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崩溃前兆(4)

本来元延明、元彧这趟来徐州,首要的目标是削元法僧,其次是要夺回徐州城;不过他们不知道,此时徐州城里其实已经换人了。元法僧被萧衍‘请’去了建康,守在城里的是萧家二少爷萧综。

元延明对萧综不了解,不过他也不想了解;来了就打呗。结果,迎头碰上了南梁的头号儿军神陈庆之;战斗结果“一鼓便溃。”;鼓的是梁军,溃的是北魏军;侥幸活下来的惨叫着逃回去了。

元明酱大笑 我去哈哈哈哈元延明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1)

不过虽说战场上取得了胜利,梁军上下皆大欢喜;但做为主帅的萧综却并不高兴;鲜卑人要是被打跑了,他向谁叛逃呢。这会儿萧综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行动了——

之前,他听说萧宝夤在北魏,还曾暗中派人进入北魏跟他六叔儿接头儿;到了徐州之后,这家伙从来不见客人,即便有人前来汇报工作,这家伙也是让人拉起一道纱帘,让对方冲着纱帘儿说话;如果实在不得已要出门儿,则以帘帷垂于车窗,萧综暗搓搓躲在其中。

之所以这么干,萧综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不让外人看到自己的长什么模样,以便逃亡时降低被人认出来的风险。不过还没等萧综找到合适的机会出逃,建康城突然传来一道急敕,萧衍有旨,命令萧综带着军队放弃徐州,后撤。

元明酱大笑 我去哈哈哈哈元延明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2)

要说一句的是,萧衍下达这道命令,还真不是他怀疑萧综怎么着了;而是形势所迫,他怕萧综的位置过于靠北,万一北魏军截断‘津浦线’,这支梁军带他儿子都有被包了饺子的可能。

可是,当这道命令传到徐州,萧综的心里咯噔一下。这要是回去了,再想出来那可就太难了。

怎么办?

萧综决定,不回去了;他立即安排心腹秘密出城,找到北魏军大营,表示愿意投降。

这种敏感时刻(北魏军刚打了败仗),对方的统帅(注意,是统帅,而不是哪个将领。)说要投降?搁你,你信吗?

反正元延明、元彧等人不敢信;可是要说不信吧,万一是真的,那可就亏大了。最好能找人进城验证一下。

元延明、元彧把营中众将召集起来问,谁愿意走一趟啊?!

这种差事弄不好就为国捐躯了,因为谁也不愿意前去送死;看看没人搭茬儿,元彧的监军,殿中侍御史鹿悆站出来了,我去一趟吧。

这位爷胆儿也是真大,单人独骑来到徐州城下;果然,他一到就被抓了。

关于鹿悆进城之后,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写了老长的一段儿,有兴趣您可以自己翻翻原文,不过在这过程中,鹿悆其实没见着萧综;临了他都要回去了,才有机会跟萧综的一个心腹接上头儿(“悆还,于路复与梁话申固盟约。”);双方约定,十日之内,萧综前往魏营投降。

结果没到十天,公元525年6月7日,萧综就带了两个心腹(梁话、苗文宠),于深夜越城而出,穿过两军前沿,徒步投向北魏大营(想想特么挺好玩儿,一方的统帅投敌了。)。

元明酱大笑 我去哈哈哈哈元延明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3)

此前虽说鹿悆进城跟梁话有过约定,可老实说北魏军这头儿还真没太拿这事儿当回事儿;想想也正常,对方的统帅、皇子,要投降?吃拧了吧!所以萧综到了魏营,说按约定而来,北魏军的主将元延明还敢信;大拽拽的问,贵姓、贵庚,贵干?

萧综面无表情,不卑不亢,贵军中自有认识我的人,您找来一问便知。

元延明大感惊讶,再看看为首的这位,虽说赤脚,但一眼看过去,气质说明一切;难不成前几天合计那事儿是真的?

元延明不敢怠慢了,赶紧找了几个之前投降过来的梁人前来辨认;没多久,来了几位;当他们看到矗立在大帐之中的萧综时,下巴差点儿掉下来;我勒个擦,大大大大帅,此人正是南梁皇帝萧衍的二子、豫章王萧综。

我靠,哈哈哈哈,元延明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啥也不说了,上硬菜……

吃饱喝足,元延明立刻安排自己的警卫营晓行夜宿,护送萧综赶赴洛阳;对于这条大鱼,朝廷自有安排,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收复徐州。

翻回头儿再说徐州城里,这一折腾,天可就亮了;平时萧综是要办公的;这一天,当萧综的手下前来敲萧综的房门时,任凭这些人使出吃奶的劲儿砸门,里面是丁点儿动静都没有。

嘿,难不成王爷跟斯大林一样,中风了?

众人议论纷纷,不知所措;就在此时,只听城外北魏军方向传出来了天崩地裂般的吼声,“汝豫章王昨夜已来,在我军中,汝尚何为!”

元明酱大笑 我去哈哈哈哈元延明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4)

真的假的?城里众人赶紧撞开萧综的房门,MLGB的,是真的!萧综房中空无一人。

梁军上下顿时被雷了个外焦里嫩;没了主心骨儿,梁军乱成一团。

元延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北魏军随即对徐州展开猛攻;主帅都投敌了,梁军的士气可想而知,随便对付了几下,徐州城便被北魏军攻陷。

眼下可是痛打落水狗的绝佳时机,元延明不想见好就收,立即下令鲜卑骑兵跟踪追击,追杀已经乱成一锅粥的梁军。而梁军失去了主帅,成了无头之蛇,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北魏军一路南下,一直追到宿豫才收兵,一点收成,吃掉了梁军70%的部队;没进肚儿的,是南梁武威将军陈庆之亲自统帅的这一路,由于此前吃过陈庆之的亏,鲜卑人没敢招惹陈庆之,虚张声势的追了一会儿,便放陈庆之的人马撤走了。

战场上基本上到此为止了;梁军先胜后败,输的着实窝囊。元延明运气爆棚,不仅成功收复徐州,还把萧衍的蛾子带回了洛阳;升官发财自不必说。

接下来,话分两头儿——

萧综来到洛阳后,北魏朝野上下非常重视,这回萧综“弃暗投明”,算是往死里恶心了萧衍一次;北魏朝廷也不吝重赏,萧综进位侍中、司空、丹阳王,食邑七千户。

既然回归本支,萧综放弃了萧衍给他起的名儿,改为萧瓒;并且为他没见过面儿的老爸萧宝卷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追思仪式;萧瓒披麻戴孝,灵太后等北魏权贵也装模做样的跑来捧了个场,祭奠了一下这位曾经的对手。

打住,有兄弟可能会说,特么你写错了吧,灵太后不是被软禁了吗?咋又满血复活了?

呵呵,稍安勿躁,很快就要说到她了。

萧瓒倒是爽了,可是就在他给萧宝卷发丧的时候,建康城中的萧衍气的简直要炸了。

自打听说二儿子在前线公然叛国投敌,萧衍先是目瞪口呆;他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可是没多久他就明白了,我勒个去啊,萧琮居然是萧宝卷的孽子,自己这二十几年居然是在给仇人养儿子;知道这个信儿后,萧衍觉得自己窝囊透了。

等冷静下来,萧衍第一道诏书,就是给萧综他妈,那位敢给他戴绿帽子的吴淑媛;一杯毒酒,赐死!

接下来,萧衍下旨,将逆子萧综从宗籍上除名,从此断绝父子关系。萧综叛逃的时候,在建康还留有一子,唤作萧直;萧综跑了,萧衍把剩下的怒火全部撒向了这个还很年幼的“前孙儿”,萧衍不让萧直再姓萧,改为“悖”姓。

萧衍这么一折腾,这事儿可就在大梁传开了,萧衍这张老脸,“Pia、Pia”的被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