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张勇、张士英、常河、王斯敏
编者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这是礼赞,是致敬,更是期许与嘱托。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是一代代教师之间最动人的心灵约定。节日之际,我们邀请三对师生,以书信对话的方式忆当年、论今朝、话未来。为人师者已桃李天下,其学生、徒弟也传承其衣钵,在同样的领域赓续薪火、青蓝相继。师生之间的深情对话,展现出一代代师者为振兴教育、培育栋梁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也投射出齐心协力、奉献家国的炽烈情怀。
江苏省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开展教师节主题活动。赵俊摄/光明图片
冷劲松教授(左一)与团队在一起工作。光明图片
朱有勇院士(右一)指导学生们开展实地调研,黄惠川(右二)在认真聆听。光明图片
许启金(左)在指导廖志斌(右)开展实操工作。光明图片
【师生书信】
“学生成才,是为师之幸”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教授冷劲松:
尊敬的杜先生,您好。30年前,我还是一个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我毛遂自荐向您请教,表达了想师从您攻读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方向研究生的愿望。您对我所选方向给予了肯定与鼓励。
此后,在您的指引下,我在这个崭新的领域见证了一片蓝海。即使在外学习工作期间,我也常与您电话交流。每每交谈,您有两点必提:一是好好学习,二是报效国家。这也是我的初心,而您的厚泽师恩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
这些年,我倾力于智能结构力学、设计理论与应用领域,践行您所倡导的将力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理念,以科学研究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在您的指引下取得了些许成绩。30年前,您在少有学者涉足的空白领域笃定深耕,后又带领您所创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团队取得多项成果,这种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攀登科研高峰的动力之源。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哈工大的校训,也是您教研过程的真实写照。比如,当年我提交的论文,您总是逐字修改,那些批注意见让我印象深刻。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您每次外出汇报、讲学,对文稿仍会逐字推敲,这种严谨认真让人敬佩。
这些年来,我也带了不少硕士生、博士生,他们知识面广,但吃苦耐劳的劲头和钻研程度还需提高。我始终记得您的教导:每个人的兴趣特长都不一样,要因材施教,发挥各自优势。我尝试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学生成才,是为师之幸,而我也在这种幸福中不断领悟您的育人之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杜善义:
劲松,见字如面。回想你跟我读硕士、博士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硕博阶段,你的主攻方向都是智能材料领域,外语学的是俄语。当时,该领域前沿性研究成果大都是英文资料,我就要求你:英语一定要过关。你十分努力,很快突破了语言关。
我一直认为科研人员要有家国情怀,将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这是当年我对你的要求,也是我恪守不渝的原则。1938年,我出生在辽宁大连,在伪满洲国统治下的东北,我们无法接受国民教育,只能在与祖国文化割裂的痛苦中求学。新中国成立后,我靠国家助学金读了大学,并在其后继续深造。
在那个爱国热情奔涌的年代,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哈工大“八百壮士”的精神对我影响深远,激励着我不断突破科研难题、满足国家急需。现在,咱们的团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80多位优秀博士组成的科研队伍,科研中也常有波折,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拧成一股绳不断努力。我想,爱国精神也正与时代同步,不断赓续。
我从教已有56年,有不少教学心得。比如,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感知敏锐,只要因材施教,一般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做学问不能掺杂一点水分,这是哈工大人的传统底色。当然,生活中,我乐意与他们交朋友,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惑基础上开展教学。
今年,致信祝贺哈工大建校100周年,为我们教书育人、科研攻关指明了方向。青年科研人员赶上了好时代,国家为青年成长创造了广阔空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学生能够超越我,为国家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做“农民教书匠”,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黄惠川:
朱老师,您好。回想与您相识的情景,还要从2007年那场“名家讲坛”说起。那年,我在中国农业大学上大三,听闻有您的讲座,便前往聆听。您自称“农民教书匠”,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了几个小时之久。
2008年以来,我有幸师从您攻读植物病理学硕士和博士。其间,我作为团队成员跟随您前往云南澜沧县开展科技扶贫。您带着我们深入调研,发现当地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冬季马铃薯,于是打算开发一块试验田检验效果。这个过程困难重重,老乡的不理解、居住环境的简陋等都曾让我心生疑惑:为什么不好好待在学校上课、做实验、发论文,非得跑这么远来吃这份苦?
您对我们说:“如今科技发达,但这里的发展依旧很落后,老百姓享受不到我们的研究成果,是我们的失职啊!”
我时常回味您的这句话。作为一名科教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到底是什么?与您共同经历了一些事后,我终于领悟到:我们的职责就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国家、民族最需要的事业中来,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师道之中,影响更多青年师生投身这项事业。
近些年,国家推进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旨在校正失衡的高校教育、科研评价体系。朱老师,结合您的经历看,评价高校人才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农业院校年轻教师应该如何实现个人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
惠川,你好。你们年轻教师勤奋好学,知识面宽,我十分欣慰。考上博士、评上副教授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以后还要往前看,走更远的路。将来要成为优秀科学家,为国家农业发展作贡献,就要做好专业研究,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范围。而通往这个目标的道路,就是投身生产一线,在生产中以问题为导向,把学问做扎实,把科技成果应用得更广。
关于评价体系的问题,你们遇到了一些困惑。传统的评价标准都是论文发表情况、项目获奖情况等,而我们在农村扶贫,所花心血没法在评价指标中直接体现,是否劳无所获呢?肯定不是。搞农业科研,只有在一线扑下身子,才能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就是科研目标,是科研立项的依据。这几年,大家跟着我到澜沧县农村扶贫,发现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推广应用中的各种难题,我们就是以此为依据形成了科研项目,取得了很多成绩。
我很希望你们加入扶贫队伍。扶贫虽然很辛苦,但你们也能得到锻炼。我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发展起来,这比在纸上发表一篇论文要踏实得多,且更有成就感!
去年9月,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时强调,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我多希望你们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抱负,服务人民、贡献祖国。这些,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
以“钉钉子”韧劲传承工匠精神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廖志斌:
师傅,您好!时光飞逝,我走上工作岗位已经近20年,从这一行的“门外汉”成了一些年轻人的师傅,还当上了高级工程师,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还记得15年前,我第一次独自开展等电位作业。作业之前,您认真检查了工具设备,并鼓励我只要规范操作肯定安全无事。在您的全程“监护”下,我圆满完成任务。2004年,我参加了安徽省输电线路专业技术竞赛,您手把手教我怎么又好又快地拉线,使用老虎钳时如何不伤扎线等。在您的指导下,我获得了全省第一名。
每次班组里闲聊,最安静的总是您。您凭着一股子“坐得住、钻进去”的韧劲,把零散时间都用来思考业务难题。2002年,电脑技术尚未普及,您硬是学会了包括CAD制图等在内的电脑技术,近几年又熟练掌握了3DMAX制图。
您常说,多干点不吃亏,要沉下心、勇担当。如今,我也带起了一支队伍,并且努力把您的好作风传承下去。班组里的新人学历高、理论强、有创新意识,但优势有时也会成为羁绊他们成长的劣势。年轻人实操经验少,而成熟的线路工人必须坚持“以用为主”,可今天,很少有人愿意拿出“钉钉子”的精神在基层扎根,高技能人才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
这些年,您在职业院校兼职任教,还常去一线调研、交流,徒弟想在您这里寻求答案:怎样才能为基层培育更多技能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三级职员,安徽电气工程技术学院兼职教师许启金:
志斌,你好。看到你今天的成绩,由衷祝贺!2004年的比赛,我记忆犹新。那时,为了熟练掌握技能,别人实操训练一两次,你肯定要比别人再多努力几次,这种“钻劲儿”,我们很像。如今你也成了师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路上不断摸索。这些年,我积累了些经验,与你分享。
一是要发现教学的难点,寻找突破。我刚开始带徒弟时,感到只讲理论他们听不懂,就尝试着画图、现场指导。虽然有效果,可时间久了,发现他们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分散,难以形成系统。于是,我就自学电脑,把各种器件类型建成数字模型,分门别类储存起来,需要时就给徒弟们进行立体化展示,他们学得快、上手也快。
二是要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刚学电脑时,操作不熟练。徒弟们比我懂电脑,我就常常请教他们。相互学习的氛围在我们班组自然而然形成了。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断应用到各项技能中,为了避免技术“跛腿”,师傅更要与时俱进、拓展自己。
这些年,我在国家电网技术学院、安徽电气工程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安徽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任教,还经常到职业院校走访调研,对你所提的问题感受较深,也在政协提案中呼吁重视技能人才培养。一方面,职业院校需要增设场地、更新设备,为学生校内实践创造空间;另一方面,要引导更多有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去年,对我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我希望你和你的徒弟们发扬工匠精神,让工作出色,让人生出彩。
【专家点评】
在赓续相传中凝聚教育力量
作者:周作宇(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人类的发展总是基于在历史边线上的突围,有局部、有全域,有领跑、有跟随,甚至有停滞与倒退。而在上升的进路中,学习是根本动力,教育是不可替代的力量。善学者加速发展,蒙昧者为蒙昧所困。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唯有勤于学习才能拓展格局,这就需要增强教育的力量。
增强教育力量,必须重审时空坐标。历史的遗产和未来的构想在当下交会,构成动态变化的时空坐标。这是物理坐标,更是心理和认知坐标。回眸百年历程,理性和科学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锁钥,也是一国国运和国力的重要支点,教育则是理性启蒙和科学进步的基础力量。从更宏阔的维度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形成人类精神的汇通点,这需要教育发挥汇集精神、求同存异、守望理想的动员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犹漫漫,教育力量尚需在新的时空坐标中定位发力。
增强教育力量,必须再造教育文化。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因教育而传承发展。由人格到国格,由精神到国魂,乃是“文化化人”的教育过程。国魂和国格是国民集体身份的体现,培育国魂、涵养国格,是国民教育的重要使命。教育传统中所强调的礼仪之邦的身份、仁者爱人的气度、厚德载物的品格、勤劳勇敢的意象、守正出新的文脉,皆是教育文化的深厚滋养。将教育文化转化为教育行动,不仅要在“器”的层面“起舞”,更要在“道”的层面“瞭望”。教育力量的聚合张扬,需要改造上施下效的单一结构,营建尊重、平等、宽松的教育氛围,让每个人的创造力竞相涌现。
增强教育力量,必须倡导教育型社会。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一个大课堂。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学习者角度看,处处有师、人人为师。在建设无时不学、无处不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同时,还要倡导教育型社会:一方面彰显环境的教育功能,增强社会泛在的“教师”意识,揭示个人行为的教育影响,营造“为师不可不慎也”的泛教育氛围;另一方面,意在净化社会学习环境。构建教育型社会,要树立理想典范、引领话语形态、建设发展能力,构筑有机团结的社会基石。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应强调网络和媒体的教育责任。
增强教育力量,必须培养大国良师。2014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提出,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并重申“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的古训,提出“仁师”的概念。在数字化时代,做经师已不易,做人师则更难。而做仁师,更是须臾不能撂下严师的责任。为人师者只有坚持“规格严格”,才能“功夫到家”,从而帮助青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拧紧事业的每一颗螺丝。杜善义院士引导学生紧盯世界前沿技术,服务国家真正需要,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朱有勇院士致力于科技扶贫,坚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比写在纸上更有价值”;许启金师傅以“钉钉子”的韧劲常年深耕基层,培养高技能人才。传有言之道,行无言之教,春风化雨浸润后学,积水成渊滋孕蛟龙,是为良师。教育是触摸未来的事业,大国良师则如瀚海中的灯塔,在愿景中指引未来。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0日0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