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和智慧的区别在哪(浅谈智慧与聪明的区别)(1)

人类分智慧和聪明两种人。

从二者的意识思维方式上看:

智慧者,是以“潜意识”之“不思而思”与“显意识”之“有思而思”综合思维方式用事。

聪明者,是忽视“潜意识”的存在和作用,而单独以“显意识”之“有思而思”用事。

从二者的行为方式上看:

智慧者,一方面是以“潜意识”的“不思而思”,本能地,无为地按客观事物规律而作。另一方面是以“显意识”之“有思而思”,主观地,有为地按客观事物规律而作,是以“为无为”用事。

聪明者,是以“显意识”之“有思而思”,主观地,有为地按客观事物规律而作,是以“为有为”用事。

从二者的道德性上看:

智慧者,是以“无为而无以为”用事,按老子的说法,属于上德者。

聪明者,是以“有为而有以为”,或“有为而无以为”用事,按老子的说法,属于下德者。

从二者的能力上看:

智慧者的意识能力,是在虚无、清静、自然状态下,具有“不思而思”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客观性,全面性,真实性,预知性等能力。并具有存储意识材料能力,及通过人的“空识”收集体内外客观材料,自觉对意识库中所有材料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加工、编纂后,再通过身体本能,或自觉作用于本体,或自觉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行为能力。

智慧者的行为能力,是具有本能性,无为性,自然性、顺从客观规律性用事的行为能力。

聪明者意识能力,是在实有,运动,非自然状态下,具有“有思而思”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观性,片面性,真假性,理幻性,有为性,主动性,调查性,缜密性,判断性,逻辑性,参照性,模仿性,创造性等思维能力。并能采用某种人为的方法,主动地收集体内外各种客观信息材料,或从人的意识库中有选择地提取有关意识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筛选、整理、加工、编纂成为成品材料后,或当下为用,或作为意识档案材料储存于意识库中,或通过“显意识”有意有为地作用于人体某部位,或作用于客观事物等行为能力。

聪明者的行为能力,是在实有,运动,非自然状态下,具有主观能动性,有为性,非自然性、主动性,参照性,模仿性,复制性,实操性,创造性,改革性等行为能力。

聪明和智慧的区别在哪(浅谈智慧与聪明的区别)(2)

对于不求全,而偏重“潜意识”用事,表现平平的智慧者存在的缺点而言:

这些人以“潜意识“之“无为”用事而著称,但也具有“被动性”和“藏污纳垢性”等特点。如表现在“被动性”上,“潜意识”只顾随顺客观事物规律而作,而忽略“显意识”主观能动性有“攘臂而仍之”的作用,不能主动而又有为地以“利他主义”,或“利己利他”精神,积极地服务于大自然、社会和人类等;在行为上,“潜意识”只顾随其自然规律而作,而忽略主观能动性有改造建设自然和社会的作用,不能主动而又有为地积极为改造和建设美好大自然、美好社会、美好万物家园发挥作用等。表现在“藏污纳垢性”上,“潜意识”通过“空识”采集或收集意识素材,虽以客观性、全面性、真实性而著称,但却不顾客观存在具有的污垢性,或不顾“显意识”后天养成的不良习性和习惯等,而照单全收,一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意识库中。并以本能行为方式施之于实践。特别是在“潜意识”与“显意识”分庭抗礼的过程中,“显意识”以之刚,胜“潜意识”之弱,使“潜意识”不得不屈从于“显意识”的思维和行为,而自动放弃应该赋有的责任,任由“显意识”错将下去,致使当事者遭受损害。甚至遗害终生。当然,单从“潜意识”的思维方式上看,“潜意识”还具有“时有时无性”,“深不可测性”等。如此,针对表现平平的智慧者而言,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同程度上,确实还存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素,所以就现在科学而论,“潜意识”具有所谓的“非理性”和“非信性”等,也确实让人们感到无奈。这就是表现平平的智慧者偏重于“潜意识”用事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真正的大智慧者也格外重视“显意识”的作用,并以“为无为”为用,即“潜显意识综合”为用,使二者通力合作,才有效地避免了“潜意识”单打独斗的局面,才使之成为了真正的智慧者。

对于不求全,而偏重“显意识”用事的聪明者存在的缺点而言:

这些人容易出现的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反映在意识上,是不能根据客观事物规律,或不能从客观实际情况认定事物的真相。在这方面,主要指因个人出现病态。如因眼、耳、鼻、口、舌、身体出现轻微或严重病状等;或受个人情绪的影响,由个人的好恶对人或事物进行判断、定性等;或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周围势力的强弱,决定自己的观点等,所以容易出现对客观事物的误判或错判。二是在行为上,不能根据客观事物规律,或客观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在这方面,主要指因个人对客观事物规律,或客观实际情况的认识具有表面性,片面性,短期性、虚假性等造成。如只看问题表面,而舍弃问题实质去解决问题;只看问题一方面,而舍弃另一方面去解决问题;只顾问题的当下性,而忽略问题的长期性;被事物表面示现的虚假性所诱惑等,所以容易出现对事物矛盾的解决不当。三是在能动性上,由于主观盲动性、主观妄动性较强,而忽略以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发展观”用事。其表现是不能根据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生命规律而作,而进行盲目改革,或创新等;或不顾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需要,而创造对人类具有非常期性、破坏性、危害性、杀伤性、灭绝性等产品。此外,因聪明者重“显意识”用事,又重视其作用,所以却往往忽视了“显意识”后天所具有的粉饰性,虚伪性和欺骗性等缺点。

以上,是聪明者与智慧者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的区别所在。笔者之所以将聪明者与智慧者同论,无非是想让读者从中看到二者区别,尽量避免对二者的概念因模糊不清,而产生误读或误解,从而导致在道德和行为用事上,犯主观性错误。特别是现在某些人将心怀叵测之人的玩心眼,耍聪明机巧,使阴手段,施魍魉心机的人,称之为大智慧,更是让心怀正能量之人心存焦虑。

目前,从现状上看,属大智慧者少,属智慧平平者居中,属聪明者为大多数。除先天有脑疾病患者外,可谓无愚者。可喜的是,人人都想做大智慧者,人人都想成为经天纬地之才者遍地皆是。大智慧者已坐高端,无顾虑;平平智慧者不甘示弱,跃跃欲试,好在已悟出“潜意识”作用非常,让“潜意识”出来主事,再由“显意识”配合再好不过,成大智慧者指日可望。于是,常以“禅”或“冥想”修之,以“复道智,坚道智”为要,精炼细作。而唯有聪明者仍处在惚兮恍兮之中。为此,本作者还望此作,对聪明者有些作用和益处。

以上,纯属自己个人观点,是非曲直,尽由大家评说!并给予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