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4日, 我国航天迎来高光时刻,神舟14号顺利返回地面,一时间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可就在这个时候,却出现一个爆炸性消息,神舟14返航出现“重大失误”?因为大家从官网发布的直播间端口,发现降落伞自动切割失败,换成了人工切割的,因此很多人就在质疑这次返航是不是出现失误?

然而大家想不到的是,其实返航非常顺利,而人工锯开降落伞是有意为之!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答,喜欢的点赞加关注,让我们为航天工作人员们点赞,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付出。

神舟十四号返航具体时间地点(神舟14返航遭遇惊险一幕)(1)

一、降落困难重重

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以往神舟降落视频可以发现,在接触地面的那一刻,几乎都会瞬间切割开降落伞,但其实简单一个切伞的动作,宇航员们却要冒着很大的危险去完成。

那么他们在此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危险呢?

由于返回舱过大,所以与之对应的降落伞也比较大,为了能满足降落伞该具备的性能,因此在选材和制定时,降落伞的质地非常轻薄,这就导致一旦风力过大,就会出现来回摇晃的可能。

神舟十四号返航具体时间地点(神舟14返航遭遇惊险一幕)(2)

那么返回舱也会随之晃动,一旦降落伞落地姿势呈现倒地状态,那么返回舱由于惯性会按照这种姿势被降落伞拖拽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舱内的宇航员们就会有面临很多困难和危险。

因为此时的宇航员们在经历过长时间的失重之后,体内骨密度会流失一部分,不仅如此,他们的肌肉也会萎缩,根本无法站立,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要保证降落伞下降的姿势,这样大头朝上的将落下,才方便宇航员们按切割按钮,尽快脱离。

神舟十四号返航具体时间地点(神舟14返航遭遇惊险一幕)(3)

而切割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需要精准的把握时间,如果切伞时间过早,那么就会导致降落的速度变快,降落时会发生摩擦等危险,如果太晚,就会被降落伞拖着跑,这不利于舱内宇航员们安全。

宇航员王亚平就曾经在采访中说道:切伞非常小心,要一边控制自己的身体,一边还要查看周围环境,以此在恰当的时刻按下切伞按钮。

所以自动切伞已然如此不易,那么神舟14号返航时,为何进行人工切伞?

神舟十四号返航具体时间地点(神舟14返航遭遇惊险一幕)(4)

二、中国的深意

神舟14号不论是从返航时间还是返航地址,都和之前的不太一样,此次神舟14选择的夜晚着陆,面临的危险和困难就更大。

我们都知道,从高空降落时,需要缓慢减速,降落伞就在这个时候起到关键作用,为了确保宇航员的安全,降落伞设计的会非常大,而且会配备好几把副伞同时使用。

这是因为神舟非常比较庞大,返航时进入大气层后就会加快加快降落速度,但要做到平稳着陆,那就要求从接近200米每秒的速度最后调整为3米每秒,所以此时副伞会同时开启,在降落到一定的位置后,返航舱会开启主伞,主伞面积高达上千平方米,伞绳都快有100根,主伞一旦打开,就不会自动关闭,会伴随着返回舱一起落地。

神舟十四号返航具体时间地点(神舟14返航遭遇惊险一幕)(5)

但是落地之后,由于主伞面积大,如果不尽快切开,就会给宇航员们造成累赘,所以才会设置切伞按钮,让其自动切开。

可神舟14号和其他神舟系列不同,神舟14是夜晚着陆,不仅温度低,而且风力大,降落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意外,所以为了保证安全着陆,当天会有5个搜救队原地待命,还会派出夜行车进行寻找,主要依赖于空中的无人机和直升机搜救队。

当降落伞到达地面时,就要求地面搜救队用最短时间赶到,毕竟主伞拖拽这宇航员,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无法第一时间进行自动切伞时,才会直接人工切割。

神舟十四号返航具体时间地点(神舟14返航遭遇惊险一幕)(6)

而且这场全球都关注的场面,也不能让老外们拿了话柄,毕竟全球直播,我们自然是要在展现综合国力的基础上,还能保障宇航员的安全

三、意义非凡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环保利用。其实人工切割就体现了我国的大智慧。为何这么说呢?

虽然夜晚一般情况下风力比较大,对降落伞的回收来说是不便的,可当天科研人员们已经做到了实地数据调查,发现当天的风力值不是很大,那么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我们宇航员的成功降落。

神舟十四号返航具体时间地点(神舟14返航遭遇惊险一幕)(7)

宇航员们不至于在返回舱内被伞兜住,造成拖拽后身体不适的情况。在这种风力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将主伞人工切割的,这样方便回收和使用。

要知道,为了保障宇航员的安全,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们在研究降落伞材质的时候也花费了很大的功夫,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作为原料,在此基础上,加了很多黑科技,以此保证其在降落过程中,不容易被燃烧或者因为导热不好出现问题。

这种材料在370度高温下都烧不坏,因此造价成本非常高,而这样优异的主伞,可以实现重复利用,即便洗涤百次,该伞还可以保持85%以上的原始强度,所以说,这一点看还是很重要的。

神舟十四号返航具体时间地点(神舟14返航遭遇惊险一幕)(8)

所以人工切割降落伞,不仅不是重大失误,还是我国的智慧体现,而我们的每次飞行任务,也要做到零事故。

当初神舟三号仅仅是因为一颗小螺丝针孔接触点不通,我国之后就进行了20多万次的组装实验,所以说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每一个操作,都是有自己的道理的,是有意为之,是出于安全等考虑。

在此,向我们的宇航员们致敬,向我们科研工作者们致敬。对此,大家如何看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