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秘闻君的盆友圈经常被评论、赏析改编自马伯庸马亲王同名小说的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的文章刷屏,平心而论,这部剧版《长安十二时辰》情节紧凑,演员演技到位,电影级的视觉舞美,确实是《琅琊榜》之后难得的古装剧佳作。

长安十二时辰中各个时代人物(长安十二时辰里的)(1)

剧中除了故事令人着迷外,还有像静安司、不良人这样的机构让不少观众感兴趣,最近秘闻君打算写几篇跟这个剧有关的历史内容,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不良人”

喜欢国漫的朋友应该看过一部名叫《画江湖之不良人》的国漫,里面虽然虚构了不良帅袁天罡活了三百多岁的剧情,但不良人和不良帅却是在唐朝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长安十二时辰中各个时代人物(长安十二时辰里的)(2)

“不良人”是什么坏人么

不良人不良帅,怎么听都不是好词,不良人好像就是说不好的人,但看过剧集的朋友肯定知道,里面的好人、主人公、雷佳音扮演的张小敬就是一名不良人,而且还是不良帅。

长安十二时辰中各个时代人物(长安十二时辰里的)(3)

那不良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清人梁章钜写的《称谓录·隶》里面引《说铃续》的内容可以解答

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

意思就是说“不良人”就相当于宋朝的“六扇门”和明朝的“巡捕房”,属于唐代府州县负责侦缉逮捕、审讯的官吏,不良人的领导人叫做不良帅,职能类似于后代的捕快、衙役和现代的辅警(为啥不是警察而是辅警,第二部分会讲)。

其实汉朝的“大谁”是和不良人很类似的职务,也负责掌管侦缉逮捕任务,在古书典籍中经常和不良人一词结伴出现。

长安十二时辰中各个时代人物(长安十二时辰里的)(4)

不良人社会地位很低

不良人听起来好像很厉害,但实际上在当时社会地位很低。

在唐代,基层政府构成分为六个板块:县令、县尉、县丞、县主簿、胥吏、职役,其中县尉主管侦缉逮捕事宜职役中的耆长、弓手、壮丁等都是负责缉捕。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不良人应该是政府为了提高地方治安的管理能力,补充刑侦力量的特殊职业,还非正式编制,相当于现代的辅警。

不良人虽然为官府办事,却不给他们发工资,每年只有十两左右的伙食补贴,而且不良人还不能参加科举

长安十二时辰中各个时代人物(长安十二时辰里的)(5)

唐人张鹜的《朝野佥载》第五卷对不良人办案也有评述:

录奏,敕令长安、万年捉,不良脊烂求贼,鼎沸三日不获。不良主帅魏昶有策略,取舍人家奴,选年少端正者三人布衣笼头至卫。

这句话的背景是当时的中书舍人郭正一带兵破平壤城后虏获一名高丽女婢,名叫玉素,郭正一十分宠信,令其管理家中财务,但玉素却要毒害郭正一,并且盗走金银器物十多件潜逃。

因此上峰命令长安、万年两地的不良人抓紧抓贼(这里的“脊烂”应该是用来做程度形容,形容很急迫、不顾一切),两县不良人闹哄哄地抓了三天没抓到。结果还是不良主帅魏昶想了个办法,才完成任务。

长安十二时辰中各个时代人物(长安十二时辰里的)(6)

宋开玉著《“不良”与“脊烂”再考》

而在两本宋代人作品中(宋代法学家郑克撰著的法学著作《折狱龟鉴》和宋代桂万荣所著《棠阴比事》),在引述这件事情时,竟错把不良人写作了“石良”,后面还提到石良是县尉一职,可见宋代人对于不良人也知之甚少。连邻近朝代的专家也对前朝的基层官职具体职务“不良”都不太清楚,这也从侧面说明不良人这个职业在当时并不是很有地位的职务。

长安十二时辰中各个时代人物(长安十二时辰里的)(7)

不良人对长安的贡献

不良人虽然地位不高,但他们的贡献也不小。就像剧中雷佳音扮演的张小敬一样,他们为稳定京都治安、维护社会稳定也起了积极地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