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州日报》11月13日报道,今年9月,温州市民发现搁浅的可疑潜航探测器并立即上报,得到表彰及现金奖励。经初步核实可疑潜航探测器为加拿大某公司开发,探测深度可达水下300至600米。

加拿大舰艇(加拿大舰机频繁在亚太活动)(1)

类似装备,近几年在周边海域多次出现,并曝出了被打捞再归还的新闻。此类设备具长期活动能力、良好隐蔽能力与多用途能力,既能搜集重要海域各类环境数据,又能探测获取海军平台动向与电子特征。但这次出现加拿大制造的潜航探测器还是颇令人意外,这个遥远的北美国家,在周边的出现频率正不断频繁。

今年4月28日,有日本冲绳网友拍摄到加拿大空军1架CP-140反潜巡逻机(编号140115),转场部署至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资料显示,这架飞机隶属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格林伍德空军基地的415中队。加拿大反潜巡逻机出现在东海附近,这是为何?

加拿大舰艇(加拿大舰机频繁在亚太活动)(2)

所谓的加拿大CP-140反潜巡逻机,其实就是美国制造的P-3反潜巡逻机。虽然当初的设计目的是用于反潜战,但是该战机持续飞行时间长达17小时,行程可达8000千米,具备优良的查证能力与广阔的海域监视能力。这架飞机不远万里、跨过太平洋,部署到冲绳的目的公开是说法是落实联合国相关决议,查禁某国的石油走私。

在5月份,加拿大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发布消息称,加拿大海军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卡尔加里号(HMCS Calgary,FFH 335)从埃斯奎莫尔特港起航,前往亚太地区进行5个月的战斗部署。

越通社9月26日报道,由卡尔加里号导弹护卫舰和阿斯泰里克斯号补给舰组成并以布莱尔(Blair Saltel)中校为团长的加拿大皇家海军编队于当日抵达岘港市仙沙港,开始对越南进行为期5天(从9月26日至30日)的礼节性访问。

加拿大舰艇(加拿大舰机频繁在亚太活动)(3)

此次任务,加拿大旨在“使世界更加安全,并加强与加拿大的盟友和伙伴关系。”在这次行动中,加拿大海军与外国海军进行联合训练、演习等。这艘加拿大军舰的指挥官在一份声明中说,加拿大海军将与越南海军一起开展活动,以扩展和改善两国在该地区的防务合作。

除了越南岘港,这支编队还计划访问其他七个港口: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日本的横须贺和横滨、韩国的济州岛和釜山,以及美国的关岛和珍珠港。这支编队先后参加了环太平洋2018,访问了越南,参加了韩国的阅舰式,随后在本月初到达日本。

目前,这支编队动向不明,不排除执行英国舰艇编队同样的任务,在东北亚以执行联合国相关决议之名,在东北亚长期存在。自年初起,英国海神之子号船坞运输舰一直在东北亚活动,这两支编队的关系是同时存在,还是存在接替关系?还有待观察。

加拿大舰艇(加拿大舰机频繁在亚太活动)(4)

英国在日本的船坞运输舰

相对于适合海上长期纯在的“护卫舰 船坞运输舰”组合,加拿大的这支编队组成稍微平常。

卡尔加里号属于加拿大海军主力的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代表着90年代护卫舰特点,全长为134.1米,宽为16.4米,满载排水量达到4800吨,属于大型护卫舰。不过相对于大型平台,这型舰的武备较为平常,主炮选用的是1座57毫米“博福斯”型舰炮,与排水量颇不相称。

而编队中的阿斯泰里克斯号补给舰就更为有意思了。在服役了将近50年的2艘保护者级补给舰退役后,替代者计划延迟,加拿大不得不启动了临时补给舰计划,选择了1艘德国建造集装箱船进行改造。

加拿大舰艇(加拿大舰机频繁在亚太活动)(5)

改装后的阿斯特里克斯号满载排水量26000吨,能载运7000吨燃料,拥有一个全新建造的上层建筑,舰体中部设有一座桥门式干货补给门架以及一对柱式燃油补给门架,舰体前部设置两座大型起重机来装卸货物,具备航行间补给液态与固体物资的能力。

这支编队的2艘军舰,可看做加拿大特殊国防政策的缩影。加拿大国防长期依赖美国,虽然两国也曾在19世纪爆发美加战争,但二战后加拿大国防完全依靠美国,所以装备更新速度极其缓慢,新装备也是以够用为主。近几年海军装备发展,有向北极发展的趋势,首型极地补给舰已经下水,充当美国小白鼠的意味比较明显。

加拿大舰艇(加拿大舰机频繁在亚太活动)(6)

如今,加拿大履行盟友义务不断出现在亚太,虽然平台能力较为有限,但政治影响明显,需要高度警惕。积极意义是,这种美国主导下的任务模式还是值得学习借鉴。还是那句老话走美帝的路,让美帝无路可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