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2015年开始,本刊毕业设计专题的组稿增加小型研讨会环节,邀请参与专题的院校专业负责人及一线教师就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定位、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组织形式、评价方式,以及专业学科发展方向等问题做探讨。座谈会分为各院校介绍和自由讨论两部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延续这一形式,今年的“毕业设计·信息设计”主题座谈会于2019年6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由《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主持。

本次研讨参与院校: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1)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费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艺术与科技”是中央美术学院设立的第22个本科专业,也是设计学院的四个新增专业方向之一,要讲清楚这个专业方向,必须要先介绍设计学院从2015年开始的教学改革。作为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设计学院教改的目标是建立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跨越学科、打破设计专业壁垒的新型设计教育模式,形成“战略设计、科技设计、设计思维、产业设计、设计理论”五大学科建设模块。设计学院目前涵盖有视觉传达、数字媒体、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首饰设计、服装设计、摄影、设计理论,以及新建设的艺术与科技、社会设计、创新设计及智慧城市等新专业方向。新的教育模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开拓视野、开放对学科的理解,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自主意识的建立,拓展学生对更为广阔和综合的“设计”概念的认知。

央美设计学院在实施教改后打破了原本以专业系科为单元的授课模式,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制定培养计划,这种自助餐式的课程体系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也极大地优化了学校从师资到空间等资源的使用效益。学生从一年级进到设计学院就不再进入工作室了,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二、三年级的学习阶段可以自由选择与自己研究兴趣匹配的课程,在第四年学生通过选择责任导师来明确毕业的专业方向,并通过1-3名导师的辅导来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这种自选多名不同专业背景导师的机制支撑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可能碰到的跨专业辅导需求。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2)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介绍

我从2005年调入央美后,一直任教于央美设计学院的数码媒体工作室,也曾经出任工作室主任,按照设计学院的教改需求,2015年开始参与建设艺术与科技专业。2018年设计学院向教育部提出了“艺术与科技”专业备案的申请,并于2019年3月通过教育部专业备案,该专业成为美院第22个本科专业,并正式成为设计学院的专业方向。“艺术与科技”方向强调以交叉学科的方式来培养跨学科的创意能力、技术能力和思辨能力。

当我们讨论艺术与科技,不应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另外一个学科,建设它的核心意义在于建构一个跨学科对话的新模型,这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我们原来的体系不能完整支撑这个学科。我们给“艺术与科技”专业定位的专业方向名称是“艺术 科技”,这个名称中的“+”号,就是为了强调艺术与科技这两大学科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叉、实验,产生出对两个学科都有价值的创新成果。

新兴科技的加速度涌现以及迭代,决定了“艺术 科技”专业方向必须构建开放性和持续更新性的有机结构。在这个学科中“变量”才是“常量”,这种不稳定的、变化中的特性恰恰为学科带来了无尽的活力,当然也为教育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美国MIT媒体实验室,也是采用了这种有机变化的管理机制,媒体实验室里设立的20多个专项实验室并不是至上而下规划出来的,而是由拥有研发资源的教授或研发人员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动态建构的,正因如此,有相当比例的实验室会随着供给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自我淘汰机制就像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它保障了媒体实验室始终充满活力。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3)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介绍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4)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介绍

我认为设计学科未来的发展也需要引入这样一种活态机制。在艺术类专业院校建立“艺术 科技”专业首先就会面对学科单一的资源挑战,原本具有优势的美术学和设计学并不能完整支撑这种跨学科架构,学科要建构就必须借用外部能量,与企业、科研院所或者其它科技类高校建立基于教学和科研层面的合作成为本学科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我们不可能等路都铺好了再跑汽车,而是必须一边修路一边前行,哪里有资源就先建哪里。用这种方法,我们目前已经在机器人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智能科技等领域建构了一些基础设施,并在艺术与生物科技、艺术与智能科技、艺术与机器人科技,以及艺术与社交媒体科技等方面建设课程体系,也积累了在这几个方向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我坚信未来艺术的实践方式会从工作室转向实验室。这样一个转向其实需要我们把教育作为一个最基础的角度出发,进行底层建构。实验室可能具备更强的综合实验条件,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是改变以个人来驱动的一种实践方式。让工程师、艺术家、科学家在这个环境中通过一种协作的方式进行创造,产生颠覆式的创新,这个新学科的建设恰恰与产业界和科技界的跨领域创新实践不谋而合。

同时,产学研的协作也会为企业带来创新活力。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正在跟深圳优必选科技公司筹建一个联合实验室,企业提供科研人员,我们提供艺术和设计人才共同来建设这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不仅对学院有价值,它可以提供教学的平台、实验的平台,同时对企业输出很多价值。我们计划设立更多与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并不断强化实验室模式在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我们既要鼓励能够解决问题、做出具体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师,也要鼓励能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设计师。研究问题的设计师可以是艺术导向的,也可以直接针对产业需求,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创业来实现价值,我认为优质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多线程人才输出模式”,是可以支撑“野蛮生长”的,而不是线性的单一输出模式。这种人才输出模式不是通过模具来克隆,生产出标准化的人才;而是通过孵化来创生,鼓励“野蛮生长”的人才。“艺术 科技”专业方向本质上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内核,这样的内核所驱动的技能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和产业需求的。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5)

“后生命”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

我个人的教育实践不仅局限在央美的教学上,也做大量策展。策展成为我们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有些学生会参与所有的策展工作。不仅积累了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很多策展话题就是来自于课程。师生一起研究某个领域,比如技术伦理、后生命等话题在课程中不断进行研讨,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了展览的话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两件事情变成互相反哺的闭环。之前我参与策展的“技术伦理”2016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后生命”2018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亚洲数字艺术展等,都会给学生派课题,并通过展览平台来为学生们对接科技企业的研发资源,并通过展览来推广这些“艺术 科技”的研发成果。比如最近刚刚结束的亚洲数字艺术展中,我们就专门设置了一个“文化 科技”的展览单元,在这个单元中展出了将近10件由学生们和科技企业联合创作的作品。对我而言,策展也是非常有效的当代教育方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徐迎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的核心是艺术与科学结合。以我负责的一门课程为例,它是本科一年级的基础课。除了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之外,我们有一个课程项目是让学生制作一个机器人,从创意设计、编程到开发都要自己完成。这个作业的重点不是把这个机器人做得多么好,而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掌握设计的流程、学会如何写好设计报告,以及把握创意设计的技巧。为了让学生对机器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会让他们写一篇相关的文章(作文),例如“你是一个来自外星的机器人,到了地球会从机器人角度如何看待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学生们写得都很认真。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他们会做好各种各样的调研,跑到小商店里、教室里、大街上,还有人在快餐店里待了几天去观察顾客怎么选餐、怎么吃饭、怎么交流等等,深入观察“地球人”的各种表现。

设计报告则要求阐述创意来源、设计背景、概念设计、结构设计、产品设计、材料的应用设计等,解释整体设计构思。为什么设计这个机器人?学生要给出市场调研,如目前市面上都有什么产品,这些产品跟学生要设计的产品有什么关系,创新之处是什么,要有一个用户需求调研报告,完全是按照标准格式去做。这是课程的第一部分。之后,所有同学必须自己写程序、搭硬件、做产品设计。这个课都是一年级同学,他们基本保证能在几个小时之内掌握课程需要的编程技巧。

此外,还要有一个原型结构,所有同学必须用CAD软件把整个设计实现出来。我们课上不教CAD软件的使用,要求学生自学。机器人安装完成后,有结构测试报告和改进报告,如刚开始是怎么做的,做了测试以后出了什么问题,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怎么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展开讨论,学生形成最终设计报告。每一组要给自己的作品设计一张海报,正式打印出来。

每组还要提交自己的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宣传材料等展示内容。讲述整个设计流程,每一步方案是什么、设计背景、前期构思,包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和迷茫,如何解决的。要提供提供BOM表:用什么材料、花了多少钱、为什么用这个材料,这个材料给用户带来的心理感受、生理感受是什么,报告里都要提交。我们关心的是整个设计的过程。文科生有时候不太喜欢动手,画画没问题,但是缺乏动手制作的经验。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6)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机器人乐队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7)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机器人乐队

为此,我们每次先给学生一些拼装玩具或者装置。也采用不同的材料教学,比如每个组用七巧板做一个动画片。大家都做得非常精彩,大大超出我们的期望。同时,还要求每个组要把自己的制作过程拍成一个纪录片作为花絮。我们期望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实践体会什么是设计,也希望他们通过这样的作业了解设计的全流程。

在研究方面,我们基于不同媒介和材料开展设计研究。例如:嗅觉检测及其设计应用、基于声音的情感分析与计算、面向盲人的触觉交互终端(盲人用计算机)等,这些都是目前传统的设计不太触及的领域。

我们的盲人用计算机已经做了10年,现在开始研发下一代产品,逐渐实现批量生产。这是好几届研究生一起做的。我们希望同学们理解,很多科研项目都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有的项目要做几十年。我们正在探索如何基于盲人用计算机做远程教学,盲人在家里不用去学校,老师在线授课,能够实时显示出来。

米海鹏老师和王之纲老师合作的机器人乐队表演在清华校庆期间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这个机器人乐队是我们自行研发的,从算法到机械到结构。弹奏电子琴和吹笛子都是真的表演,我们现在还在做其他乐器,

就像前面提到的,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发展融合,这是我们从本科到研究生培养一直比较关注的事。我们做的未来实验室,就是要把设计、艺术、人文、技术、科学融合起来。

王之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简单介绍一下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的特点。信息艺术设计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已经做过很多次的教学方案的调整与改革。从客观条件来讲,美术学院隶属于清华大学,在教学和科研的管理上一方面得到大学的很多支持,另一方面也要遵守大学的一些规章和制度。总体来说,我们的教学体系在不断开放的过程中走得比较谨慎,循序渐进地实现交叉融合。本科生教学总体来讲遵循着比较务实、严谨的培养方式,注重学生的基础技能、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的培养。相对来说,研究生的培养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交叉学科的特点。

在本科生层面,我们系本身就有非常交叉的特点。现在有四个本科专业——信息艺术设计、动画、摄影、数字娱乐设计。数字娱乐设计是面向全校非美院本科生的二学位项目,开设与游戏设计、交互设计相关的课程。我们现在的三个主要专业隶属于三个学科,信息艺术设计(艺术与科技)属于设计学,摄影属于美术学,动画属于戏剧影视学。这三个专业放在一个系里,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化学反应。然而教学管理工作难度非常大,既需要保证各个专业的特点,又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励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

信息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有两个明显的方向:一个方向是面向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特别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信息设计与服务设计相关的项目;另一个方向更侧重较为纯粹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动画专业的毕业设计传统则一直是完成一部独立的动画短片。摄影专业的毕业设计现在有些跨度,有传统的摄影作品,也涉及一些以摄影学科为背景的新媒体作品。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我们有交叉学科培养项目。生源一部分是保送,一部分是招考,每年15个人左右。学生的教育背景多元,有计算机专业也有艺术设计,毕业时则可以选择不同的出口,是真正的交叉学科培养项目。例如,设计学专业入学的学生毕业时也可以选择计算机专业(工学)。它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每年都有学生挑战,并取得成功。硕士生培养还有一个非全日制的培养项目,由不同系的老师和教授之间形成硕士生的项目组,可以专门面向于在职的艺术和设计人才,为他们提供研究生的教育。

近年来我们多次通过展览的方式促进跟国外的交流,比如2016年在奥地利的林茨艺术节,清华美院作为Campus单元的策展做的现场空间艺术装置,对于学生来讲锻炼价值是非常大的,要求不允许有任何外部搭建商的参与,必须是每个同学自己完成展项的搭建工作。而且必须是严格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因为是在国外布展,我们出发之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4月份先去把现场的尺寸、电源位置确认,每个电源线留多长在国内都要设计好,全部从国内带过去,学生自己布展,约4天左右的时间,最后现场的展示效果非常好。在此次展览之前亚洲基本都是日本的大学参展,这次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内地的代表获得了很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反响。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8)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9)

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

信息艺术设计系去年做了一个名为“万物有灵”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展览(链接在此),主要是展现清华美院近年来做的跟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相关研究成果。这个展览的内容不仅仅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内容,也包含视传系的陈楠老师做甲骨文的现代设计,李迎军老师的非遗服装的设计、原博老师纸的工艺设计,还有包括敦煌、数字圆明园等国家重大课题项目。同时包括了故宫端门数字博物馆设计项目,其中展示了一些如《韩熙载夜宴图》等非常有趣的中国传统绘画的交互作品。通过这个项目可以看到文化遗产的创新展示和活化应用对于现代观众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整个展览获得了业内和专家的广泛好评。这些成果都是跟长期建立起来的教学科研体系有密切的关系。

总体来说,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具有极为开阔的前景。希望和学界同仁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领军型的创新人才。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谭亮(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教授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的数字媒体专业历史悠久。国家还没有正式确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之前,我们在2001年就创办了数码媒体艺术系,后来又经过几次学校机构调整。最早广美只有一个设计学院,下设很多系,我们是数字媒体艺术系。

随后设计学院分成三个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目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隶属于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和其他在座的院校类似,广美数字媒体专业主要特点也是模糊专业边界。在教学中,本科一、二年级除了基本的设计技术之外,还强调编程、机械、艺术这些内容,而且是以课题为主推动教学。到了三、四年级,这一教学特色更加明确,每个课程都以课题为导向。还有一个特点是实验教学模式,我们有数字媒体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引进了相应设备作为教学支撑。最资深、最年长的专业教师是陈小清教授,虽然她已经退休了,但还在指导相关课程。目前我们专业有教授1名、副教授4名(博士1名)、讲师5名。

广美是独立设置的美术院校,所以我们在数字媒体教学融入很多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很多课程,尤其在三、四年级阶段和毕设阶段,经常与其他系或学院有所交叉,课题联合在一起做,特别是利用我们作为艺术院校的优势。例如,与雕塑系的公共艺术专业合作,公共艺术有很多新媒体手段;或者与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公共空间课题联合,明年建筑学院请我参加指导他们的毕业设计。我们也和动画专业、工业设计学院交叉。跨学院、跨专业合作,是整个学校的教学特色,不会关起门来自己做自己的。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外校学者、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在教学硬件资源方面,我们有摄影实验室、苹果电脑实验室、数码创意实验室等作为支撑,包括影视后期方面也有技术资源。数码创意实验室作为本专业的硬件支持,有很多三、四年级的工作室课程以它为依托。每个课题结合某个物理空间,最后的课程展示也是在实验中心,课程结束时邀请其他学院共同观摩教学成果。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10)

广州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11)

广州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材建设自编教材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我们另一个教学特色,尤其是在四年级毕业设计阶段,我们会联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一些企业——共同进行。因为这时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和四年级的实习毕设,我们想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做,他们在这些企业实习或者企业可以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他们的毕业创作。这都是对毕业创作比较有利的因素。数码艺术作品成本比较高,涉及不少装置、硬件设备,所以能够得到企业的支持还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我们专业还出版了一系列相关教材。

我们的教学体系是这样的:数字媒体艺术在一、二年级阶段叫教研室。一、二年级的教学由教研室负责基础课程。除了新媒体艺术概论之外,也强调光影投影课程和编程等课程是教学基础重点,这与各个院校类似。三、四年级分为三个工作室:新媒体艺术工作室、跨媒体艺术工作室、数字图像工作室。这次在专题中展示的优秀作品也是来自这三个工作室。另外,还有一个信息设计工作室。它不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而是在同属一个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下面,但是在教学方面与我们有很多交叉。

有一个最新情况是,就在昨天(6月20日)我们学院刚开会决定取消教研室制,改为“3 1”模式,即前三年不分具体专业方向综合培养,最后一年每个学生再确定方向,毕业设计为导师制。这意味着教学架构将发生变化。

目前我们系一、二年级数字媒体教研室比较有意思的特色课程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课程叫“观察记录运动之美”,强调学生动态语言的创作能力,主要用视频的形式,无论是拍摄还是动画,最后呈现的是动态作品,强调动态语言表达。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它和视觉传达与环境艺术一样,也是设计专业的基础,只是表现手段不同。我们聘请一位德国外教参与这门课程的教学。

第二个课程叫“立体造型的情绪表达”,与传统的立体构成有点不同,是通过立体的手段强调情绪的表现。因为三、四年级课程有综合性的互动装置,都有立体形态的呈现,立体形态应该是很重要的专业基础,对于数字媒体专业而言,不仅是编程,还有视觉表现,所以他们的立体造型手段也很重要。这门课程与企业合作,采用3D打印技术,他们的软件做的三维模型可以进行物理性输出。

第三个特色课程是“投影,3D Mapping”,这次广美毕业设计的开幕式也体现了这个特色。在最近学校社团活动的歌唱比赛中,我们做了舞台的三维投影,学生作业与学生活动结合,效果非常好。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12)

“投影,3D Mapping”课程作业与学生活动相结合

今年我们推荐的五套作品涵盖四个工作室: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吴洁(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媒体与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副教授):我目前负责学院本科和研究生媒体与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经过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多次调整,很多东西在细化和优化。比如说毕业设计,我们每年都在努力如何在学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设计类专业以及本专业的特点,更好地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成果。刚才大家一起参观了清华美院各个系的本科毕业设计展,一直在讨论这个作品你作为老师到底以什么标准来打分等问题。

在我们的专业方向上,这方面的问题还挺大的,因为媒体与传达设计这个专业方向课题非常多元化,包括了平面作品、动态影像、交互设计、游戏设计、服务设计,等等。比如交互设计是目前存在较大争议的方向。交互设计从学科发展来说从两个方向来,一个方向是计算机学科的人机界面,最早从这块发展来的,后来在设计学科里边像工业设计做得比较多。我们学院的工业设计方向没有特别开放,按理说工业设计的学生挺适合做现在的普遍意义的交互设计(不包括互动装置),交互设计里有逻辑,理性要稍微强一点,当然也要做界面类视觉的部分。但目前我们这边工业设计的教学还是以实体的产品为主,学生如果想做交互设计类课题就会选我们方向,或者来我们这边进行毕设答辩。

我们学院的教学总体比较开放,大一是不分方向的学院大平台设计类通识课,大二、大三分方向学习,大四又是不分方向的交叉课题组选课,大四下的毕设环节也相对比较开放。学生可以跨方向选导师和课题,但最后答辩环节还是按照三个方向来组织:产品、环境、媒体与传达。比如今年最终参加我们方向答辩的学生,媒体与传达方向学生占绝大部分,但也有产品和环境方向的学生找我们方向的老师来指导,因此也在我们这里答辩的。当然我们专业的学生如果做环境设计的课题也可以到环境设计那边去答辩,学生自己会判断,老师也会判断你在哪边答辩更好,双向选择。但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在本方向的,因为答辩毕竟有一定的标准。今年我们有43个学生答辩,课题种类非常多,但我们又没法分太多组,因为学校给这43位同学的优和良的比率是一定的,多一个也不行,学生在优、良竞争上还是很激烈的,因此必须有不同背景的教师在一起答辩评分。一直以来争议也很多。为了能尽可能地公正,今年我们方向的毕设打分环节分得特别细,比如有中期答辩打分、导师打分、对展览打分、对毕业答辩打分,各有权重,最后把它们综合起来合成后排序。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13)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毕业设计展现场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14)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毕业设计展现场

媒体与传达设计是我们学院内部使用的专业方向名称,在对外招生时还是用国家专业目录的视觉传达设计,学科评估也属于视觉传达设计,但招生简介中会注明包括视觉传达和数字媒体。我个人是跨专业的背景,先后在德国的洪堡大学、不来梅大学、柏林艺术大学都学习过,2014年去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访学半年,希望把德国和美国教学的方式、经验融入到我们自己的教学系统里,当然也研究学习了国内其他艺术设计院校的经验。学院开始的方向是工业设计,是建筑城市规划学院下属的工业设计方向,后来发展成系,再后来有学院,包括工业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设计,以及数字媒体方向。工业设计是理工科招生,其他是艺术类招生。

到2015年,当时我负责数字媒体设计方向,但领导让我负责将数字媒体和视觉传达两个专业方向进行整合。如何与比较传统的偏艺术类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整合,以及我们专业方向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当时很让我头疼。为此我们此采访了30位以前的毕业生,想回顾一下我们自己培养的学生发展情况怎么样,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后来这几年,也是一边调整,一边总结,制定了新的培养计划,并且把采访和教学回顾总结编成了一本书,叫《媒体传达新时态》,算是暂时理清楚了。

但也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说,目前我们娄永琪院长提的比较多的是设计为产业转型服务以及设计与社区互动等主题。设计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怎样,设计由内而外可以拓展到什么程度,边界在哪里,有边界还是没边界,我们也一直在讨论这些问题,这些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

此外,我们的教学模式有其优点,但也有可探讨的地方。比如我们每个学期专业必修课只有两门,设计技术课和专业设计课。因为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所以专业设计课必须把对应课程领域的历史、理论、技术和设计专题实践捆绑在一起,老师需要比较全能,既能讲理论还能指导设计。另外,除了选修课比较明确是某个老师授课以外,专业必修课是不固定某个老师的,而是可能有几位老师共同授课。这一模式,有利于应对学科发展,可以比较灵活地进行课程内容调整,动态效应比较好,也方便学院管理——这也是我们从建筑城规学院传承下来的一种模式。但目前我们觉得这一模式对老师可能不一定有利,因为从自身发展、职称晋升的角度,老师还是希望自己有一门自己的课,可以长期教下去。因此我们也在探讨什么样的模式能对老师好,对学生好,对学院也好,当然这一点很难做到。另外今年是我们把数字媒体和视觉传达合起来以后的第二届毕业学生,学生的反馈是我们把原来两个方向的课程内容进行压缩、整合,导致内容过多,课上根本讲不完,每个课题都点到为止,学生不停地换课题。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我个人认为,无论如何,教学中都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否则就会保守。另外不能只追求成果好,而忽略了过程,甚至不愿意做冒险,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

我同时也负责我们学院的媒体与传达设计硕士研究生方向。目前整个学院的研究生教学不分系,只分方向,如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媒体与传达设计、交互设计、设计战略与管理、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历史与理论、创新与创业等。老师可以选1-3个方向进入导师组,学生可以修习自己方向的必修课,选修课则可以任选其他方向的必修课。这个课程体系比较新,也在摸索之中。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设计以前的模式是以写论文为主,设计是附带的。明年新的毕业生计划区分一下,专业型硕士以作品、展览为主,学术型硕士还是以论文为主。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谭征宇(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首先介绍一下湖南大学的基本情况。湖大和其他高校确实不太一样,我们学院是一个工科背景、历史悠久,但体量不大的设计学院,以前是艺术与理科兼招,2017年以后只招理科生,把艺术砍掉了。我们每年学生数量很少,只有一个工业设计专业。我们下设教学机构也没有系,以往曾有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这些专业,但是目前已经不这样分了。我们结合了湖南省本身的地域特色,也考虑了自身师资的特点,因为我们人也很少,只有30多个教师,整个专业在工业设计背景下分模块,分了三个方向。

目前三个方向是高端装备与交通工具、智能产品与交互设计、媒体艺术与社会创新。高端装备与交通工具也是依托于湖南长沙本身就有很多装备类企业,比如,我们跟他们的合作比较多。包括汽车的设计方面,我们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江洪老师是造型部的首席科学家。智能产品与交互设计包括了传统的工业设计与交互融合的方向,我们不是只做传统的信息交互,而是更侧重于通过交互来支持产品,所以有硬件的设计。媒体艺术与社会创新方向在文创和精准扶贫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好的品牌。

我们学院整个课程体系也是围绕这三个模块来做,所有本科生的课程,大一是基础课程,大二、大三开始开设模块课。这一点跟央美很像,学生可以去“点菜”,并不是说学生选了高端装备与交通工具课程就不能选交互课程了,只要你有时间就可以选。我们会建议学生选择一个主力的方向,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系列课程,如果一个学生要选择某个方向,会推荐他最好这一系列课程都学下来。到大四的时候,我们会要求学生出去实习、做实题。

从课程体系上看,学院的信息设计类课程分为三个层次。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15)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2018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说到实践的部分,我们的工作坊曾经跟佐治亚理工学院、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合作他们的老师到我们这边开设课程。也有很多是企业,我们跟阿里、广汽都有长期的合作,跟上汽、百度也在做类似课程的合作,做综合的应用与实践。这类课程每年的内容会不一样,因为它有一定的即时性,就看当年的题目是什么,每个老师带过来或每个课题带过来的题目都不一样。这构成了我们交互设计一整套的流程。

我们研究生专业方向有环艺、信息交互、工业设计,研究生阶段的课程都是开放的,每个老师会根据这套体系做下来。但是现在研究生的课程比较多,希望下一轮改少一点。我们学校有一点:本科生的课可以四节连上,但研究生的课不允许,所以研究生的课程拖得比较长。

就本科毕业设计而言,湖南大学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实题实做,一人一题”。换句话说,毕业设计选题原则上应来自于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或者高校的科研需求。在选题审核时,自拟的题目通常很难通过。这应该是湖南大学跟其他兄弟院校在毕业设计选题要求上的一个不同。所以我们学院学生毕设很少会像艺术类的那样天马行空,我们是比较实在的。今年我们学院还是以工业设计为核心,要求即便是做交互设计的同学,也一定要有实际产品。

从今年的毕业设计情况来看,我们的特点相对比较明显:一是课题来源的背后,通常都会有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老师的课题项目,这点有明确的要求,今年的结果也是这样的;二是作品本身会更注重信息设计怎么样跟实体产品结合,更关注产品化和规模化、商业价值、教育和研究价值等问题。我们送上来的这些作品不光是信息交互设计方向出来的作品,社会创新方向的老师做这类研究的时候如果发现有利于文化的产品,也会基于文化创新的结果做一些游戏、App。虽然有些没有最终形成产品或输出,我们也会支持。这是我们和其他兄弟院校毕设上差别比较大的一点。研究生的层面我们一直分两条线,一条线是学术型硕士,我们要求一定要有小论文的发表才能毕业,所以我们学校学术型硕士难度比专硕难很多,专业性硕士多半要求在企业和学校做作品。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大学三年规划(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16)

湖南大学自主开发的图钉墙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还有一个内容跟大家分享,就是我们的作业上传分享系统“图钉墙”,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学院所有的作业和毕业设计内容都可以在网上看到。这个系统是2010年开始运行的,校外用户可能没有下载权限,但可以在线浏览。这个系统目前还在不断更新升级,我们所有的作业都在这个通道上面。对老师来说,这个平台为评估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节省了很多归档的工作。

比如我们的毕业设计展,有研究生的也有本科生的。今年本科生151个人,每个同学都会在上面有一个文件夹,资料都在上面,随时可以查得到。做设计的老师要收集这些资料是很难的,有了这个平台,去年我们教学评估的时候老师们都轻松很多。以前还不是硬性规定,大家愿意传就传,院长何人可最近刚发了一个通知,说以后作业没有上图钉墙不允许给成绩,给了成绩也无效。现在我们老师用完以后觉得很方便,不用催学生作业,老师们也不用担心出现以后教学评估找不着学生作业的情况。

今年展示的毕设作品中,《设计云》是我指导的,这个项目是专门针对中小型团队的协作设计的一个网络平台,已完成了软件部分和硬件的云储存服务器的开发。此外,也有一些信息设计作品并没有特别强调与实体结合或产品化,这些作品的选题与湖南的地域文化研究课题相关,比如利用数据可视化研究侗锦的色彩关系,以及利用游戏向公众传播花瑶文化知识等。虽然最终没有产品的输出,但作为地域文化研究的一种探索,也是湖南大学特别关注的。


来源:《装饰》2019年第6期“毕业设计·信息设计”

编辑整理:王小茉、李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