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互联网 ”理念的提出并未明确与“ 互联网”的区别,两种模式主体不同,适合的经济体也不同,不可通俗的认为加上互联网就是“互联网 ”。

通俗来说,“互联网 ”就是“互联 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指的是企业在原有运营模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和平台,实现销售量的增长,乃至用户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起到的只是工具的作用。

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浅谈互联网)(1)

两者站位不同

“互联网 ”更多强调“逆袭创新”。大体而言,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向商业的逆袭,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向金融业的逆袭,互联网传媒是互联网向传媒业的逆袭„„这种由“新”向“旧”的突入式扩张,已经造成了强烈的震撼,而且这也许只是开始。“ 互联网”则更多强调“顺势创新”。比如工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等,主要是传统行业以既有业务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一个行业会轻视对互联网的利用。很多大中型企业虽然面对媒体比较低调,但实践中也已在“智能化工厂”、“大量订制”等方面摸索良久了。

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浅谈互联网)(2)

两者优势不同

“互联网 ”有新技术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和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容易产生爆发性增长。互联网技术是基础,再加上其优惠的价格、便捷的操作、舒适的体验,足以赢得巨量消费者。如果再在体制机制上做一点突破,其爆发力往往令互联网企业自己也始料未及,比如,在利率管控的大背景下,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就能以资金回报率上的小小差异,把原本在银行的庞大存款吸引过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争议。相对而言,“ 互联网”拥有的是存量优势、行业标准优势和公信力优势。一方面迫于外部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压力,一方面迫于内部问题导向的压力,传统企业正热情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自身服务客户的能力。这一块虽然舆论声势不大,但其势力版图并不小。从国际上看,“工业4.0战略”,“工业互联网”等,都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大致归为“ 互联网”的阵营。

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浅谈互联网)(3)

两者主导者不同

根据上述两个不同之点推论,“互联网 ”的主导者往往是互联网企业,从技术、商业模式、资金、人才等方面看,都是互联网企业主导着融合进程。“ 互联网”则正好相反,主要是传统企业在主导着融合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