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然/文无数人想超越东方甄选,或者说模仿,但就目前来看,几乎无一能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新东方人力资源师怎么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东方人力资源师怎么样(先重新认识什么是)

新东方人力资源师怎么样

丁然/文

无数人想超越东方甄选,或者说模仿,但就目前来看,几乎无一能成。

以致于不少网友在网上戏称,“读书太少,东方甄选学不会。”

先不说学不学得会,但就我看来,至少有一件事是可以学的,那就是新东方的人才管理方法。

而要学习新东方的优秀人才梯队搭建体系,就要重新认识什么是“人力资源。”

结合我自己的创业15年的经验,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人力资源的一些不成熟看法与感受。

小学认知:人事就是招聘

以前我是没搞懂过人事部和人力资源有什么区别。至少在创业初期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感知。

15年前和一群志同道同的朋友一起创业猪八戒网,最初的团队成员,大都是运营、程序员等技术工种。毕竟刚创业的第一要务是活下来,招聘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自己来做,没有聘请专业的人事经理。

后来业务逐渐发展起来了,三年过后,公司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人事专员。当时主要的工作就是招聘。

因为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又身处重庆这个大西部城市,优秀的技术人才不好招,这位专业的人事专员到来后,真的是帮上了我们的大忙。

那段时间不分白天黑夜,人事的同事都非常勤奋地帮我们全国网罗人才,那是我第一次认识到人事工作对一家初创企业的重要性。

都说人是公司的第一生产力,但老板在初期更多的都是在抓业务,找方向,在招聘基层员工上的确精力不足,我们招人,只能从身边关系下手,覆盖面有限。需要有专业的人事专员来辅助,而且从专业性上讲。于是,我简单把人事工作就理解为除了办社保,员工福利之外,重要的功能就是帮企业招人。

现在回想起来,招聘的确是人事工作重要一环,但如果只有这个认知,那恐怕也只能算是小学水平。如果现在身为创业者的你,也是这样认为的,不妨再往下看。

中学认知:人事就是建体系

后来随着公司发展的速度加快,在猪八戒网内部第一次提出我们的经营目的,一是创造经营利润,二是培养经营人才。

既然要培养经营人才,那就要有扎实的手段。于是在创业的第五年,公司正式引入了一位人力资源的资深同事。当时公司团队规模已有近400人,但除了基本的一些人事规章制度,在内部激励和关键人才识别上,基本上做得很少。于是我们希望新来的这位同事,能把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体系搭建起来,让有能力的人看得到希望,让老白兔淘汰出局。

紧接着,新来的人力资源同事就搭建起了我们的第一版职级体系,职级体系分技术线和管理线。

有了这套体系,无论是在公司走技术路线的同事,还是做管理的运营同事,都能在公司内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这家公司的目标和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就是你怎么填写每个职级的岗位标准。比如说公司的技术职级晋升一共有10级,每级有什么标准?需要哪些能力?这些能力如何递进,并表述清楚,让所有人能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段位。

这是一个需要核心人员一起讨论的漫长过程。当初这个项目在我们公司内部,也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讨论定稿的。不过,这仍然不是人力资源工作的全部。

大学认知: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推动的核心部门

是不是搭建好了人力资源的体系,从招聘、选人、用人、育人、搭建高效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的工作就结束了?不,没有。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发现,真正的人力资源工作,就是推动企业文化落地。

虽然人人都认为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老板文化”。但事实上,当公司发展大了过后,使命愿景这些看似虚的文化,就必须要落地,才能变成员工的行为。

在我们公司,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组织相关的团队部门,把公司创业十几年的经验教训,沉淀成一本小册子,取名《取经之道》,在公司内部进行落地。

要把企业文化“做实”,靠的就是落地的手段。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内部员工论坛,搭建与员工沟通的桥梁,然后通过视频、活动、团建、每月的绩效考核中,去逐步渗透。让每一条企业文化,都能对应和指导员工的具体行为,不空洞。

比如我们的企业文化中有一条,是培养经营人才,那反映到具体行为上,就是我们会对业务部门的所有同事,提供相应的培训,开会讨论的话语体系也是财务口径,通过内、外部环境的同频,让企业文化 真正落地。

而也只有当企业文化这只无形的手,成为企业的增长引擎后,人力资源的工作才是真正发挥出了最大的价值。

总结

很多创业老板把人力资源简单定义为帮助企业招人、发工资、办社保,这远远不是人力资源的终极使命。

大家都知新东方有一句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在绝望中找到希望”,这句话反映在行为上,就是长期主义的坚持,对价值创造的坚持,永远用乐观主义笑对一切变化。这就是文化 的力量,也是真正的人力资源的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