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 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急性猪瘟由强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弱毒感染则不表现临床症状。

[病原]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 员。病毒粒子直径40〜5 0纳米。本病毒适于猪肾细胞培养,病毒复制部位限于细胞浆,病毒在细胞浆内膜上成熟,不产生细胞病变。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目前仍然认为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猪瘟病毒野毒株毒力差异很大。强毒株可以引起死亡率高的急性猪瘟;中等毒力株一般引起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低毒力株感染引起轻微症状或亚临床感染,但胚胎感染或初生猪感染可导致死亡。中毒株感染的后果部分取决于年龄、免疫能力和营养状况等宿主因素,而强毒或低毒CSFV感染,宿主因素仅起很小作用。此外,无毒力CSFV毒株能引起高度病毒血症,但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能引起持续感染。部傾瘟病毒毒株毒力性状不稳定,通过猪体传代可使毒力增强。 本病毒抵抗力不强,存活时间取决于含毒的介质。细胞培养液中的病毒于 60°C作用10分钟可失去传染性,而脱腺血中的病毒在 68°C3 0分钟尚不能灭火。 含毒的猪肉和猪肉制品几个月后仍有传染性。猪粪便中CSFV于20°C可存活2周,4°C可存活 6 周以上。乙醚、氯仿和脱氧胆酸盐等脂溶剂可很快使病毒失活。 2 % 氢氧化钠仍是最合适的消毒药。

猪瘟有什么反应呢(猪瘟到底是怎么回事)(1)

[流行病学] 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易感猪与病猪的直接接触。感染猪在发病前即可从口、鼻及泪腺分泌 物 、尿和粪中排毒,并延续整个病程。康复猪在出现特异抗体后停止排毒。强毒 株感染在 10〜2 0天内排出大量病毒,强毒在猪群中传播快,发病率高。慢性感 染猪不断排毒或间歇排毒;低毒株感染后排毒期短。 妊娠母猪感染CSFV低毒株初期常不易察觉,但病毒可侵袭子宫中的胎儿, 造成死产或出生后不久即死去的弱仔,分娩时排出大量CSFV。如果这种先天感 染的仔猪在出生时正常,并保持健康JL个月,它们可作为病毒散布的持续感染来 源而很难被辨认出来。因此,这种持续的先天性感染对猪瘟的流行病学具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Liess等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对 妊 娠 40、7 0 和 9 0 日龄的母猪进行 滴鼻感染,可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4 0 日龄感染者发生死胎、木乃伊和流产; 7 0 日龄感染,所生的仔猪约有4 5 % 带毒,出生后出现先天性震颤,多 于 1 周四 亡;9 0 日龄感染生后仔猪可存在2〜1 1个月,猪无明显症状,此种感染猪终身 带毒、散毒,为 CSFV的主要储存宿主。这些猪的存在,可能是目前部分地区 和猪场常发猪瘟的主要原因。 猪群引进外表健康的感染猪是猪瘟暴发最常见的原因。病毒可通过猪肉和猪 肉制品进行远距离传播。未经煮沸消毒的含毒残羹是重要的感染媒介。人和其他 动物也能机械地传播病毒。CSFV可在野猪群中形成感染循环,对家猪可构成严 重威胁。 在自然条件下CSFV的感染途径是口鼻腔,间或也可通过结膜,生殖道黏 膜或皮肤擦伤进人。经口和注射感染后,病毒复制的主要部位是扁桃体,然后经 淋巴管进入淋巴结,继续增殖,随即到达外周血液,从这时起病毒在脾、骨髓、 内脏淋巴结和小肠的淋巴组织繁殖到高滴度,从而导致高水平的病毒血症。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秋发病较为严重。急性暴发时,先是几头猪 发病,往往突然死亡。继而病猪数量不断增多,多数猪呈急性经过和死亡,3 周 后逐渐趋向低潮,病猪多呈亚急性或慢性,如无继发感染,少数慢性病猪在 1 个 月左右恢复或死亡,流行终止。 近年来猪瘟流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非典型猪痕、温和型猪瘟,以散 发性流行为主。发病特点为临床症状轻或不明显,死亡率低,病理变化不特征, 必须依赖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猪瘟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 3 种类型。

1 .急性型猪疸由强毒力猪瘟病毒引起,开始时猪群内仅几头显示临床症 壮 ,表现呆滞,被驱赶时站立一旁,呈拱背或怕冷状,或低头垂尾,便秘。同时 食欲减少,进而停食。病 猪 体 温 升 高 至 左 右 ,甚 至 42X)以上。病猪有眼结 膜炎,两眼有多量黏液一脓性分泌物,严重时眼睑完全被封。随后,发病猪数量 明显增多,有的下痢,有的发生呕吐。少数病猪可发生惊厥,常在几小时内或在 几天内死亡。有的病猪出现步态不稳等衰弱症状,随后通常发生后肢麻痹。病初 皮肤充血,后期腹下、鼻端、耳根和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变为紫绀或出血。大多 数病猪在感染后 10〜 2 0 天死亡。蒸 较 缓 和 的 亚 急 行 猪 瘟 病 程 一 斑 在 3 0 天 之内。 急性和亚急性猪瘟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多发性出血性败血症病变,并以淋巴结 和肾脏病变出现频率最高。此外,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有卡他性、纤维 素性和出血性炎症反应。具体表现为:①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样或红 黑色外观。所有淋巴结均可受害。组织学变化表现为淋巴细胞缺乏和网状细胞增 生。②肾脏:从小到很难发现的针尖状出血点到大的出血斑。出血部位以皮质表 面最常见。③全身桨膜、黏膜和心、肺 、膀胱、胆囊均可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 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④脾脏梗死:它是猪瘟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由毛细血管 栓塞所致,稍高于周围的表面,以边缘多见,呈紫黑色。⑤胆囊、扁桃体发生梗 死 。⑥口腔黏膜、齿龈有出血点或坏死灶,胃肠黏膜充血、小点出血,回盲瓣附 近淋巴滤泡有出血和坏死,会厌软骨有不同程度出血。⑦大多数猪瘟病猪都有脑 炎 ,其主要病变是血管周围袖套,也可见到内皮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增多和局 灶性坏死。

2 . 慢 行 行 猪 疸 病程可以分为 3 期 。早期即急性期,有食欲不振、精神委 顿 、体温升高和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几周后食欲和一般状况显著改善,体温降至 正常或略高于正常,但仍有白细胞减少,此时为第二期。后期病猪重现食欲不 振、精神委顿症状,体温再次升高直至临死前不久才下降。病猪生长迟缓,常有 皮肤损害。慢性猪瘟病猪可存活1〇〇天以上。 慢性猪病的出血和梗死变化较不明显,但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有特征 性的坏死和溃疡变化,呈纽扣状。肋骨病变也很常见,表现为突然钙化,从肋 骨、肋软骨联合到肋骨近端有半硬的骨结构形成的明显横切线。

3• 迟 发 行 猪 瘟 由低毒力猪瘟病毒先天性感染引起。胚胎感染低毒CSFV, 如产下正常仔猪,则该猪终生有高水平的病毒血症,而且不能产生对CSFV的 中和抗体,这是典型的免疫耐受现象。感染猪在出生后几个月可表现正常,随后 发生轻度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结膜炎、皮炎、下痢和运动失调。病猪体温正 常,大多数能存活6 个月以上,但最终不免死亡。妊娠猪先天性CSFV感染可导 致彘产、胎儿木乃伊化、畸形、死产、产出有颤抖症状的弱仔或外表健康的感染 仔猪。子宫内感染的仔猪皮肤常出现出血,且初生死亡率高。 . 主要病理变化是胸腺萎缩以及外周淋巴器官严重缺乏淋巴细胞和生发滤泡。 在慢性猪瘟可看到的浆细胞增多症和肾小球性肾炎,在迟发性猪瘟则没有。死产 的胎儿最显著的病变是全身性皮下水肿,腹水和胸水。胎儿畸形包括头和四肢变 形 ,小脑和肺发育不良,肌肉发育不良。在出生后不久死亡的子宫内感染仔猪, 皮肤和内脏器官常有出血点。

4• 非 典 行 猪 瘟 又 称 “温和型猪瘟”、“无名高热”。呈散发,病猪症状不典 型,体温一 斑 在 4 0〜 41°C左 右 。有的病猪腹泻,耳、尾 、四肢末端皮肤坏死、 发育停滞,到后期行走不稳、后肢瘫痪,部分谢关节肿大。主要病变与典型猪瘟 接近,但较为轻微,如淋巴结轻度出血或只有水肿现象。肾、喉及膀胱黏膜有少 量出血点,脾脏稍肿大、边缘有 1〜2 处小梗死灶。回盲瓣肠段可出现溃疡、坏 死 ,但很难见到纽扣状溃疡病变。从这类病猪可分离到毒力弱的猪瘟病毒,但经 易感猪连续传染后,则毒力增强,病原特性与猪瘟强度一致。繁殖障碍包括产死 胎、木乃伊胎以及弱仔。 本病组织病理学变化以淋巴结和血管变化具有特征意义。淋巴结包膜、小 梁、透明区和毛细血管周围水肿,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体积增大,在透明区可见 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有的见到淋巴滤泡萎缩和淋巴结实 质严重浸润及出血,红细胞充塞整个淋巴组织中,淋巴滤泡消失,淋巴组织萎 缩。毛细血管、小血管壁呈均勻一致玻璃样变形,病程长的可见小血管内皮高度 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

[诊断要点] 1. _ 的诊断 ( 1 ) 典 行 的 急 行 猪 瘟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相当准确 的诊断。①在开始出现临床病猪1〜2 周后,疾病迅速传播到群内各种年龄的未 免疫猪,发病率很髙。②病猪体温明显升高至4 1 〜4 2 °C以上。两眼有多量黏 液一脓性分泌物;腹下、鼻端、耳根和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出血、紫绀,死亡率 很高。③病猪常有白细胞减少,下 降 至 9 0 0 0 个 /毫米3, 甚 至 3 0 0 0 个 /毫米3。 ④剖检时可见淋巴结、肾脏和其他器官出血,脾脏梗死。 ( 2 ) 亚 急 行 、慢 性 或 迟 发 性 猪 疸 与 急性猪痕不同,其临床症状和病变有很 大差异,通常发病温和,呈间歇性,或感染数月而不被觉察。而且这种持续感染 猪在猪群中可能仅有几头,猪群也可能同时有其他传染性病原体感染。目前临床 上猪瘟的发生以种猪的繁殖障碍和保育猪的非典型猪瘟为主要特点,确诊需要依 赖实验室诊断。

猪瘟有什么反应呢(猪瘟到底是怎么回事)(2)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免疫接种: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每年采取定期注射和经常 补针相结合的方法。目前,我国使用的弱毒疫苗是中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该疫 苗由于性能稳定、安全、免疫效果好,且无残留,是国际公认的唯一安全有效的 弱毒疫苗,亦是国内唯一应用的弱毒苗。该疫苗有细胞弱毒疫苗和兔体淋巴组织 弱毒疫苗两种。接种疫苗后 1 周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持续 1 年以上。但疫苗接 种后的免疫应答受到母源抗体抑制。疫苗接种应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即在猪群 免疫之前,应对猪群进行抗体水平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 有密切关系,如母源抗体滴度为1 : 32〜1 : 6 4 , 此时攻毒可获得1 0 0 %保护,当 抗体滴度下降到1 : 16〜1 : 3 2 时 尚 能 8 0 % 保护;当滴度下降到 1 : 8 时 ,则完 全不能保护。依照各地区和猪群的不同抗体水平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免疫程序, 才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免疫程序:后备母猪配种前 4 5 天 ,免疫猪瘟疫苗,间 歌 1 5 天加强免疫 1 次;经产母猪产后20〜2 5 天免疫猪瘟疫苗;种公猪按季度免疫,春 秋 歌 1 次, 见 歌 1 5天加强免疫 1 次 ;在 猪 于 18〜2 5 日龄用猪瘟疫苗免疫注射,60〜6 5 日 龄加强免疫 1 次 ,或根据需要进行超前免疫;外购仔猪购进当天用猪瘟疫苗免疫 1 次 ,1 5天后根据需要可以加强免疫1 次。规模猪场发生猪瘟疫情时,可以采用 乳前免疫。 改善饲养管理,实行自繁自养:搞好圈舍、环境及管理用具的兽医卫生、消 的工作。若需要从外地购买猪种,运回后还必须隔离半个月左右,并进行疫苗注 射 ,方可混群饲养。 加强集市管理和运输检疫:杜绝病猪在集市出售和收购、运输中传播疫病。生 猪交易市场、猪库、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所,特别应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及检疫措施。 已消灭猪瘟的国家或地区主要采取禁止从有猪瘟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生猪、猪 肉和未充分加热的猪肉产品等措施,防止重新引进猪瘟病毒。如出现猪瘟病例则 立即采取扑灭方法,销毁感染群的全部猪只,追踪传染源和可能的接触物,彻底 消毒被污染场所。在猪瘟仅为散发的国家和地区也采用类似的控制和消灭措施。

2 . 发生猪疸时紧急措施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早期确诊和及时采取措 诗 ,对控制和消灭猪瘟、减少经济损失有重要意义。对病猪及可疑病猪,立即隔 离饲养,特别是贵重的猪种,在备有抗猪瘟血清的单位,可用于治疗。用猪瘟兔 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注射,可有效地制止新病猪出现,缩短流行过程,减少部分 损失;发病猪舍、运动场、饲养管理用具,用消毒药液进行消毒。粪 、尿及垫草 等污物堆积发酵后作肥料利用;死猪深埋或销毁、化制;对疫区周围的猪群进行 病 逐头免疫,形成安全带防止猪瘟蔓延,但注意针头消毒,以防人为传播。

3 .猪瘟净化与消灭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已消灭了猪瘟,另有一些国家正在 实施消灭猪瘟的规划。我国猪瘟长期流行,防制主要依赖疫苗接种,而且由于毒 力减弱CSFV毒株的不断出现,慢性病猪、亚临床感染猪和免疫耐受的持续感 染猪的存在,使消灭猪瘟的任务十分艰巨。根据美国和荷兰的经验,消灭猪瘟可 分为:①准备一立法阶段,通过强化疫苗接种、隔离封锁和限制猪只流动措施, 达到大大减少猪瘟发病数的初级阶段;②停止使用疫苗,通过检疫将感染猪群全 群扑杀的方法达到消灭感染的阶段;③ 防 止 CSFV再传人和保持无猪瘟阶段。 在此过程中,准确、快速的实验室诊断是执行消灭猪瘟规划的先决条件之一。

[诊疗注意事项]

1 . 注意临床鉴别诊断

近年来,我国猪瘟的流行形式已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地区性散发性流行,临床上以种猪的繁殖障碍和保育猪的非典型猪瘟为主。 此外,急性猪瘟易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败血型副伤寒、猪丹毒、链球菌病、猪肺疫、弓形虫病和猪嗜血杆菌病等混淆,应进行鉴别诊断。现场诊断以群体为基础础 ,详细调查流行过程,仔细观察发病猪群,多解剖一些病猪,以减少误诊。

2 . 猪瘟的实验室诊断

目前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性仍未得到重视。采用免疫 荧光、PCR方法、猪瘟野毒抗原ELISA试剂盒确诊猪瘟病毒抗原的存在是进行 诊断的基础。ELISA是检测猪瘟抗体的有效方法,但不能区分免疫抗体和野毒 感染,不能作为猪瘟诊断的依据。

猪瘟有什么反应呢(猪瘟到底是怎么回事)(3)

3 . 疫苗使用

定期的分群监测是规模猪场疫病控制、免疫程序制定、猪群 免疫状态评估的有效手段。由于目前我国流行的疾病比较复杂,猪场需要依靠专家 业化的实验室实施血清学监测,随时淘汰免疫耐受猪,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一旦发生本病,采用超前免疫有比较好的免疫效果,但应注意:①母猪分娩 多在夜间,如何确实做到在不吃初乳前免疫非常关键,一旦采食初乳则免疫无 笑 ;②仔猪分娩时间较长,疫苗稀释后放置时间过长则失去活性,导致免疫失败 败 ;难免严重干扰初乳的吸收。因此,一般情况下,超前免疫应谨慎使用。 疫苗质量、接种方法、免疫剂量、猪体健康状况等都会影响免疫效果。高质 量的猪痕兔化弱毒疫苗应没有BVDV等外源病毒的污染,同时应有足够的免疫 保护剂量,同时,疫苗运输和保存应有一定的冷藏和冷冻设备和设施。疫苗注射 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打飞针”、“打跑针”或针头过粗过短、疫苗返流,导致进水 入机体的疫苗量不足。

4 . 减少或清除带毒种猪是控制猪瘟的关键性环节

猪 瘟 是 当 前 我 国 猪 群 的 重要威胁性疾病,种猪持续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是可以持续排毒,成为猪场的主要传染源,另一方面,带毒种猪可能通过母猪的胎盘和公猪的精液传播给仔猪,造成仔猪的先天免疫耐受,并导致疫苗免疫失败,所以,应考虑对猪群进行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