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一片“植物大熊猫”——野生稻的发现引发关注。10月21日,这片野生稻的发现人、白圩镇农林水利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覃布固告诉南都记者,近年来,为保障粮食安全,种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野生稻对水稻育种有重要的价值,当地正准备对这片野生稻进行永久性保护。
覃布固告诉南都记者,这片野生稻足有34亩,一直与杂草共生,并不引人注意。它能够被发现和保护,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对种业的重视,“我们准备把这30多亩地全部永久性地保护起来,用铁丝围栏围起来,还有包括装摄像头,实行24小时的监控保护。”
南都记者了解到,野生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植物大熊猫”之称。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范芝兰、潘大建等研究者介绍,普通野生稻蕴涵丰富的抗病虫、抗逆、雄性不育等优异性状,是水稻育种重要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利用海南普通野生稻胞质雄性不育株育成水稻雄性不育系并成功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使水稻单产提高10%-20%。
近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野生稻的生长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野生稻的生存影响很大,国内有些地区野生稻居群已经大量消失,陷入濒危状态。
“我们现在还没有建好围栏,这件事突然引起关注我其实是担心的,怕有不懂的人因为好奇过来看,踩踏坏了这些野生稻。” 覃布固说,希望大众能够提高对于野生稻的保护意识,勿使珍贵的“植物大熊猫”遭到破坏。
采写:南都记者 郑璇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