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下腰 双手几乎能碰到地面百岁如此灵活 全靠坚持二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走路走不了二三十米就往前冲?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走路走不了二三十米就往前冲(双手几乎能碰到地面)

走路走不了二三十米就往前冲

弯下腰 双手几乎能碰到地面

百岁如此灵活 全靠坚持二字

见习记者 赵晗琳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戴爱珍和大儿媳汤宝根从运河边散步回来。两人走进杭州市江干区闸弄口街道天运社区,左邻右舍都热情地同他们打招呼:“阿太回来啦?”

“回来啦!”戴爱珍耳聪目明,嗓门洪亮,步履稳健,一头银白色短发用发箍扎得整整齐齐。很难想象,今年她已102岁高龄。

讲起过往,这位开朗爱笑的期颐老人依旧思维清晰。

困苦岁月后过上好日子

戴爱珍结婚后,一直和丈夫一起卖菜,后来她又做过蔬菜装卸工。工作忙起来,早上7时出门,晚上11时才能回家。一天下来,全身上下都会被汗水浸透。

“有时候正在家里吃饭,电话打来说有一批蔬菜需要装卸,妈妈就得放下碗筷赶紧出门。”谈起此事,大儿子方松德语气中带着心疼。虽然早年生活很不容易,但戴爱珍从来没有叫过苦喊过累。戴爱珍说,那时她每天考虑的是怎么养家,所以很多烦心事不会放在心里。

生活中,戴爱珍是个特别有爱心的人。早些年,他们住在杭州清泰立交桥附近的商教苑社区,立交桥桥洞里有时会有一些风餐露宿的流浪者,戴爱珍常常会给他们带去家里做的饭、街上买的饼……现在,戴爱珍也常会做些好吃的送给社区居民。

“阿太不管对谁都永远是一副笑脸,性格温和,做事不急不躁,我们都特别喜欢她。”天运社区工作人员说。

汤宝根告诉记者,她与方松德结婚后,婆婆就一直与他们同住,一起走过了近60年。方松德也笑说,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就没有离开过母亲。戴爱珍的丈夫过世后,三人已经共同生活了很多年,如今他们三人年纪相加已有259岁。原先他们住在商教苑社区的楼梯房,孙子心疼奶奶上了年纪,特意将天运社区的电梯房换给奶奶和爸妈住,不管是外出散步还是到邻居家串门,都更方便了。

戴爱珍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这个大家庭五代同堂,上上下下有好几十口人,家庭氛围十分和睦,儿孙们都孝顺有加。方松德拿出戴爱珍和家中第五代的合照,照片中戴爱珍甜甜地笑着,脸上写满了幸福。说起晚辈们,戴爱珍乐得合不拢嘴,“我没有什么大心愿,儿孙们生活越来越好就行啦!”

每天一起看调解节目

这些年,戴爱珍一年年地瘦下来,但是身子骨始终十分硬朗。她的生活十分规律,早上六七时起床,洗漱后吃早饭,上午十时多吃午饭,下午四五时吃晚饭,晚上七时多上床休息,这基本就是戴爱珍每天的时间表。

饮食方面,戴爱珍没什么特别挑剔的地方。

“平常婆婆蔬菜吃得多,肉类吃得很少,有时候会吃一点刺少的鱼。”汤宝根说,婆婆之前得过胆结石,所以不怎么吃豆制品和蛋类,也基本不喝牛奶,偶尔会喝一点酸奶。

吃饭时,戴爱珍喜欢喝几口小酒。“原来是喝白酒、黄酒,现在喜欢喝红酒,中午和晚上总要喝个二三两。”方松德说,他每天也会陪着母亲喝一点。

戴爱珍还很喜欢看电视,为此家里每天都会有一个固定环节,就是三人坐在一起,看当地电视台的一档调解节目。

“节目讲的都是家长里短,有些地方妈妈看不懂,我们会解释给她听,然后一起讨论。”方松德说,这个习惯给他们这个小家庭增添了不少乐趣。

常锻炼 爱缝补

戴爱珍喜欢热闹,90多岁时,还时不时和朋友一起打麻将。不少老人上年纪后都不爱出门,戴爱珍却不喜欢一直窝在家中。现在天气好的时候,她常会到小区旁的运河边走一走,和大家聊聊天,有时还会借助健身器材简单锻炼。

在家里,戴爱珍也闲不下来,坐不了一会,就要起来活动活动。采访当中,她还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绝技”——单手扶沙发,另一只手轻松地将脚往后扳,并将脚后跟抵住大腿;弯下腰来,双手也几乎可以碰到地面。她说自己身体灵活,离不开平时对锻炼的坚持。

除了坚持运动,戴爱珍还喜欢缝缝补补,凳子坐垫、洗好的被套、脱线的衣服,这些在她眼中全是发挥手艺的机会。针线活很考验手上功夫,她认为多运动手指有利于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健脑益智。

年轻时忙于赚钱维持生计,老了也忙忙碌碌。日子过得充实,时刻感受生命的意义,这大概便是这位百岁老太的长寿秘诀。

来源: 浙江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