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姐姐

365亲子共读经过多次打磨,正式上线了。

目前我们正在共读的是《欢迎度》,读完这本书后,接下来我们会进入到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共读中。

如何确定这个书单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家庭教育涵盖的范围很广,看了很多书,也没有发现一门本能讲完家庭教育的所有。

那么,怎么办呢?

结合之前的分享,以及365亲子共读的特点,我精心选择了四本书,作为365亲子共读的开篇。

首先,我们会从家庭教育的目标开始,读《幸福的方法》;

做任何一件事,我们都需要知道目的是什么?

因为目标会引领我们,让我们知道我们努力行动的方向是什么。

否则,就直接躺平好了。

那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

让孩子以后过得好。

相信家长不会不同意这个答案,让孩子学兴趣班,考100分,多学习,其目的都是希望孩子以后过得好。

那么,接着,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台时光穿梭机,你可以看到40年后孩子的样子,那时,如果用一个词描述孩子的状态,你想到的是什么词呢?

我想答案应该是幸福

那什么是幸福呢?

在《幸福的方法》这本书里有详细的讨论。

家庭教育必读书目推荐(告诉你家庭教育是什么)(1)

这本书的作者泰乐·本·沙哈尔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讲师,其幸福课视频在各大公开课的网站上点击率长踞首位(2011年已超过1亿)。当本课程引入中国时,它在网易公开课也获得了最高点击率。

读完后,你会真正地理解什么是个人幸福、家庭幸福乃至国民幸福。

讲完目标之后,我们再来聊聊如何达到目标。

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在《习惯论》中曾讲过,认知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也就是说,人的行为的起点是认知。

比如,同样是孩子不写作业,父母的认知不同,其处理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

父母的认知是孩子懒,不愿意写作业,那么,其处理方式是批评,指责,想要改变孩子,结果是孩子的反抗;

如果父母的认知是孩子想休息,遇到了困难,那么,其处理方式是接纳,找方法帮助孩子,让孩子获得帮助,取得好结果,之后,又会重获信心,从而走入一个正向的循环。

所以,结果并不是由孩子的好坏决定,而是父母的认知,而想要获得幸福,则需要我们有获得幸福的认知。

那么,如何获得幸福的认知呢?

答案是拥有成长性思维

什么是成长的思维模型呢?

就是相信经过努力,我也能做得很好。

而固定性思维模型的孩子会认为,一件事情做不好,是因为我不够聪明,而不是因为我不够努力。

但是,对孩子或者我们成人来说,聪明是不可控的,努力是我们可控的,而很多事情,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你不够努力,对不对?

那如何才能让孩子意识到努力的重要性呢?

答案就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写的《终身成长》这本书里。

家庭教育必读书目推荐(告诉你家庭教育是什么)(2)

读完《终身成长》后,我们会再读一本有关认知的书《认知觉醒》,这本书是国内自媒体人,心智探索者周岭的书。

在书中他将个人成长方法论,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帮助你真正看到,什么是深度学习、关联、反馈,从而洞悉事物的本质规律,帮助你把事情做成。

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关于情绪、关于能力的培养、关于习惯的培养终极目的其实是帮助孩子成事,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成事呢?

读完《认知觉醒》这本书你就会知道答案。

家庭教育必读书目推荐(告诉你家庭教育是什么)(3)

读完《认知觉醒》后,我们了解了家庭教育的目标,了解了达成目标的认知与大脑层面相关的知识,接着,我们就要回归到孩子身上,了解如何培养孩子,以及什么样孩子会有这样的能力。

其实就是乐观

乐观的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他们会对未来怀抱信心,也有足够的勇气来实行社会正义,在面对成长所带来的挫折与失败时,不屈不挠。

从而获得能够幸福一生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乐观的孩子呢?

读《教出乐观的孩子》这本书我们会知道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

他集30年、千百个成人及儿童研究的成果写成的这本书,他认为比起成功,乐观对孩子来说更具有意义、更具有价值。乐观的孩子,更容易成功,更有创造力,更容易有幸福的生活,我们传统上追求的财富成功,都可以通过乐观获得。

以上就是365亲子共读第一期家庭教育主题的四本书单,希望通过阅读这四本书能帮助你构建起如何培养幸福孩子的目标的理念与方法。

最后,欢迎加入365亲子共读会,一起学习,点亮孩子的未来。

家庭教育必读书目推荐(告诉你家庭教育是什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