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

后土祠概况

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是海内祠庙之冠, 北京天坛之源华夏根祖文化的源头,越来越显现出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2)

汉代形成制度,定为国家祠庙,汉武帝曾六次祭祀后土,留下千古绝赋《秋风辞》汉至宋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 万荣 汾阴祭祀后土明清皇帝祭祀后土仪式,迁徙于 北京 天坛,所以说是天坛之源原址在汾阴上,汾阴被黄河侵蚀,后土祠东移建。清黄河水决,后土祠内的建筑大部分被黄河冲毁,只留下秋风楼和门殿。康熙元年黄河再决,连秋风楼也一同淹没于黄河中。康熙二年,后土祠移地重建于今庙前村北。同治六年,后土祠再次被黄河冲毁。同治九年,后土祠再次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留存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有山门、舞台、献殿、正殿、东西五虎殿、秋风楼

门票交通

开放时间 :08:30-18:00门票价格:门票30人民币,每月农历初一、十五门票免费。建议游玩: 1-3小时景点地址: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后土祠景区万荣汽车西站有到土祠所在地庙前村的车,但要问清楚是不是到景区所在的村

山门

在游客中心停车,经广场至慈思寺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3)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4)

承天门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5)

上台阶就是山门了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6)

雨依旧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7)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8)

后土祠山门上的精美木雕、斗拱等。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9)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0)

山门的柱子的基座。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1)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2)

山门背面,后面就是过亭台,即是戏台日常是门,若需要可以快速变成戏台,要用时,搁上台面,就成了完整的戏台。戏台台柱,挂着这样一幅楹联:“游哉,悠哉,头上生旦净丑;演也,艳也,脚下士农工商。”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3)

今天的雨天也是醉了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4)

这样的天气好像也是非常的不错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5)

鼓楼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6)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7)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8)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9)

钟楼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20)

远看过亭台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21)

品字型舞台

往前走就是第二第三戏台了实际上就是两个并排的戏台的背面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22)

日月旗轩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23)

贺词过亭台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24)

好了,来张全景看看东西戏台。可以上演对台戏,也叫并台戏三台戏也有人说成是:晋豫陕三地不同戏种同时上演的说法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25)

戏 台东 西两座,分道家与佛家两种文化,可以从戏台上面对联以及相关符合可以看出佛与道佛家台前面对联上联:空即色色即空我闻如是下联:画中人人中画於意云何中间的蓝色匾额刻有三个字"歌舞楼",唱歌跳舞的戏台。后面对联上联:世事总归空何必以空为实事 下联:人情都是戏不妨将戏做真情演员进出的门洞:达古,来今(古往来今,人生就是一场戏,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26)

道家台前面对联上联:前缓声后缓声善哉歌也下联:大垂手小垂手轩乎舞之中间的蓝色匾额刻有三个字"春雪台",告诉人们舞台上表演的都是 阳春 白雪,是很高雅的艺术。后面对联

上联:金榜提名功成名就虚富贵下联:洞房花烛男婚女配假姻缘 演员进出的门洞刻有水月, 镜花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27)

细细品着古建筑的优美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28)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29)

木板上面的人物图案,这些一看就是清朝的绘画特点了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30)

砖雕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31)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32)

雨中欣赏确实是有一番风味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33)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34)

我感觉我爱上了雨天去欣赏古建筑了,特别应景的感觉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35)

雨时大时小,躲在屋檐下慢慢地欣赏,倒是觉得不错特别是雨天没有游客,就我们三人,静静地欣赏这是多少好的事情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36)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37)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38)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39)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40)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41)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42)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43)

品字台三个戏台像三个口字形成独一无二的"品"字台,而且唱戏的时候非常有特点 ,同一本戏,三种唱法 , 东台 运城 蒲剧,西台 陕西 秦腔,中间 河南 豫剧;东边道家台,西边佛家台,中间儒家台,也象征三教合一,土能生三教,土能生万物。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44)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45)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46)

侧边看东西戏台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47)

从声学原理来看,三座戏台距离很近,如果处理不好音响效果,就会互相影响。当年在建造“品”字形戏台时,充分考虑了声音的直射、反射等声学原理,我们不能不佩服前人的智慧。据说当年 东台 唱蒲剧、西台演秦腔、过亭台则是豫剧,哪个戏台的戏好,观众便涌到哪一个台下,也是 中国 戏剧史上的一个奇观。

东西五虎殿

再回望一下戏台,往前走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48)

东西殿,东殿是五岳殿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49)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50)

潘龙 石柱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51)

西殿是五虎殿内景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52)

墙体的壁画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53)

献殿、正殿

祠内的献殿、正殿,建筑工艺精巧,木雕艺术可谓巧夺天工,光彩夺目,是祠内建筑的精华。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54)

献殿的东西山墙的正面有精致的砖雕,西侧山墙最下层的砖雕别具匠心,在洞口雕刻一只展翅的蝙蝠,好像蝙蝠正要从洞中飞出。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55)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56)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57)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58)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59)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60)

在献殿内,有四个拱形门洞,门洞上方的匾额和砖雕,简单而别致。下图左右两边就是门洞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61)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62)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63)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64)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65)

献殿与正殿之间有过亭相连。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66)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67)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68)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69)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70)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71)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72)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73)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74)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75)

整体感觉很庄严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76)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77)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78)

很丰富的木雕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79)

透雕人物,非常的生动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80)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81)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82)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83)

左右两边墙体上面有龙虎砖雕,也是非常的精美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84)

正殿前的柱础石雕,也颇有特色,在有限的空间内安排了五层石雕,采用了浮雕、圆雕、平雕多种技法。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85)

精美的砖雕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86)

从正殿内往外看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87)

下图是正殿的内景,娘娘(网上别人的图)大地之母在其它神话例如 希腊 神话中是地神盖亚,在 中国 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则指后土和女娲, 后人将二神合并祭祀称“娲皇后土圣母”。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88)

潇潇雨下,秋风楼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这是武帝的秋风辞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89)

秋风楼是为了保存当年汉武帝的秋风辞石碑而建立。形成了后土祠最主要的风景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90)

秋风楼,正殿后,因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刻而得名。楼高32.6米,下部为一高大的台基,东西穿通。楼分三层,四周回廊。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结构古朴精美,形制巍峨劲秀,为现存古建筑中罕见的珍品。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91)

顶,上层是十字歇山顶,共有36个挑角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92)

这时候确实也是秋天,刚好秋雨也在,秋风楼显得特别的应景了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93)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94)

这样的建筑百年以上了,其中的精美,其中的沧桑,其中的历史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95)

秋风楼两侧下方都有精雕吊柱,共28根,传说代表汉武帝的云台28将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96)

每个玻璃挑角上都装有彩色琉璃武将形象,共108个,象征梁山一百单八将。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97)

秋风楼2018年有人进去过,当时是开放了一些时间。但现在都是关闭的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98)

从旁边看看秋风楼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99)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00)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01)

风雨之中秋风楼,更有意境了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02)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03)

楼下有 通道 ,是张仪古道,一条几乎快被世人遗忘的车马古道。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04)

秋风楼下有一条东西向的古道,即张仪古道,战国时期张仪曾经由此道入秦拜相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05)

我们到下面这个建筑看《汾阴二圣配飨铭》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06)

祠内保存的宋代碑刻《汾阴二圣配飨铭》,是由宋真宗亲自撰写并书丹的碑刻, 中国 古代由皇帝书丹的碑刻并不多见,因而此碑是 中国 古代名碑之一。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07)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08)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09)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10)

潇潇雨,秋风楼。伴着秋雨来看秋风楼,伴着秋雨来欣赏后土祠的韵味我觉得也只有这样的天气才有这样的景致了又在半路吃了餐面食, 山西 这里的面食与在我们 广州 吃的味道确实不一样, 山西 的味道很正宗很正宗,会爱上这种面食的节奏。

天坛祈年殿全木榫卯(天坛之源中华祖祠)(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