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古代的女诗人诗作,上古、中古数量非常少,主要涌现于近古的明清两代。上古、中古的广东,与中原比较起来,文化不发达,作者稀少,妇女写诗的自然更少,这是妇女诗作存量稀少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妇女写诗不受重视,无人收集整理,大部分都失散了。

古代最美的四大女诗人(万古流芳引领风流)(1)

到了明代则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广东面向海外交往渐多,文化也开始进步。

自唐张九龄以来,广东诗坛逐渐开发,明代汉民族正统的诗歌的复苏,在广东有着深远的影响。明代的广东妇女诗作有自身的特色。有明一代,颇有激发人们从事诗歌创作和艺术探索的因素。当时在广东,诗歌创作是十分活跃的。

古代最美的四大女诗人(万古流芳引领风流)(2)

明初王佐、黄哲、李德等岭南五子创办了著名的“南园诗社”。

嘉靖时期,虽然诗社荒废,但随着发展,又有南园后五子崛起。明末陈子壮等再度复兴“南园诗社”,直至清代仍相连继续。明时已存在各种诗社。数量之多,当以数十计算。诗人们互相吟咏,前所未有。

古代最美的四大女诗人(万古流芳引领风流)(3)

加上晚明之后,男性文人对女性文学的才华大力扶持,这样的风气使不少女子也从事诗歌创作。而且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她们不少人都有自己的诗集。于是妇女诗词的创作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但即使如此,明代的广东女诗人,从身世、简历来看,绝大多数是名嫒,只有极个别是妓女、婢妾等。这种闺秀占绝对多数的情况,是有社会原因的。封建社会普遍轻视妇女,她们的读书识字受很大的束缚。

只有部分官宦名媛,才有条件吟风弄月。靠了祖辈的荫护、丈夫的功名、儿子的显贵,她们的作品才有刊行的机会。清初开始资料收辑、编撰的盛行,对广东文献的整理、保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种诗文专集、丛书纷纷出现,前朝的妇女诗作,自然也得到更多的搜录。所以至今留存的明代广东妇女诗作都是以闺秀名媛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