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同音字介绍(巧辩同音字)(1)

巧辨同音字

李勇军

Hi!大家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你们的朋友――同音字。再具体些,我就是那些声母、韵母、音调都完全相同而意义、字形不同的字。比如,拨、播、波、玻、菠、剥等,都念“bō”,它们就都是同音字。

说起来,我们也是汉字中的一个大家族。为什么这么讲呢?道理很简单:几万个汉字只有416种读音音节,平均每种读音有几十个同音字。比如,“lǐ”,《新华字典》中就有将近20个同音字。

这么多的同音字,在生活中就很容易引起歧义。这样,对于我们,大家在学习中就要学会辨别。

一般来说,我们出现的情形有以下二种:

一种属于形声字,主要是由同一声旁构成了许多同音字。比如:“宗、棕、踪、综、腙”,“防、妨、房、坊、肪”等。对于这类同音字,大家可以直接从形旁的不同来区别。“棕”和“踪”的形旁一个是“木”,一个是“足”,很明显,前者跟木头有关,比如,棕绷、棕榈、棕树等,后者跟脚印有关,比如,踪迹、踪影等。

另一种情况是,不属于形声字,但和某些形声字同音,比如“身”和“伸”,“公”和“攻”等;或者不同声旁的形声字同读一个音,比如:依、祎、漪、伊、揖等。对于这类同音字,区别的方法就是要辩明它的意义以及常跟什么字(词)连用,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它们,避免用错写错。

比如“报到”和“报道”,前者主要是指“向组织或单位报告自己已经来到”:新生报到、新兵报到、新同学报到,后者主要指的是“通过报纸、杂志、广播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报道消息,也指“用书面或广播形式发表的新闻稿”:新闻报道。

再比如“界限”和“界线”,两者都读“jièn xiàn”,两者也都均为名词,也都有分界、一定范围的意思,但“界限”更多的是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也指“尽头处”“限度”:行为界限、权力界限、思想界限、没有界限;“界线”更多指的是两个地区分界的线,也指某些事物或关系的边缘:地理界线、地球分界线。

当然,为了区分好我们,现在有人还采用了一种“趣说对联”的方法,比如说与“闲”与“贤”,“盗”与“道”有关的就有这样的一则故事:明代大学士解晋写了一副对联:“闲人免进,盗者休来。”写成不久,他在上下联后边又各添了三个字,对联成了“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读罢这样的故事,不仅能使大家牢牢记住了那些易混淆的同音字,还能打开大家思路,拓展视野,一举多得,可谓益处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