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几年各路专家和养生媒体的科普,我相信各位或多或少树立了一种健康观念:万恶湿为首,湿去百病消。总之,很多人一见到“湿”这个东西,就想着像送瘟神一样把这个东西从身体里赶出去。

惊蛰自我保养方法(很多人都开始祛湿了)(1)

可是,很多被大家疯转、被某些自媒体瞎抄的资料,有不少是一味鼓动大家祛湿、除湿、排毒,仿佛这个事就像给水池子放水一样,简单粗暴却没有章法,只让大家看到“利”,却绝口不提同时存在的“弊”和“禁忌情况”。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这个阵营里扎,我觉得此时此刻,浇几盆凉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惊蛰自我保养方法(很多人都开始祛湿了)(2)

喝错了红豆薏米水,耗阴伤脾

相信忙着做祛湿功课的各位,都曾经或正在抱它的大腿。即使是养生小白,也对这个东西的功效有所耳闻。

但有不少人在喝了一段时间红豆薏米水之后,出现了眼睛干、鼻子干、嘴巴干、嗓子干、拉肚子等等“副作用”,甚至会皮肤变差、大便干燥、月经量变少……

咱们来分析一下。组方里的“红豆”,是瘦瘦小小长长的“赤小豆”,它可以入药。

惊蛰自我保养方法(很多人都开始祛湿了)(3)

赤小豆

多部中药学著作认为,赤小豆可利水、消肿,对于水湿内停的诸多病症都有良好的效果。比如李时珍认为它“行津液,利小便”,说白了就是身体里的水液如果运行不畅,或者是有“坏水”积存滞留,只要在赤小豆的适用范围里,都可以通过排尿、利尿的途径回归正常。

而薏米这个东西,中医认为它味甘、淡,性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同样的,薏米对于因水湿内停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或者是因脾虚湿盛导致的腹胀、小便不利都有着良好的调治效果。

综合起来,如果是脾胃偏湿热的情况,比如怕热、舌苔黄厚腻、舌边有齿痕,皮肤头发油汪汪,胳膊小腿水肿、甚至按下去有坑等等情况,适量服食红豆薏米水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功用,但原则也是「中病即止」,问题解除就停。

惊蛰自我保养方法(很多人都开始祛湿了)(4)

薏米(薏苡仁)

正是看到了上述功效,加上这两样又是食药两用的东西,不像那些“正经的药材”让人望而生畏、需要医生开方才能放心服下,所以很多人觉得它们百利无一害,总吃也不会吃坏……

实际上,古代本草著作中,对这两者的反面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赤小豆

久服令人黑瘦枯燥,亦以利小便之故耳。

——《本草衍义》

久服则降令太过,津血渗泄,所以令人肌瘦身重也。

——《本草纲目》

最渗津液,久服令人枯燥,肌瘦身重……病已即去,勿过剂也。

——《本草害利》

薏米

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转筋,脾虚无湿者忌之。妊娠禁用。

——《本草经疏》

此除湿燥脾之药,凡病患大便燥结,小水短少,因寒转筋,脾虚无湿者忌。妊妇禁用。

——《本草害利》

通俗来说,赤小豆和薏米的趋向都是往下走的。虽然可以将身体里滞留的水湿之邪,通过利尿的方式排出去,但它同时也会扰动身体里宝贵的阴液,容易造成白白的流失。

使用不当,喝起来没个完,或者本身就有易渴、心烦、失眠、鼻咽/口舌/皮肤干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秘结难下等等阴液不足的情况,以及那种容易饿、体型瘦弱干巴、怎么都吃不胖的脾胃阴虚体质,再盲目、超量服食,就跟给自己下毒没两样。

此外,如果本身脾胃就虚寒,或者是偏向寒湿的体质,单用薏米,或者单喝红豆薏米水,这种「淡渗利湿」的下行之效极容易折伤脾阳,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运化,还会影响其对湿邪的排解过程,使湿邪在体内积聚得更加无法无天。

而孕妇如果使用了薏米,还可能会引发早产。就算现在提倡使用薏米的时候要炒一炒,让它没那么凉,可也没法把薏米本身容易耗伤津液的性质抹掉。

所以,就算红豆薏米水再怎么被吹上天,看上去再怎么人畜无害,如果脱离了「适合」「适量」「适度」的原则,对你来说就可能成为给身体添乱的祸害。

盲目排汗祛湿,伤阴损阳

当下流行的祛湿大法,除了红豆薏米水外,可能很多人会依靠运动、汗蒸的方式来进行。更有甚者,会去搞一些诸如火疗、督脉灸之类的调理来发汗,貌似祛湿又排毒。

有些人觉得,出一身汗,浑身湿漉漉,甚至像被雨淋过那样出汗,貌似讨厌的湿气也能跟着跑掉不少,毕竟都是水。

惊蛰自我保养方法(很多人都开始祛湿了)(5)

但不知谁有过这样的经历: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强度运动去出汗,或是频繁汗蒸、做完火疗/督脉灸等疗法之后,会出现心悸乏力、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汗出不止、月经减少/停经等等问题,或者比起以前更容易感冒,更体虚,更怕冷,更不扛冻。

因为在中医的观点里,汗液并不是简简单单由水、氯化钠、尿素、乳酸、脂肪酸等构成的液状代谢产物。而在过度排汗祛湿之后出现的种种不适,实际上就是开泄过度,最终伤精耗气的结果。

首先,汗液的产生,来源于日常饮食、呼吸、睡眠等过程经过转化产生的营养精华,它是人体阴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所谓的「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足以体现汗液的珍贵。

其次,「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就是说,出汗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充足的阴液、精血作为物质基础,还需要阳气温煦、蒸腾、推动,作为动力来源,使毛孔打开,让津液透出体表,从而实现出汗的功能。

总结一下,出汗是一个需要身体阴阳充足、然后相互配合的生理过程。物极必反,盲目、过度依靠这类方式,不顾自身情况,很暴力地让自己出汗来祛湿,只会导致阴阳俱损。

本身就气血亏虚、身体瘦弱、容易感冒,或是经常熬夜、睡眠不好、长期劳累、用脑过度的人,这里尤其给你们提个醒。

3大原则,祛湿不伤身

惊蛰自我保养方法(很多人都开始祛湿了)(6)

做过祛湿这个功课的大概都知道,湿邪内聚、痰湿难消的源头和主要矛盾在脾胃。运化出现了问题,该排的排不出去,自然就外邪难挡,内鬼丛生了。

我的主张,「管住嘴」「不乱来」「适当动」这三大原则,就是靠谱的健脾祛湿化痰邪的大法,男女老少都适用,不信你看:

管住嘴

「管住嘴」,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食饮有节」。不仅在吃东西上要注意,喝水也应如此。

这不仅是在呵护脾胃,养好这个运化水湿的主要系统,同时也在尽量避免痰湿之邪从口而入。

惊蛰自我保养方法(很多人都开始祛湿了)(7)

「有节」既是要求我们三餐规律、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饥一顿饱一顿,也是要求我们对于某些脾胃不太欢迎的东西摄入要克制,比如我们常讲的生冷黏滞、肥甘厚味:

生:未经加热烹饪的食物,如鱼生、生腌、刺身、冷沙拉、凉拌菜等。此类食物温度偏低,容易抑制脾胃功能,而且较难消化,进而诱发脾胃积滞。

冷:一是指入口温度低于体温的食物,比如冰镇西瓜、凉啤酒、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等;二是指性偏寒凉的东西,比如火龙果、猕猴桃、草莓、梨、圣女果、各种瓜类等。

黏:①指粽子、汤圆、元宵、八宝饭、黏豆包、驴打滚等等「黏食」;②指性质比较黏腻的滋补之物,如阿胶、鹿胶、海参、熟地等。难于消化,容易引起胃肠积滞、痰湿内生。

滞:容易引起部分人滞气、打嗝、胀肚的食物,如红薯、芋头、栗子、粗粮杂粮、死面饼等。如果消化特别差、本身有积食,或者有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的人,十分不建议食用这类食物。

肥:意为肥美滋腻,不仅指我们常规意义上的肉类、内脏、动物头蹄,还包括:①油炸、煎烤的食物,不限于油条、炸糕、炸鸡、烤串等;②含油脂过高的食物,比如各类坚果;③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如阿胶、鹿胶、海参、鲍鱼、花胶、蹄筋等。

甘:特指在加工过程中额外添加糖的食物,比如各种点心、巧克力、糖果、果汁、汽水、奶茶等。

厚味:指食物调味过重,自家做饭也好,在外面吃东西也罢,总会有人嫌「嘴淡」「不够味」而吃得过甜、过辣、过咸、过酸、过油……同时也包括放太多味精、鸡精或其他增香增味调料的「过鲜」。长期重口味容易导致脏腑失衡,耗伤脾胃精气,痰湿也更易积聚。

大家可以截图收藏了慢慢体会并实践。我说的「节制」也好,或者「忌口」也罢,意思并不是一棍子打死、完全不能吃,而是让大家根据自己各自的体质分情况去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吃多久。

另外,还要跟大家说说喝水这件事。

在中医的概念里,不仅有积食,还有「积饮」。这个「饮」,就是你们痛恨的湿气、湿邪的一种具体表现,它由水液不得运化、病理性地滞留于体内所致,也就是所谓的「水滞为饮,饮凝成痰」。

《黄帝内经》里说得很明白,喝到肚子的水,就跟食物一样,也需要脏腑配合、消耗精气,走完消解、运化、吸收、排泄的一整套流程。并不是说喝进去的水,就能直接给身体补水。

但如果饮水过度、不渴强饮,比如不分体质和饮食状况去搞每天8杯水、晨起猛灌一大杯水、到点就强迫自己喝水等等所谓的「排毒」「祛病」行为,造出来的问题又何止是湿气越来越重那么简单。

惊蛰自我保养方法(很多人都开始祛湿了)(8)

心里有分寸,饮食有节制,就能在填饱肚子、缓解干渴、享受美味的同时,让身心都接受饮食的滋养,而不是被饮食本身和不良习惯所伤。

不乱来

「不乱来」是非常值得强调的一点。这个不仅是针对日常那些给身体「加湿」的不良习惯,还包括在应对湿气这件事上要慎之又慎。

首先说说生活中给身体「加湿」的坏习惯,包括但不限于:

上面的最后两点单说一下。不良的情绪或是过重的思虑,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脾胃乃至全身气机的运转,影响水湿的运转和排解过程。

湿邪就像电脑垃圾,要想让它少一些,清理固然关键,但务必要做到的一点,是尽量减少或规避让垃圾产生的各种可能。不然就算清扫得再勤,在衣食住行、情绪心理等方面没有去改善,按倒葫芦起了瓢,看不到特别明显的变化,白费劲还打击信心。

其次要说的「不乱来」,是想提醒大家,祛湿这个事,各人情况有差异,体质有区别,祛湿的方法也是有所不同。

就拿红豆薏米水来说吧,我们之前也提过了,体质偏湿热的人可以适量使用。而对于有寒湿但体质坚实、没有阴虚血亏的人来说,需要再佐以少量干姜,在平衡寒性的同时温振脾胃的阳气,但同样不建议长期使用,因为它终归还是会耗伤阴液。

适当动

「适当动」不仅是指做适度、适量的肢体运动,还指通过一些简单的功法来健运脾胃、畅通气血,身体内部的传输流通起来。

首先,适当运动,实现适度出汗,确实可以祛湿,还能振奋阳气、健运脾胃。对于缺乏锻炼、经常久坐、喜欢宅的人来说,这真的比吃吃喝喝来祛湿要好用得多。

运动方面,除了慢跑、散步、快走、跳绳等常规、和缓的运动之外,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等对于祛除湿气、疏通经络、引导气血也是非常有效的。最简单的,大家日常可以重点练习八段锦中「双手托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须单举」两式。

不管做什么,动起来就好,有太阳的时候做就行,不必过分在意时长,以身体微热、微有汗出、不觉负累为佳。但不建议你跑到健身房去挥汗如雨。

对于日常比较忙、总觉得没时间做运动的人,或者觉得自己腾不出专门运动时间而困扰的人来说,建议参照运动康复圈里“Active Ten”这个观点。比如把「暴走一万步」变成「有空散步十分钟」,拆分运动量,化整为零,在一天当中的多个时间里保持适度的活跃状态,在不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同时,更容易长久坚持。

惊蛰自我保养方法(很多人都开始祛湿了)(9)

而关于健运脾胃、畅通气血的简单功法,我介绍一个最简单的,集补益和疏通中焦于一身的功法——摩腹。

惊蛰自我保养方法(很多人都开始祛湿了)(10)

两手搓热,交叠搭在肚子上,掌心对着自己的神阙穴(肚脐)。用适中、深沉的力度,以神阙穴为中心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揉腹,各36下,经期、产前孕后不建议做。

没有什么祛湿的方法是可以一用就灵、一劳永逸、人人适用。树立正确的思路,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实远比手里攥着一堆方法试来试去要强得多。

惊蛰自我保养方法(很多人都开始祛湿了)(11)

关注你的健康困扰,关心你的饮食起居,关注活法儿,每天一篇新鲜养生干货送给你,我们一起追求美好生活和健康养生。感谢阅读,明天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