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正末年,少林寺的静善和尚收了一个小徒弟,法号叫龙宝,龙宝十二岁纪,正是学手的年纪,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师父干什么活儿,他就学什么活儿,师父干农活的时候他就学农活,师父念经文的时候他也跟着有模有样的念经文,师父练习拳脚,他也就跟着学,师父早晨起来,在沙盐石头上磨手掌,他也学着师父的样子,天天磨练手掌。
他也并非直接在沙盐石头上磨,最开始他在木头上磨,接着又在砖头上磨,后来才能在石头上磨。刚开始他一天磨一次,慢慢地增加到一天早晚磨两次,最后增加到一天三餐饭后磨三遍手掌,磨的久了,他的手掌也跟师父一样,能在沙盐石头上磨,并且结下了厚厚的茧子。
后来,他看到师父磨过手掌后,在磨过的地方涂上桐油,他也跟着师父学,磨完后在手掌上涂一层桐油,这样整整磨了三年,两只小手变成了两座小磨盘,能砸核桃、削树枝甚至砸钉子,苦练成后,小龙宝能干很多事情都不用家伙事儿。
龙宝十五岁那年,师父静善要到西安佛寺去取经学佛,龙宝恳求师父带他一起去。但在那个时候,佛门有这样一条规矩,不受戒的沙弥是不准外出参房的,但师父很偏爱他,就带龙宝到小庙去转转。他们来到渑池县解冤寺,正赶上县城有个元宵节大会。师父静善要和小庙的师叔们去赶会,让龙宝在寺内看门守护,并且再三交代龙宝,来了要较量的人,可先举手作礼,倘是同派,必与之和好,若系外家,则待机而动,非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可轻易伤人。
师父和师叔们赶会走后,龙宝拿起扫帚,从后院往前院打扫。当他扫到山门的时候,只听见一阵“嗒嗒嗒”的马蹄声,从东边传来,他抬头一看,从东边大路上飞跑过来一匹海龙马,马上骑着三个人,一个男子,右手怀里拐着一个少女,左手身后拉着一个少女,直向山门奔来,龙宝遵照师父的嘱托,头也不抬地照样干自己的事情。
那大汉跳下马来,粗声问道:“小沙弥,你师父呢?”
龙宝停止打扫,转过身来仔细打量那个人,面前站着一个彪形大汉,穿着一身青色缎子衣服,除胸前缀着一排密密麻麻的扣子外,两只袖口和裤脚也缀满了扣子,头上裹着块青头巾,腰上绑着一条四指宽的枣红板带,细看起来,衣服象箍到身上似的,两只大眼睛直愣愣地盯着龙宝。
龙宝按戒约微言,将右手作掌,举与肩齐,等对方作手势答礼。可是那大汉好像不懂似的,仍然气势汹汹地问道:“你师父呢?”龙宝一看,来的这个人果然不是同派,便漫不经心地回到:“我师父赶元宵节大会去了。”说完又开始扫地。
“嘿,晦气。”大汉转身走了几步,又扭回头问:“喂,这个寺为啥叫‘解冤寺’?”
龙宝看这个人不是善茬,他头也不抬的说道:“师父讲过,战国时候,秦国和赵国交战,三年不分胜负,两国和谈以后,收起兵器埋入寺下,故名‘解冤寺’。”
大汉听了之后,不屑一顾地哼了一声,又转身走了几步,看见墙下新刻尚未刻成的石碑,就说:“喂,回来告诉你师父,就说:山东‘腾天龙’来访未遇!”说罢,伸出右手中指,在青石碑坯上划起来,划过去就想刀刻斧凿一般,字入碑坯三分深。
龙宝看见了,肚子火,气愤地说:“你怎么这么般无礼,把臭字涂到我们的碑坯上!”他扫帚一放,卷起袖口,走过去伸出右手,象抹黑板上的字一样,三五下就把大汉划在石碑上的字给擦平了。
“嘿嘿!”大汉看出这个小和尚不是善类,就走上前去,想寻衅滋事。
龙宝则没想这么多,仍然走回去拿起扫帚开始扫地,大汉拿出鞭绳,对准龙宝的后心就挥过去一鞭,龙宝听到背后的声响,本能的躲闪了一下,正好躲开并且用手抓住了枪头,用力一拉,那彪形大汉打了几个趔趄身子不由得往前倾,龙宝把他的鞭子扔的老远,那大汉就势对着龙宝来了个“独龙寻穴”,伸出的右手想要扣掉龙宝的眼珠,而左手准备扣住龙宝的喉咙,想要一招致胜。
龙宝仗着自己小而巧的身躯,闪到大汉的身后,双脚向上一弹,来了个“泰山压顶”,一巴掌打到了大汉的脑袋,不一会那大汉就倒在地上不动了,那海龙马看到主子倒地,盘着蹄子叫了起来,龙宝急中生智,解开它的马鞍和绳套,把那大汉放到马背上,照着马屁股来了一掌,打得那马生疼,驮着主子跑了。
这时候,龙宝听到路边的水沟旁边有两个少女在哭泣,他走过去问她们的原委,原来这两人是来赶元宵灯会的,半道中被大汉强掳抓上了马,龙宝告诉他们强人已走,让她们赶快回家去了。
后来龙宝从师父那里听说这个叫“腾天龙”的大汉,在山东曹州一带,武艺出众,他早有心会会少林和尚,昨日他路过渑池城时,就是奔着来这个寺院的两个少林和尚的,那天是存心来比个高低的,却怎么也没想到拜在了一个不“不起眼”的小沙弥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