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这段话是一首诗,而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名字叫做《白头吟》。提起卓文君,大家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起司马相如,想起他们百转柔肠的凄婉爱情,想起他们为了爱情竟然以私奔作为代价。没错,这首《白头吟》就是卓文君专门为司马相如写的,当时,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遭到了卓父的强烈反对,但是,卓文君并没有就此罢休,她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幸福的追求,毅然离家出走,与深爱之人私奔。可是司马相如却让卓文君失望了,司马相如怎么了呢?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之后,久居京城,并且还产生了纳妾之意,卓文君闻听此事后,百感交集,于是,她就挥笔写下了这首爱情的经典诗篇——《白头吟》,表达她对爱情的执著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分手信(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1)

卓文君像

这么问题来了:到底是怎样的爱情历程,竟然让这位出身高贵的才女如此痴情?别急,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西汉,走进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二人世界,领略他们分分合合的凄婉爱情。

卓文君的第一任丈夫不是司马相如,而是一位与卓文君门当户对的一位男子,在她17岁那年,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嫁给了她第一任丈夫,但好景不长,她新婚不到一年的夫君因痨病离开了人世。可伶青春年少的她还未来得及感受爱情的美好,就被紧急叫了停。伤心悲哀的她被接回了娘家。从那以后,娇艳的芙蓉花瓣上总会挂着一两滴晨露,花容愈发显得楚楚可怜,惹人怜爱。

大家都知道,卓文君出身高贵,作为单身的白富美,即使是守寡也有很多青年才俊慕名而来,都想抱得美人归,成就一番佳话。但是卓文君岂非一般女子,看了那么多趋之若鹜的青年才俊,都没有符合自己心意的中意人,直到遇到我们本文的男主角——司马相如。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分手信(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2)

那天,司马相如一袭白衣,身背一把绿绮琴惊艳出场。卓府的丫鬟们见而奔走相告,身在内院的卓文君听得丫鬟口中的少年名为司马相如时,难掩对知名才子的好奇之心与仰慕之情,立马提裙跑入前厅,在屏风后面偷看那位白衣飘飘的俊俏青年,司马相如在席间偶然抬眼的一瞥,正好见得文君屏风后那窈窕的身段和不慎露出屏风的一角衣袂。聪明的司马相如便将身后的绿绮琴放在腿上,继而一首名垂千古的曲子——《凤求凰》便横空出世了:“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随后,当夜司马相如让自己的小厮将表白信交予了文君身边的丫鬟,卓文君看完信的内容后,卓文君的心,动了。大家不妨试想一下,特别是女性朋友,如果一个帅哥先惊艳出场,再展示才华,最后真情告白,试问哪个姑娘面对这样有颜、有才又有情的男子不动心呢?我们高贵的卓文君小姐也不能免俗,经过司马相如这一折腾,卓文君已经彻底被征服,这会儿,已经满脑子都是司马相如的身影了,当司马相如弹完曲子那刻起卓文君就觉得,世间万万人,独独遇上他一人此生便足矣!说到这,我想说句题外话,司马相如假如放到现代也是撩妹的好手。

但是先别急,这个故事就像一部言情电视剧,不到大结局,男女主角就不会终成眷属,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阻碍或困难等着他们去面对,去解决。那卓文君和司马相如遇到什么困难了呢?——家世。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分手信(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3)

卓文君出身名门,而司马相如呢?他一没工作,二没房子,三没票子,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你说卓文君的父亲会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吗?答案当然是不可能。说到这,也许有人会说,卓府有的是钱,而司马相如有才有貌,凭借卓府强大的背景,如果肯帮助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日后必成大器,卓王孙(卓文君的父亲)为什么不帮帮他这个穷女婿呢?他后来是想到了,不过那是后话,这会儿光顾着生气,哪还有心思去想别的呀。卓王孙死活不愿意松口,就是不同意卓文君嫁给司马相如。而沉溺于爱情的女子,向来都是疯狂的,卓文君在一天夜里,看着院中那寂寂的树影,决定不顾世俗的眼光,挣脱礼教的束缚,冲出樊蓠去寻找她心中之人!在丫鬟的帮助下,她连夜逃出了生活了十七年的樊笼,去迎向那未知的诗的生活和远方。她当时还不知道,这天夜里的故事被世人起了一个动人的名字——“文君夜奔”。

堪称历史私奔第一人,她被后世女子崇拜的原因,也许不是因为她的爱情,而是因为她能完全摒弃别人异样鄙夷的眼光,勇敢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却说两人私奔之后,引得满城风雨,卓王孙勃然大怒,并且撂下狠话:“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话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可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几个月后,他们干脆卖掉车马,回到临邛开了一间小酒家。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两人都是奇葩:卓文君是一个罕见的女人,居然不慕虚荣,司马相如也是一个罕见的文人,居然一点都不自卑,一点都不羞愧。这对才子佳人开的小酒店远近闻名、门庭若市。

卓王孙听说此事后,觉得一张老脸都被丢光了,觉得没脸见人,于是就整天大门不出。他的弟兄和长辈都劝他说:“你只有一子二女,又并不缺少钱财。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一时不愿到外面去求官,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材;文君的终身总算有了依托。而且,他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你怎么可以叫他如此难堪呢?”卓王孙想想也是,何苦为难自己,为难女儿呢?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分手信(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4)

《子虚赋》片段

在文君与司马相如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的时候,本文的一个重要配角登场了——一代名帝汉武帝刘彻上台了。汉武帝的父皇是不好辞赋的汉景帝,因此在汉景帝期间,颇善辞赋司马相如并未被主流社会接纳,他一度只能靠“吃软饭”为生。随着汉武帝的上台,司马相如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他写的《上林赋》和《子虚赋》相继得到汉武帝的点赞和转发。一时间,司马相如如抹春风,正应了后世唐代大诗人孟郊的诗《登科后》中所写:“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得到赏识的相如自然要去皇帝身边尽忠,于是他和文君开启了两地分居的模式。开始的分居生活甜蜜而美好,两人几乎隔日就要与对方写一次情信。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司马相如的书信见疏,文君写几封,他可能才回一封,而那一封的信纸上往往只有几个字“忙、忙、忙”! 他在忙什么呢?他在忙着喝酒应酬,结交人脉,然后就是泡妞。都说男人有钱有权就变坏。司马相如也不例外,高官厚禄的他,不再想念家中的娇妻了,开始放飞自我,风流成性,宿娼纳妾。许是相如太过春风得意,纳妾的消息竟无遮无拦地传入了文君的耳中。女人的六感告诉她,司马相如的心变了,不再是那个为她弹绿绮琴的干净少年了,权利和名气已经让他迷失了!于是她手起刀落,写下了本文开头的诗篇《白头吟》。

写完《白头吟》的卓文君还觉得不解气,于是又附书:“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在卓文君的眼中,爱情是神圣的,是有尊严的,也是决绝的。你要纳妾,好么,那么咱们从此以后就两不相干。司马相如收到信后,反复读着最后的八个字“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最终,他回来了,执子之手,再未松开。不仅如此,司马相如衣锦荣归,着实让岳父卓王孙风光了一把,卓王孙献金相认。

故事讲完了,文章也接近尾声了,在这个故事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卓文君。卓文君,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敢爱敢恨的才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大胆的追求爱情,这在封建社会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她当垆卖酒迫使父亲承认她的婚事说明她很机智。从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卓文君却有才有德。在晚年,司马相如移情别恋的时候,她不像懦弱女人那样逆来顺受,也没有被伤害丧失理智成泼妇,而是以诗来警戒丈夫,挽回丈夫的爱情,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千古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