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粄用的是艾草还是艾蒿(艾粄艾叶艾条)(1)

俗话说“家有三年艾,不用郎中来”。艾草确实是一味药食同源的好药材,清明前后正值艾草最鲜嫩的季节。

艾粄用的是艾草还是艾蒿(艾粄艾叶艾条)(2)

艾叶,又称艾草、香艾、蓟艾、艾蒿。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有芳香辟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之功。

鲜艾叶常可用作食疗,外洗用于皮肤瘙痒。而干艾叶用于药房配药或常捣碎成艾绒,制成艾条用于艾灸,可通经活络、温经止血。用艾叶制作香囊也为中医常用。

在广东,人们吃艾粄、挂艾叶、用艾叶泡水洗脚、洗艾叶药浴、用艾条……

艾粄

广东人特别是客家地区有制作艾粄的习俗。做法如下:

艾粄用的是艾草还是艾蒿(艾粄艾叶艾条)(3)

用料:艾菜半斤,糯米粉半斤,芝麻2两,花生2两,白砂糖1汤匙。

做法:

①艾叶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以去除苦味。泡好的艾叶在热水里焯2分钟,捞出浸泡在凉水里,继续泡1小时。泡好的艾叶挤去水分后,切成碎末。

②将糯米粉,艾叶碎放在大碗里,加约100毫升水,揉成不粘手,略干的面团,花生和芝麻在炒锅里炒香,凉后装入厚塑料袋里,用擀面杖压成碎末,再加入白砂糖继续碾成略碎,装入小碗,拌匀。

③摘取少许面团,在手里捏成扁圆形,放入少许花生芝麻馅,然后四边向中间捏紧,将接口处捏实,做成像汤圆那样的一个球形。

④蒸锅里烧开水后,将制作好的艾粑粑放在玉米叶,或柚子叶上,放入蒸锅里大火蒸至熟透,关火连叶取出,即可食用。

艾粄外表深绿色,里面的馅或是豆沙或是碎花生的甜糍粑。也有放碎菜叶,做成咸的,入口即闻一股艾叶的清香。食之,可祛风驱邪

清明粄

清明粄是艾粄的升级版。在祭祀、踏青时,采摘些鲜嫩的艾叶,加上白头翁、鱼腥草、鸡屎藤等用于制作清明粄。

白头翁、鱼腥草、鸡屎藤都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人体湿气重,而此时也是这几种中药最鲜嫩的时候。

艾粄用的是艾草还是艾蒿(艾粄艾叶艾条)(4)

做法:

①采摘鲜嫩的艾叶、鱼腥草、鸡屎藤等鲜草,回来晾晒干之后,捣碎。

②将其拌在糯米粉或粘米粉中,加上糖,放进锅里蒸或煎熟。

艾粄不仅散发着浓浓的艾叶香,还具有消食健胃、散寒祛湿、清热解毒、暖胃等养身健体的作用。

艾叶泡脚

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等作用。艾叶泡脚对于许多处于生理期的女性朋友而言,是恢复身体的不错选择。

可促进血液循环,驱除体内湿寒;可除脚臭、去脚气、改善脚部出汗的毛病;有利于缓解改善支气管炎和类风湿等疾病;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龈发炎等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症状。

艾粄用的是艾草还是艾蒿(艾粄艾叶艾条)(5)

注意:艾叶泡脚不是随随便便地煮水浸脚,无论是在制作艾叶水的时候,还是在泡的过程中都是讲究方法的。

做法:

①准备鲜艾叶50克,如果是晒干的艾叶则30克就可以了;

②加水1500毫升煮开;

③煮开之后让水滚15分钟左右,再捞去艾叶,把水倒在一个桶里就可以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让艾叶水自然地放凉,不要掺冷水进去哦,直接待水温降至45℃时就可以浸泡双脚。如果在泡的过程中水冷了,可以再加艾叶水,反复地热泡。

艾叶泡脚最忌的就是寒,所以,最好不要在敞开式的地方泡脚,也要注意保暖。另外,千万不能够天天进行艾叶泡脚,每周2到3次为宜,每次泡的时间需要保持在20分钟左右。最好是在晚上睡觉之前泡,这样可以帮你暖脚,以促进睡眠!

孕妇偶尔泡一次无碍,但最好还是咨询您的保健医生,以防意外。

制作艾绒、艾条

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艾绒是制作艾条的原材料,也是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其功效主要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

艾粄用的是艾草还是艾蒿(艾粄艾叶艾条)(6)

艾灸是近些年来,在现代家庭中悄然流行的养生方式,用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绒和艾条在针灸科广泛应用,供专业医护人员为患者治疗单独艾灸使用,或配合针灸一起使用,效果更佳。要注意,艾绒和艾条使用专业性强,需根据体质辨证取穴使用,建议可到医院针灸科进行专业治疗。

此外,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可以让家人帮忙用艾叶煮水洗头、洗澡,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用艾叶做药枕或熏蒸还可以防病等。

最后提醒一下,艾叶的用途虽然广泛,但在治病药用方面,建议市民还是要到医院在专业医生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来源:佛山市中医院,作者:苏家辉 主管中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