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幅员面积5173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街道)、27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86万,是重庆市幅员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酉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我党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赵世炎,以及赵君陶、刘仁等一大批仁人志士,现有赵世炎烈士纪念馆、赵世炎同志故居、刘仁同志故居、南腰界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教育资源。

第一站:赵世炎同志故居

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百年党史里的酉阳人赵世炎 诞生于法兰西国土上的中国青年团

地址: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

关于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重庆酉阳寻红色足迹)(1)

赵世炎同志故居

赵世炎(1901—1927),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15年,赵世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后参加过著名的“五四运动”,是当时师大附中学生运动的组织者,组织和领导师大附中的同学走出校门,同各大、中学校的师生一起参加爱国运动。参与主编《平民周刊》、《少年》半月刊和《工读》半月刊等进步刊物,以期可以唤醒更多青年沉睡的意识。1920年,赵世炎成为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为有效地团结教育广大旅欧青年,1922年,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改称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又改为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1927年,在赵世炎的领导和指挥下,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同年5月,赵世炎在中共五大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7年7月,赵世炎被捕,7月19日,牢房里早饭刚开过,敌人叫出赵世炎。赵世炎知道,最后斗争的时候到了,他理了理穿在身上的一件半新旧西装,系好领带,扣好纽扣,从容得好像是去赴宴,走到牢门口,回过头来,扫视难友,点头告别。一出牢房,他就高呼:“共产主义万岁!”“打倒新军阀蒋介石!”“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刽子手们看到赵世炎在死亡的路上还是如此镇定,如此神采奕奕,又听到赵世炎英勇的口号声,不禁为之颤栗,狂叫“砍,拿刀砍”。一代英豪,为了革命,为了人民,为了共产主义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赵世炎参与成立的青年团,是五四爱国运动以后觉醒的中国青年向着未来进军的伟大誓师,揭开了中国青年运动史新的篇章,也代表了中国青年为创建一个有朝气的年轻中国而积极奋斗。他撰写的70多篇宣传马克思主义、抨击时弊的文章,在加强党、团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提高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水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重庆酉阳寻红色足迹)(2)

图为1922年赵世炎在法国创建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后更名为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时期的照片

关于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重庆酉阳寻红色足迹)(3)

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临时代表合影

关于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重庆酉阳寻红色足迹)(4)

赵世炎烈士像

第二站:刘仁同志故居

生命属于党和人民——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刘仁同志

地址:酉阳县龙潭镇五育村

关于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重庆酉阳寻红色足迹)(5)

刘仁同志故居

刘仁(1909—1973),原名段永鹬,出生于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五育村,1924年到北京,入师范大学附中读书。在舅父赵世炎的影响下,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1927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到中共天津市委工作,任纺织行动委员会书记,组织赤色工会,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工人开展斗争。1928年8月,受上级党组织派遣参加共青团上海市法南区委工作,同年10月,经党组织批准转赴武汉工作,在武汉大学建立和发展学生党团小组。1948年,他及时向中央汇报了敌人妄图偷袭党中央、毛主席所在地西柏坡的重要情报,中央立即采取了措施,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他还为紧密配合解放军解放天津,为促成北平和绥远的和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副书记、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为首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刘仁同志是我国早期共青团组织的组织者、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战士、北京市人民的好领导,在血雨腥风的战斗岁月之中,刘仁同志为中国共青团工作开创与开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国共产党发展了许多优秀的助手和后备军,用他的青春、激情和生命谱写了英雄传奇一生。

关于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重庆酉阳寻红色足迹)(6)

刘仁同志

关于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重庆酉阳寻红色足迹)(7)

平津战役时期的刘仁同志(右三)

关于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重庆酉阳寻红色足迹)(8)

1950年五一劳动节,刘仁同志(左二)在天安门城楼上

第三站:南腰界革命根据地

武陵山区永不褪色的红色青春史诗

地址:酉阳县南腰界镇

关于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重庆酉阳寻红色足迹)(9)

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塔

1934年,贺龙率领的红三军来到武陵山腹地的酉阳南腰界,建立革命政权,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了以南腰界为中心的湘鄂川黔边新苏区,有力地牵制敌人,实现了中央红军长征时提前西征的六军团在这里胜利会师,成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神来之笔,确保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成为后来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掀起了一场席卷武陵山的红色浪潮,这就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建军史和根据地建设史上永不褪色的名字:南腰界。

根据地位于酉阳西南部,是重庆市唯一的省级苏维埃政权。现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红二六军团会师旧址、红军医院、南腰界区苏维埃成立大会会址等革命遗址共56处。曾播撒过中国革命火热的种子,留下过红军生活和战斗的足迹,浸透过先烈们流下的热血,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南腰界革命根据地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青少年教育基地、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重庆酉阳寻红色足迹)(10)

红军长征时期的贺龙同志

关于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重庆酉阳寻红色足迹)(11)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

关于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重庆酉阳寻红色足迹)(12)

2022年4月,南腰界中心小学校组织青少年在南腰界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墓前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当前,酉阳县坚持以红色资源为基础,建设了3个团员团干教育培训基地,利用主题团日和“七一”“十一”“五四”“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时间节点,以讲述红色革命故事、重走长征路、重温入团誓词、入队誓词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形成第二课堂,打造标杆式红色教育基地活动模式,对全县团员青年进行沉浸式精神洗礼,引导广大青少年追寻先辈足迹、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薪火。

酉阳县将继续依托本土红色资源优势,把“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红色教育”活动长效机制,打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阵地,激励广大青少年筑牢信仰之基、勇担时代使命、锤炼过硬本领,为酉阳高质量发展施展青春才华,奋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团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供稿)

责任编辑:孙晔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