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很狭隘的人。

对于知识与智慧有着近乎偏执的崇拜。

因此很少会对一个特定的人有长时间的类似于迷恋的喜爱。

总有人更优秀,这个世界不乏强大的头脑。

其实小张并不算是例外。

时常会看到很多声音调侃小张的学历或者知识文化水平,包括他自己也会。

但在我看来知识,文化与智慧的界定并没有那一纸文凭学历或者受教育时间那么狭窄。

就像小张,他没有高学历,说不出漂亮话但他在鼓曲,在曲艺,在相声方面就是拔尖就是高等专业人才。

不会说漂亮话但漂亮事没少做。

而且很难否认,这些传统的东西不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

那些拗口晦涩的曲词没有吃透其中含义,不明白其社会文化背景怎么做到共情?

《花为媒》里大段的服饰描写,《太平歌词》里通篇的历史典故,《乾坤袋》里的深谋远虑,《百山图》里的山河恬静,各类贯口,偶尔从指尖流出的戏曲手势……

哪一个不需要文化积淀?哪一个不需要思考理解?

我有时候会觉得他像一个承载着古老厚重而神秘的宝匣。

时不时拿出来点儿,最开始惊叹北京小曲好好听故事好凄美,后来发现京剧好有魅力,评剧也不错,京韵大鼓太棒了,就连他随口提溜出来的单弦岔曲找来听也发现是个宝藏……

那些或正式或不经意被他捧上舞台的他的热爱一次次地惊艳我,一次次地吸引我,一次次地加深我对不管是传统曲艺也好传统文化也好,相声也好的认知。

以前读《西厢记》只是在读个故事,后来发现美的不是故事而是语言。

有时候也一时兴起想要学学打鼓什么的,后来发现学不会。

也曾觉得传统乐器嘛,都是相通的。真正想要尝试才知道,里头门道太多。任何技能都有其独特又深奥的魅力。

这或许也就解释了很多人想不通的一点,喜欢小张的人中不乏在某些领域拥有较高建树的人。

要知道,越是拥有高成就的人就越难拥有崇拜或者所谓追星这样的心理。因为他们足够优秀,他们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他们很少会陷入盲目的跟风阵营。

他们对小张的喜欢,不是所谓的小孩儿漂亮,他看起来好厉害,或者他的经历好特别,他好坚韧顽强。这些都是附加条件。

真正的内里或许只是因为小张够专业。

他在自己的领域懂的够多,钻研的够深,也不断在挖掘。

唱小曲儿不只是捞着那一两首翻来覆去唱,唱大鼓别人顺嘴提一句也能稳稳当当飘飘亮亮地接住,说相声没有那一场不在向上品改进……

他有无数打磨好的惊喜给自己的观众,他不会让人觉得就那点儿东西来来回回好无聊。

总说,看云起,听雷鸣。

这云起不是浩浩荡荡的晚霞,轰轰烈烈地烧个壮美盛大,然后被暗夜覆盖。而是轻轻浅浅的丝丝缕缕,浸在月华清辉里每天都有不同的形状。

雷鸣也不是轰隆隆的澎湃激昂,而是惊蛰时节唤醒万物枝桠的温暖鸣叫。

值得细琢磨,经得深探究,也配得长久且深刻的喜欢。

我依旧是个狭隘的知识崇拜者。

对小张的喜欢也不是例外。

取之于长避之于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1)

取之于长避之于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2)

取之于长避之于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3)

取之于长避之于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4)

取之于长避之于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