静置的水箱自来水变成流动的活水,并在水箱内形成无数个微循环,保证水箱内的水体充分流动,利于加药后均匀扩散,提高水体消毒效果,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余氯检测的准确性。此项发明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二次供水水箱内余氯数据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存储和深度学习,对历史余氯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大数据挖掘,能够准确分析余氯自然挥发规律,从而对余氯传感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加药后余氯进行预测,有效保障了消毒药剂精准投加的可靠性。

相较于传统余氯采样检测系统,该项发明在保证水质安全的情况下,减少了消毒剂的用量,降低了消毒剂的使用成本,改善了饮用水的口感,对于城市管网整体余氯的控制和水厂增压站余氯减少投加后药剂节约、以及随着消毒药剂的减少而加强对城市供水管道的保护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同时还摆脱了公司对国外设备和技术的依赖,解决了水质传感器技术上难攻破问题,大幅降低了对国外设备和检测药剂的采购成本,还减少了含消毒剂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双赢。通讯员 郭曼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奔

校对 苏云

来源:紫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