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

贾岛〔唐代〕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译文

十年才磨出一把宝剑,剑刃闪烁着如霜般的寒光,只是未曾试过。

今天将他展示给你,谁有冤屈不平的事?

诗人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后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相传诗人贾岛受教于韩愈,在韩愈的劝说下才得以还俗并参加了科举考试。他天真地以为自己的才学一定能中第,并不把“八百举子”放在眼里。一入考场,挥笔就写,在《病蝉》诗中,痛骂:“什么黄雀、乌鸦,都一样想害蝉。”结果被认为是“无才之人,不得采用”,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贾岛心知是“吟病蝉之句”得罪了有权势的人,可又无可奈何。便创作了这首自喻诗。

赏析

本诗开篇两句已经点明诗人的雄心壮志: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这是一把花费十年功夫磨成的宝剑,此句一出,就能让人感觉到这把剑的精与妙,剑刃上闪着寒光,更能证明这把十年之剑的锋利,但是还未曾试过,一方面向世人诉说自己跃跃欲试的心愿,另一方面,希望能够遇到赏识宝剑的伯乐。

今天展示给你看看,天下哪有不平的冤屈,通过后两句的描写,诗人迫不及待想要干事业的心情跃然纸上。十年磨出的剑当然指的是诗人沉淀了十年的才能,虽然诗人并未刻画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的历程,也没有明说自己远大的理想,但本诗艺术性的比喻与简单朴实的语言让诗人的政治抱负融入“剑”之中,而自己便是“剑客”,要用这把“宝剑”除尽天下不平事。

后记

玫瑰在暗处执着生长,终有一日馥郁传香。

“十年磨一剑”大抵也是这个意思吧。

遥想越王勾践,在越夫椒之战中一败涂地,为了等待时机再图大业,入吴为奴,尝遍苦楚却依旧没有放弃,最终等来“苦心人,终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大胜。越王勾践有一把绝世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即使放在现在依旧精美,但若没有他“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哪里能让这把真正的宝剑因他而传世。

贾岛最有深度的诗(一首诗告诉你坚持的意义)(1)

十年光阴,树木可参天,水滴可穿石,剑同样也可以被打磨的锋利无比。

每个人都是这茫茫江湖中的“剑客”,可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花费十年只为造就一把“宝剑”。

你想要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模样吗?

你想要变得更好吗?

十年磨一剑,也许是最好的回答。

人民日报中的一句话,转赠诸君:

十年磨一剑,风雨未曾阻挡;

愿你乘风破浪,不负韶华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