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5 06:30 | 新昌发布微信公众号

塘尾岭舞狮(里外岙舞狮队的前世今生)(1)

新昌里岙舞狮、拳术极有盛誉,特别是清末至解放初最为鼎盛,在周边县市一带里岙拳狮名重一时,至今仍有影响。

里岙拳术为中国七大拳系之一的南拳,其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短手连打,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常伴以声助威,技击性强,体现以小击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

塘尾岭舞狮(里外岙舞狮队的前世今生)(2)

里岙拳术起源于乾隆年间,俞氏入庄定居后的第四、五代族人得俞大猷(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武术大师)旧部后裔真传,起先严限于俞氏族内,到清朝中期村内王、石姓氏加入共同演练,在人数规模及拳武境地上推向高潮,到了清末俞氏第三十八世祖俞叶海、三十九世祖俞欢朝、俞欢财、俞欢南、俞见才,四十世祖俞炳见,王刘青、王华夫、石志培等人辈出,他们幼时就目睹了祖上舞狮精彩,也受前辈拳武“霸气”的熏染,从小爱拳欢练,在呀呀学语时就熟闻了父辈们风云变色的呼喝声,在山岳崩颓的踩踏震声中茁壮成长。

少年时个个能桩步稳扎,沉气实腹。父辈们根据他们的慧根,量材施教,精心指导,儿辈们闻鸡起舞,夏练三伏暑,冬练九寒天。每到农闲时的晚上,大人、少儿聚集在俞家上堂沿,在围满观看的人群中轮番上阵演练,这时不分谁家的孩儿,长辈们都会出手指点小辈的不足,孩子们也不分里外勇向大人讨教,所以当时这班习武者中分不清谁是谁的师傅,道不明谁是谁的徒弟,反正都是里岙的武班。

塘尾岭舞狮(里外岙舞狮队的前世今生)(3)

光绪二十九年间的一天,在墨莊(里岙)上堂沿旁的一台门庭院内,一位身材清癯而面目慈祥的长者,时而龙步出拳,呼呼作响,时而碟手推掌蹦身闪转,时而回头对旁边的二位少年口授着什么,接着二位少年齐齐上场,扎马摆步、沉气实腹、拳掌出击、威猛迅疾。这二位少年就是里岙俞氏三十九世祖俞欢朝、俞欢财兄弟俩,教授他俩的长者是东阳俞氏武师。俞氏武师与里岙俞氏武术同出一脉,与少年父辈是武兄好友,前几日来府上拜访,遇少年练拳甚觉可爱,忍不住出手下教指点出招。兄弟俩慧根聪颖,伯父所授招式烂记熟心,缠身伯父盘住数日,直至其悉心尽力。兄弟俩勤心苦练,几年下来将整套拳路、棒路熟练至炉火纯青、出神入化。此时却逢台州地区举行拳术大比武,村人、父辈及兄长欢朝极力鼓推欢财参加比赛,比赛结果,欢财摘取了台州地区六县(临海、温岭、玉环、天台、仙居、三门)武术大赛冠军。

随后俞欢财声名远扬,周边县市许多青年慕名前来拜他为师,但他不为此而沾沾自喜,更勤奋苦练,婉言谢绝。他的不卑不亢、不骄不躁行事姿态,赢得武行同仁的赞许,更赢得邻县天台万年山前岙著名武师褚先生(禇美龙之父,本地一带拳武颇负盛名)的举荐,赴南京、江西两地任国民将领周岩部团级武术教练。回乡后为光大中华武术,弘扬传承“尚武崇德,精武爱国”武术文化,收徒行武。六十余载,其弟子布及周边县市各地,现任新昌县武术协会秘书长吕珊斌是他的关门弟子。

里岙舞狮队俗称狮子班,到了俞见财、俞欢财、俞叶海为代表的这代,习武人数最为鼎盛,崇武精神也最为昂然,功夫也基本五雀六燕。在年龄上相差无几,都是三、四十岁方刚盛气,所以出门舞狮的道具为红色狮毛,在本地一带舞狮的颜色与狮班技能功夫密切相关,红色为最,表示班底人员功夫了得,愿接受任何其他不服狮班的挑战,一般没有实力的是不敢着舞红毛狮的。黄色狮毛为其次,碰到红色狮班是不会向你发起挑战,除非碰面黄色狮班。绿色狮毛为最次,除非相同的绿狮,否则红、黄狮是不会挑战你的。当时盛行舞狮,因狮子代表吉祥瑞气,自三国时代以来一直就得到喜爱,作为庆典传统每逢新春、喜庆、新居落成或家居不安、村上不宁都会邀请舞狮队前往舞狮,纳吉祥或驱邪恶保平安。特别是春节,各狮班都会出门沿途舞狮,一来素有传统习惯,二是没有其他文化内容热闹,三是喜庆吉利,所以所到之村都乐意接受安排或多场舞演。狮班们都趁机抓住既挣钱又亮相的机遇,这样难免会碰巧遇上同行,敢舞红毛狮的大都傲视群雄之辈,稍有不合,狮班间的拼坛(挑战)随即发生。所谓拼坛不是舞狮间的斗拱,而是领班间的武功较量,即双方徒手招式拆解,领队一般是班队武功强悍者担任,高手间比拼稍有不慎,重者会导致生命,轻者会致人重伤,所以非是儿戏。里岙狮班常会由俞欢财出场对付,因徒手托推是他拿手强项,在家演练时他经常会将人从堂沿内将人托推出七、八米外的天井上,整个村班只有两个能抵御住他的推托,一是同出师门的哥哥俞欢潮,二是俞欢南被托推至天井而站稳立不倒。所遇外村狮班与他拼坛(挑战)没有一个能经得往他的一托,全都败下阵去。这样经过几次拼坛,里岙狮子班名噪一时,一传十,十传百,再也没狮班敢向里岙狮子班挑战拼坛了,至今仍留有名声在外。

塘尾岭舞狮(里外岙舞狮队的前世今生)(4)

俞欢财

当时,狮班的名声不是动粗使横、好勇嗜杀、逞能斗胜而来的,他们闻鸡起舞、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辛酸,局外人是难以想象的,只有日复一日、长年累月的恒心坚持,才有动若飞龙,缓若游云,疾若闪电的稳健潇洒身影。不说平时苦练艰辛,单从他们日常生活的点滴韧劲可见习武之艰辛与困难。班内王刘青嗜武成性,是个标准的“武痴”。南拳讲究扎马下盘稳定、气沉丹田,沉气实腹,他突发奇想利用农时劳作加以实练,身挑百三十斤担子,一阵疾步行走突然来个急刹,抬起右脚置膝盖成直角形成“金鸡独立”之势,保持身形挺立,肩挑担而不晃。这样的“犟”、“傻”劲,终于练成早晨起床处金鸡独立状,将脸盆放在膝盖上洗脸而保持姿势不变,脸盆好如放在案台上一样平稳牢固。他练习臂力更有绝招,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去茅房小便,方式却与众迥异,他一手直伸提便桶与身体成直角,一手解便,解后仍提桶不放直至酸痛,每天如此直到单手能提满桶十几分钟(重量约有40千克),并左右手均能如此。

诸多练家都会有专门的练具、陪练,而他只能顺从简陋的“随行就市”,为练抗打击力,他随手操持起柴火木爿,击打手臂、腿部及身背,简单方式有效解决了找人对练、沙袋等器具和繁琐,但也倍加承受了痛苦的煎熬。生活造就了他如此扎实功基,也给他带来生活的便利。为了生机,有次他伙同二位同村村民去余姚担盐贩卖,那时盐是政府禁运品,民间为生机专门从码头担盐去由于运输阻塞而断卖的地方贩卖,从中挣赚的差利维续家计,盐兵是专门稽查这种民间私运禁盐的地方武装。有次王刘青等三人从私船上贩购每人一担的私盐,刚挑至余姚一出口,被三名持枪的盐兵截拦至桥下,满头大汗的他火冒三丈,怒目圆瞪着盐兵却恐他们手中的长枪,空有一身功夫却敢怒不敢言,其中一位盐兵看出他的愤怒不满,端枪对准他说:“你小子有什么好瞪眼的,可惜老子的枪没子弹,否则毙了你这楞头青”,王刘青一听喜出望外,抡起扁担三下五除二把三个盐兵打得嗷嗷直叫,他仨挑起盐担疾步飞奔,盐兵眼巴巴看着他们飞速离去,却不敢喊叫追赶。

当时的舞狮班虽没有什么习武宗旨,也没有什么行侠仗义的豪言壮语,只知道辛勤苦练,也不去探讨那境界,但遇强势欺人之人事时就会路见不平,骨子里的“侠”,天性的“义”就显露无遗。民国时期有年端午节的前三天,驻扎在石氏庵的三个盐兵痞子来村买鸡蛋,讨价还价中与村上一妇女发生争吵,被那妇女数落了一顿,当时兵痞怕自己人少吃亏也没多说就愤恨地返回驻地,时隔二日的端午日,他们串约驻横渡桥的盐兵共七、八人前来滋事报复,来到前日争吵的妇女家门口,一盐兵用枪托砸向从她家出来的鸡,那农妇见自家鸡被盐兵打得在地上挣扎,抱起鸡就嚎啕大哭,并随手扯住那盐兵衣角,互扯中不经意将手上的鸡血擦到脸颊。在家的村人惊闻后马上涌汇过来,盐兵自知理亏,惧怕被村人围住,见状拔腿就走。住在不远处的俞桂生赶到见那妇女满脸是血,以为是盐兵行凶伤人,随手抓起扁担赶忙就追,追至岩头下一看前边俞见财在前面路边耕田,他就高声疾呼,俞见财闻声住牛走出田间,抡起锄头迎面赶上拦截,盐兵见状调头往基桑田畈逃窜,俞见财奋起直追,赶上盐兵抡起锄头一个横扫,将七名盐兵扫倒田埂下,盐兵忍痛死命逃窜,逃至离基桑对面二、三十米远大井头山脚的方头厥,持枪瞄准俞见财,刚好俞桂生赶到,结果开枪打死了俞桂生。

俞见财人高马大,不善言笑,但极为仗义。有次他伙同村人去前洋市赶集,不一会有一村人建议去排九场看下热闹,他俩进去没一会,有位天台的赌客早就听说俞见财武力过人,今日碰见非要见下真章不可,他恃自己也有一身蛮劲,走到俞见财跟前进行口舌挑衅,在场赌排九的其他人不明就里,二、三十人呼啦跟着附靠上来,俞见财见态势不妙,以为都是冲他群起而来,他手起掌落随手折断一条桌脚持在手上,在场所有人被他这手功夫折服呆僵在那,俞见财挥手叫同去的村人赶快退离,他手起棍落只几下将那挑衅滋事之人拿下,那人的同伙几个不知死活一拥而上,最终逃不出惨败的结果。俞见财也恐对方的人会越聚越多,一拳难敌众人忙抽身疾返回家,待他快到村口时,迎面碰上回家报信和赶来助威的村民武友。时隔长久,俞见财去天台白鹤赶集,巧遇那滋事的主,他心想今天又免不了大打一场了,想不到那人认出了他,非宴请他不可,以表折服之心,后来两个人成为往来的朋友。

到了俞氏第三十九世祖俞百年、四十一世祖俞平阳、俞忠凡等为代表这代狮班拳艺人,随着社会的变革,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习武宗旨替代着父辈们的“武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尚武理念。因此他们在传承上代习武苦练刻苦精神、保持武术招式的朴实原味传统同时,为弘扬中国武术文化而努力着。他们以提升人的精神和身体素质,防卫健身,精进卓越,快乐通融之理念,为乡民送上吉庆瑞祥可视性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得到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拥护,一时段,村上学武健身成为一道文化风景亮点,村上的青少年围聚一起争向习学。文在言传,武在身教,原狮班老拳师们慷慨相授,小年辈们你争我比潜心力学,几年下来初有成就。一时间狮班规模空前盛况,春节出门舞狮队伍为三、五班之多,但这时舞狮道具均为绿毛狮子呈现,他们牢记不骄不躁、虚心虔学的规训,但习武修身的韧劲恒心始终不变。由于里岙狮班一直来久负盛名,外村个别的同行心有不爽,碰巧遇上难免要较真下以讨个真凭。1989年春节,俞中凡领队,由王国样、王国中、俞小超等主力组成的十二余人里岙狮班,一路调演来到小将镇铜坑村,刚进村碰遇上了官元附近村庄混组的狮班,对方一听是里岙的舞狮班,个别的就嘴巴嘟囔,传入里岙狮班王国样等人耳中,这群年青人激情难忍,双方约定现场舞狮、拳术表演,让铜坑村民裁定去留(其实就是拼坛)。不过此时拼坛不是前辈们以往稍有不慎会伤及对方的双方拆招,而是舞狮的精彩、拳形功夫的比拼,称得上是文比,伤及不至对方。一场双方狮拳表演完毕,对方被看舞狮的铜坑村民裁定出局弃离而去。结果里岙狮班在铜坑村额外加演了多场,原先没有本意的村民领着吉祥、胜利的狮子挨门逐户地舞狮弄拳、拜灶神,二百来户的村庄欢腾了近一个整天。

塘尾岭舞狮(里外岙舞狮队的前世今生)(5)

里外岙舞狮队旧影

如今的里岙狮班,熟记着武辈们的勤奋,铭刻着弘扬光大的责任,传承着朴实无华的传统,保持着拉得出,演得欢的狮班队伍。1990年被特邀参加为“报国乡文艺群演”助阵,1997年参加并荣获新昌县体育总会、新昌县武术协会举办的“武术盛会表演赛舞狮”一等奖,2013新昌县武术协会授予里外岙村“南拳研究会段位教学点”。2018年6月舞狮队在新昌县首届舞狮比赛中获铜奖。

洪拳传人俞百年被授予新昌县武术协会教练,2012年12月获中国武术段位制短棍伍段位。2015年度被县武术协会评为“新昌县武术协会先进武术工作者”。

俞平阳1997年5月在新昌县体育运动委员会举办的“97体育文化武术比赛”上获三等奖,2012年12月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短棍伍段位,2014年浙江省武术锦标赛荣获第一名。2015年11月浙江省第二届太极推手比赛荣获(宿山拳)第一名,少林棍第二名, 2016年11月中国普陀国际武术比赛非遗展示中获“优秀传统奖”。

塘尾岭舞狮(里外岙舞狮队的前世今生)(6)

俞三平阳2012年12月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短棍伍段位,并多次被县武术协会邀请为青少年武术训练培训班担任教练。

2018年12月15日新昌“天姥论剑”乡村武林大会上,王国光荣获棍E组第一名,王国忠、王国良分别获十六珠、十四珠拳种第一名。

(原标题《【新•文化】里外岙舞狮队的前世今生》。编辑金汉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