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这个词的存在,对于每个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但“运气”又是什么?似乎每个人都感觉张口就来,但真要说出个一二三,却又总是有点词不达意,如鲠在喉。

辛丑释义(辛丑杂说)(1)

“运气”这东西,它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

“运气”是一个名词,按道理应该是对某一个客观事物的描述。

但是运气又是完全没有客观实体存在的,因为没有人真的可以从口袋中掏出一块“运气”出来。

如果一个人真的声称他从口袋里掏出来的是“运气”本体,那么大概率要么这个人是个愚蠢的人,要么是他觉得说话的对象是一个愚蠢的可以欺骗的人。

但是如果运气只是我们人对于某些客观现象而产生的、抽象出来的概念,那么为什么又有如此多的人能够切身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个能够被几乎所有人所客观感受到的,并且还有相当程度的共同标准的事物,如果说它完全只是一个人脑子中的“想象”,似乎也不是那么让人信服。

这么说可能过于抽象,特别来举例说明一下,“运气”和“爱情”,似乎都差不多,都不能找到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实物来进行展示。

但即使每个人似乎都宣称自己能感受到“爱情”,但其实每个人感受到的“爱情”,期望的“爱情”和认可的“爱情”,都是不一样的,它的标准差异实在太大。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海誓山盟,在旁人看来可能只是“海王技艺”或者是“渣男的伎俩”,一个人期盼的生死缠绵,在外人可能只觉得是“无病呻吟”罢了。

辛丑释义(辛丑杂说)(2)

但是“运气”不同,几乎一个人觉得走运的事情,在另外的人看来,都能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同。哪怕只是上班路上十个路口全是绿灯这种小事,对于任何一个其他的人、甚至不开车上班的人来说,也能感知其中满满的“运气”成分。

再有就是与“健康”比较一下,似乎对于“健康”,大家也都拿不出什么客观存在的“健康”来,并且似乎也都有个差不多的标准,那就是“没病”,“没病就是健康”。

但可惜这点认知的共同性也不是十分坚挺的,大家其实更加共同的认知是“不健康”,毕竟几乎每一个人在看关于疾病的介绍时,不管是网上的视频,还是实体的书籍,看了没几分钟就能感到自己浑身上下都是毛病,甚至已然无药可救了。

“运气”真的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事物,它应当有其一定形式的客观存在,而不是一个完全的虚无飘渺的纯概念。

但要确定“运气”是什么,或者给它下个准确的定义,似乎当前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运气”,但试着从“运气”的来源上找寻一些踪迹吧。

辛丑释义(辛丑杂说)(3)

没有人真的知道“运气”从何而来,但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解释。

面向过去的人,比较多,他们常常认为“运气”是来自于过去的某个事物,例如是祖先的“保佑”或是自己的“阴德”。

国人的传统文化体系之中,“祖先”的保佑十分重要。

中国人很早就有祭祀祖先的传统,且不说已经形成文字、典籍传承有序的关于各种仪式、各种礼仪、各种事件的记载,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也多是对祭祀祖先活动的记载,三星堆出土的众多神奇器物,据考证多也是祭祀用品。

就连文字出现之前,不少远古人的墓葬之中,也可见诸多殉葬的人畜和陪葬的财物,这也说明古人也认为死不是终结,而存在一个死后的世界,所以才会“事死如生”,把珍贵的财物和奴隶陪葬。

既然存在死后的世界,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就可知我们自己的“祖先”肯定应该呆在那个世界观察着我们,并且帮助我们,那么我们今世所享有的一切,都应该是祖先的“遗泽”罢了。进而,一切超乎正常的意外的好事,都更加是祖先的“恩惠”了。甚至到了明清时代,不少故事书中也常见危难之时祖先“显灵”庇佑子孙的篇章。

辛丑释义(辛丑杂说)(4)

这是一种解释。

当然随着文明的发展,传统的奴隶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单纯说祖先,也就是强调血统的说服力已然不够的时候,就又出现了“阴德”的概念。特别是佛教的“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概念引入之后,个人的命运如何,决定权就从祖先的手上变成了“老天”、“福禄寿三星”以及判官的“生死簿”上了,而更加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自己做的“业”。

人的命数,皆由前定。甚至能活多少岁、能吃几碗饭、能喘几口气都有定数,非人力所能企及。唯一能产生影响的,就是自己多多行善积德,才能转化命灶,以求多福。

做了一件“好事”,就会有神仙事无巨细地在你的“籍册”“生死簿”上记载一笔,然后相应地就会得到好的报应,例如延寿、去病、生子、做官、发财等等。甚至如果善事够大,连鬼神都要前来为你铺垫道路。

辛丑释义(辛丑杂说)(5)

例如一个“蚂蚁报恩”的故事中,一个书生在流水中救下一群蚂蚁,结果在参加科举考试后想起自己写了一个错字,一个字少点了一点,按规矩应该要名落孙山了,但是出榜之后,不料却竟然高中了,原来是夜间昏黄烛光下,阅卷老师误将一只爬在卷子上的蚂蚁看做一个黑点,而没有发现这个错误。

“命数前定”这个概念,不仅仅流传于广大民间,包括《了凡四训》《俞敬意公遇灶神记》等,甚至诸多历史名人的传记之中,也不乏此类的记载。例如明史之中赫赫有名,今天更是被时人推崇备至的、堪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王阳明的传记中,也可见到其前世诸位祖先的种种略带玄妙又充满逻辑自洽性的事迹记载,似乎他的不凡,都是前世诸位祖先安贫乐道、孝顺父母的累世恩泽了。

但是,显然的,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如果把自己的运气,都归结于自己的“命”好,或是祖先的“恩”重,还是有点诡异和奇葩的。

毕竟,虽然有不少凭借“运气”突然发达的“成功人士”会把祖坟精心地修缮一番,以示光宗耀祖,但是几乎没有人宣称他们的一切成就是来自于那抔黄土之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还存在的祖先的遗骨所占据的“风水宝地”的。

辛丑释义(辛丑杂说)(6)

面向现在的人,也有一些,他们常常把“运气”归于实力。

前些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这句话很是流行了几天。但是,这一点其实也不怎么经得起推敲。

毕竟,运气虽然如此明显可见,但又是如此的无法把握,也无法量化,怎么能同主要凭借后天的训练而养成的“实力”进行联系呢?

似乎只有一种情景下,这句话才有些许说服力。

例如两个十八岁的身体条件也差不多的小青年闹矛盾打架,势均力敌情况下,这时的胜败就有了很大的变数,其中就会出现很多“运气”的成分,一个人是“侥幸”赢得了对手,但是他还是会认为和宣称是自己的“实力”更胜一筹,在这里,“运气”才成了“实力”。

事实上,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特别是乘着互联网浪潮和手机移动端的浪潮而“成就”了莫大事业的很多“大佬”,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站在一旁的普通人,都忽视了时代风口的巨大作用,把“大风”刮来的钱当做了能力的体现。把“运气”归于了“实力”。

“运气”,绝对不等于“实力”,因为实力可以后天培养,可以凭借付出的努力打造,而“运气”则没有这层坚持的逻辑。

真正有实力的人,不需要“运气”。

同样的例子,如果是一个九十公斤级的“拳王”和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打架,那这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运气”,因为其中的胜败已然没有了任何悬念。

但假如说青年真的胜利了,那除非是突然天上掉下来一颗陨石将“拳王”砸成肉饼之外,那就一定是资本运作下的“作秀”了,这都不是运气,当不得真的。

辛丑释义(辛丑杂说)(7)

而面向未来的人,相对较少,他们对于“运气”的理解自有一番特殊的逻辑。

“运气”其实就是客观的存在,它是一个复杂系统中,各种因素互相影响下的产生一个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是不能用现有的知识和概念进行感知和理解的。

就像一个庞大的迷宫,身处其中的人,由于视野的局限,或是视角的限制而无法感知它的全貌,所以会认为顺利地走出迷宫,会是一种“运气”。

但是其实,迷宫大多数就是有通过的道路的,这是现实存在的。

走通的人其实是已经发现了通道的端倪和迹象,也走了下去,但是却无法用言语表述出来而已。

曾经玩过的一代《仙剑奇侠传》游戏中,有一个章节是走迷宫的,每个场景有几扇看起来完全一样的传送门,但其实就是有区别的,区别就是门上图形是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

有的人看了攻略,就有了信息,可以轻松走过,他们不靠运气;有的人感觉敏锐,直接发现了要点,也顺利通过,他们靠的是实力,也不是运气;但是有的人并不知道这些,就是蒙头走,也顺利通过了,他们就成了靠“运气”的人。

其实仔细品品,区别也不是那么坚决吧,方案早已预设在那里,可能靠运气的人已经感知到了,只是他没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什么而已。

辛丑释义(辛丑杂说)(8)

我们人类,总是会高估自己,总觉得人类发展文明到今天,十分的了不起。

但其实回望过去,人类的文明在时间的长河中实在只是一瞬,我们所掌握的关于世界这个“迷宫”的信息实在还很少,远到不了我们能够解释一切的程度。

所以对于“运气”这个东西,倒不如接受它的存在,然后静待它的到来。

当有一天,真的有人从口袋中掏出一团事物,然后告诉我:这就是运气,货真价实百分百的“运气”,只要你一块钱一斤,那或许就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阶段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