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卫国一村庄 日 外卫国的一个小村庄外,远处几个孩子在嬉闹,嘴里唱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微电影剧本珍爱生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微电影剧本珍爱生命(群星璀璨微电影剧本)

微电影剧本珍爱生命

第一幕:卫国一村庄 日 外

卫国的一个小村庄外,远处几个孩子在嬉闹,嘴里唱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

两个采诗官听见远方传来的歌声,勒马停步,静静地听孩子们唱完。

然后相视眼里都闪耀着惊喜,不约而同地说:“好诗,好诗。”赶忙下马记录下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记录完毕,上马继续前行,慢慢消失在远方。

第二幕:楚国汨罗江边 日 外

汨罗江边,远处走过来一个老者,满脸憔悴,胡子拉碴。

只听他嘴里哼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唱完后,只见老者无奈地摇摇头,老者纵身跳江,江面上传来“扑通”一声。

江面上溅起许多水花,水面上的波纹向远处慢慢地荡去。

第三幕:彭泽县衙 日 外

一个衙役对一位官员道说:大人,过几天郡里派的督邮要到彭泽来视察。我们准备怎么安排布置,以迎候上差?

官员沉思了片刻道:本县令想起来了,即将到来的都邮我认识的,此人是个专门依仗权势、阿谀逢迎,却又无知无识的花花公子,想到自己将要整冠束带、强作笑脸去迎候这种小人,实在忍受不了。

官员越说越气愤:我怎么能为了这五斗米俸禄,去向那种卑鄙小人折腰呢?

说罢,唱道: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头也不回的离去了。

第四幕:魏国都城 夜 内

一口锅架在熊熊篝火上,豆杆烧的噼噼啪啪,锅里煮着豆子。

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踱了几步,吟道: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吟罢泪流满面。

听的人也为之动容。

第五幕:杭州灵隐寺 夜 外

远处树上爬着一只蝉,昨夜刚下了一场雨,清新的空气显得有些潮湿。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骆宾王看着那只蝉,不禁吟唱自己的诗,感叹道:我七岁即做了传世的《咏鹅》,一世才华,为了李唐的江山,为了支持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写下了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檄文:

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哎,檄文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最后还得落实到刀枪上。徐敬业兵败,我也在这里做了和尚。罢了罢了,一切都是云烟,南无阿弥陀佛,做一个揖,然后离去。

第六幕:长安 日 外

长安城外驿道边,两个年轻人在依依惜别。

其中一个年轻人对即将远去的朋友说道:兄弟,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今日临别,我赋诗一首,为兄弟壮行。

说罢,吟道: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那年轻人听完,心情顿时好了很多,翻身上马,拱手说道:多谢兄弟,珍重。随即催马前行。

第七幕:村庄 日 外

春天杨柳依依,微风习习,远处一群孩子吟诵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个老头骑着毛驴来到了村旁,孩子们立刻围着他。

老头操着口音问孩子们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

孩子们吵吵嚷嚷,笑着问道:老爷爷,你怎么会说我们这里的话,你从哪里来?

第八幕:长安酒楼 夜 内

冷风飕飕,微雪飘飘。

三少年一起到酒楼去,赊酒小饮。

忽然有梨园十余子弟登楼聚会宴饮。

三人离席,相互偎依,围着小火炉,且看她们表演节目。

一会儿又有四位漂亮而妖媚的梨园女子,珠裹玉饰,摇曳生姿,登上楼来。随即乐曲奏起,演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

三个人私下相约定:我们三个在诗坛上都算是有名的人物了,可是一直未能分个高低。今天算是有个机会,可以悄悄地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编入歌词多,谁就最优秀。

一位歌女首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中一个人就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一首绝句。言语中流露出得意之色。

随后一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又一个人伸手画壁:我的一首绝句。言语中也是满满的得意。

又一歌女出场: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第一个少年又伸手画壁,说道:两首绝句。

第三个少年面子上似乎有点下不来,就对其他二位说:这几个唱曲的,都是不出名的丫头片子,所唱不过是下里巴人之类不入流的歌曲,那‘阳春白雪’之类的高雅之曲,哪是她们唱得了的呢!

于是用手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个说:到她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如果是唱我的诗的话,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

三人说笑着等待。

一会儿,轮到那个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了,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三个少年得意至极,揶揄其他二人道:怎么样,你这个土老冒,我说的没错吧!

三人开怀大笑。

那些歌手们听到笑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走了过来:请问几位公子,在笑什么呢?

三人就把比诗的缘由告诉她们。

歌女们施礼下拜:请原谅我们俗眼不识神仙,恭请诸位大人赴宴。

三人应了她们的邀请,欢宴一天。

第九幕:长安 夜 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吟着自己的诗,感叹道:世事无常,怎么被叛军捉着?!我王维一世英名,诗画独领风骚,还弹得一手好琵琶,哎......此次多亏担任刑部侍郎的弟弟王缙平反叛军有功请求削籍为吾赎罪,自己才得宽宥。算了,以后没事就一个人信步漫游,静静欣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沿着山间的小溪,去寻找尽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十幕:黄鹤楼 日 外

崔颢在黄鹤楼上吟唱着自己墨迹未干的诗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只听有人喊道:崔兄,有人问你是否和她同乡?

只听那女子唱到: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第十一幕:岑夫子家 日 内

李白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拿着毛笔,喝了一口,挥笔写道: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写完,笔一扔,喊道:岑夫子,上酒!

第十二幕:石壕村 夜 外

夜已深,杜甫行了一天的路,又累又乏,肚子早就咕咕直叫,前面总算出现了一个村子。

村口一户人家屋里有光,杜甫赶忙去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

杜甫给老太太讲明原由,老太太同意借宿一晚。

杜甫问老太太,家里可有什么东西,能给自己充饥。

老太太给杜甫张罗了一晚粥。

杜甫喝完粥,赶忙躺下,行了一天的路,累坏了,脚都磨了两个水泡。

刚躺下一会,就听到外面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老太太慢慢腾腾的去开了门。

官吏一边拿着棍子敲打着地面,一边问老妇说:怎么这么久才来开门,你家的男人呢?

老妇上前哭着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其中一个儿子写信回来说,其他的两个兄弟最近在沙场上战死了。活着的也只是苟且活着,说不定哪天就没命了,死了更什么都没有了。”

哼!你家还有男人吗?有的话要老实说,否则你的小命就没了。另一个官吏恶狠狠地说。

老太太哀求道:我家中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我的儿媳妇还没离开,她正喂奶给我那乖孙子呢!他现在才消停一会儿。你们看我家,进进出出也没有完整的衣服穿,唉,你说......

胖的官吏拿刀指了指老妇,便不耐烦地说道:反正我不管,上头已经交代下来了,今天必须要交人上去。

老太太说:那就让我跟你们回营去,一起到河阳去服役。虽然我的气力衰弱,但是我可以帮各位官爷准备明天的早饭。

一个官差说道,那就这样吧。

老太太一边跟着官吏走,一边回头望着家门。

第二天早上,杜甫心里很难受,独自向老爷子启程告辞。

第十三幕:江州浔阳江边 夜 外

浔阳江边,某个深秋之夜,秋风瑟瑟。

白居易到江边送客,别离,总是伤感的。更伤感的是,此刻却没有音乐来缓解一下这忧伤的氛围。

黯然惆怅间,忽然水上飘来一阵美妙的琵琶声,竟是熟悉的京都乐曲,酷喜音律的白居易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心里不停的回响着一个声音:这茫茫江面上是谁在弹着琵琶?

白居易让船家将船向那音乐声处靠去,同时吩咐船家添酒回灯,重开酒宴。

找到了那条小船,在千呼万唤之下,只见一个妇人抱着一个琵琶半遮着脸走出船舱。

相互介绍一下之后,便邀请她来船上弹琴助兴。

于是琵琶女先后倾情演奏了《霓裳》《六幺》,而后把自己的无限心事和平生的不得志都倾诉出来。

白居易听后深深地感叹说,刚才听你弹琵琶自己就在叹气,现在又听讲了身世,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自己从去年遭贬谪离京,在浔阳城卧病多日。浔阳地处偏僻,一年到头也听不到音乐声。而且府邸在盆江,地势低洼,常年潮湿,宅地周围芦苇丛生,杜鹃、猿猴早晚啼叫不停。春暖花开月圆之夜,往往只有自己一个人喝闷酒。周围的山歌和村笛,嘈杂难以忍受。今晚听您演奏的琵琶,仿佛听了仙乐一样,耳聪目明。请不要推辞,我现在做一首《琵琶行》,你表演一番。

于是白居易挥毫泼墨,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琵琶行》,在座的诸位听着琵琶女的演奏,无不掩面拭泪。

第十四幕:长安王维府衙 日 内

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头端坐在椅子上,旁边穿着官服的一个人手握画笔在给对面这个模特画像。

过了一会儿,画完了,模特过来看了一眼画作,哈哈大笑夸赞对方道:摩诘,你的丹青真不愧是天下第一!

不一会听到房外有人呼叫:皇上驾到!

模特听了吓得屁滚尿流,赶紧爬到床下躲起来。

王维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待唐玄宗一进屋,就禀报了实情。

玄宗高兴地说:我听说过此人。李白也曾说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知。孟浩然这个人很有才学,朕却没见过,怕什么呀,还要躲藏起来!你赶快叫他出来。

王维听到李白的话,一丝鄙夷在心里闪过。

王维把孟浩然拉到了玄宗面前。

孟浩然行完礼,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

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可能紧张过度了吧!

孟浩然脑瓜霎时短了路,施礼后张嘴就背诵:北阙休上书,南才归蔽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号称“梨园祖师”的唐玄宗,治国本领差劲,琴棋诗书画却样样精通,听了那句“不才明主弃”龙颜就不悦了,愠声说道:你从没求我做官,我也不曾抛弃你,为啥打胡乱说?说完拂袖而去。

王维哭笑不得:哎哟,我的哥啊,你为啥不背那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里面既有八百里洞庭的壮观景象,也有你发挥聪明才智报效国家的愿望,皇上横听竖听都会满意的,偏偏去背一首牢骚诗!

孟浩然摸着头说不出话来,除了悔恨还是悔恨啊!

第十五幕:蓝关 日 外

蓝关,大雪纷飞,道路阻塞,面对此情景韩愈牵着老马,心里无限感慨。

想起自己的妻子,当年自己给朋友捎信给卢老爷,遇到自己的妻子,这么多年来,一直陪着自己,没享一天清福。刚过去这个差点杀头的横祸,让多少人为自己担心。眼前茫茫大雪,如何过得去秦岭?

正犯愁呢,远处飘来一位道士,仔细一看,正是侄孙韩湘。

旋即一首经典的诗从韩愈口中脱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第十六幕:柳州大山下 日 外

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

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寒江,鸟不飞,人不行。

江上只有一位老翁身披蓑笠独处孤舟,默然垂钓。

第十七幕:长安郊外 夜 外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

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诗留了下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然后贾岛骑着毛驴返回,半路上,他还在想着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更恰当些。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

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差人把他带到韩愈面前。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

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韩愈听了,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敲字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没有闩,也不能鲁莽撞门,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第十八幕:御史台 日 内

元稹坐在办公桌前,愁眉不展,刚收到消息,同自己共度了七年的爱妻韦丛去世了。

想自己初来京城参加科举落地,太子少保韦夏卿欣赏自己的才华,不顾家人的反对将自己的爱女嫁给自己。

如今自己已是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才刚开始,妻子却不幸离去。

现在自己满眼都是和妻子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于是他拿起毛笔在桌案上写道: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旋即又写了一首: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觉得还有些话要对妻子说,于是又写道: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以后自己怎么过呢?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第十九幕:长安 日 外

公元815年2月,刘禹锡奉召回京。

一日他到玄都观游玩赏桃花,看着满院新栽的桃花,不禁想起自己离京这十年,由于投机取巧在政治上得意的新贵,再看看到处都是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不禁写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的桃千株,暗指十年来在政治上投机取巧而得意起来的新贵么。

心说要是我老刘当年没被贬,哪还有你们这些小人得志的机会?

这首诗一出来,马上就收到被贬广东连州的诏书。

十三年后,刘禹锡奉诏又回到长安。

一日他又来到玄都观,旧地重游,观里的桃树已经无人照料,有的被砍,有的枯死了,满地长着燕麦野葵,一片荒凉。

他睹今忆昔,感慨万千,联想起一些过去打击他的高官权贵一个个在政治斗争中下了台,而他自己倒是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想到这里,他就又写下了第二首桃花诗,来抒发心中的感慨,桃花劫再次来临: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一出,他留在京城的职位又黄了,被打发到苏州、汝州、同州当刺史的闲职,但他游山玩水,填诗作赋,交友唱和,早将名利置之度外。

第二十幕:湖州 日 外

杜牧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

湖州刺史崔君素和杜牧是好友,盛情款待。

崔把本州所有美女找来,供杜挑选。

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我希望能在江边举行一次划船比赛,让全湖州的人都来观看。到时候我就在人群中慢慢地走着,细细地寻找,希望或许能找到我看中的人。

湖州刺史按照杜牧的意愿,举行了这样一次赛船活动。

那天,两岸围观的人密密麻麻,可杜牧挑了一天,直至傍晚,竟没有找到一个合意的。

眼看就要收船靠岸,在人群中,有一位乡村老妇人,带领一个女孩子,大约十几岁。

杜牧看了好一会,激动地说:这个女孩子真是天姿国色,先前的那些真等于虚有其人啊!

就将这母女俩接到船上来谈话。

这母女俩都很害怕。

杜牧说:不是马上就娶她,只是要订下迎娶的日期。

老妇人说:将来若是违约失信,又应当怎么办呢?

杜牧说:不到十年,我必然来这里作郡守。如果十年不来,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嫁给别人吧。

女孩的母亲同意。

杜牧便给了贵重的聘礼。

分别后,杜牧一直想念着湖州,想念着这位女孩子。

十四年后,杜牧四十七岁,终于获得湖州刺史的职位。

此时距离与当年那母女俩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四年。

杜牧派人将女孩的母亲叫来。

那老妇人带来了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小女孩不怯生,见了杜牧就“舅舅”“舅舅”喊个不停。

杜牧问那妇人,她女儿呢,这个小孩子是谁,怎么叫自己舅舅。

那妇人答道,自己的女儿已经出嫁三年了,生了三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她的大女儿。

杜牧责怪说:从前你已经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我,为什么要违背诺言呢?

老妇人说:原来的约定是十年,可你十年过了,没有来。这才出嫁的。

杜牧取出盟约看了看,心情无比的低落,送给老妇人很多礼物,让她带着外孙女走了。

老妇人走后,杜牧挥笔写下了这首感伤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第二十一幕:长安 日 外

一个寒冷的冬天,义山送经商的堂兄让山东归洛阳。

临分别时,让山问道,兄弟,你还记得柳枝姑娘吗?我几个月前在湘楚之地的烟花巷意外遇见了她。

义山大惊,怎么会这样,脸色非常难堪。

原来自己走后,柳枝姑娘被逼嫁给一个官员并纳为小妾,柳枝执意不从并出言不逊,从而激怒了夫家,被卖入了烟花之地。

不禁想起了初相识时,那是两年前的一天,让山拿着一个女孩子的腰带递给自己说,一个叫柳枝的女孩子很喜欢你的诗,让我明天无论如何都要带你去柳家巷。

那天柳枝梳着双髻,两臂交错站在门下,指着自己说:三天后焚香以待,请郎君过访。

谁知三天后就在邀约之日,一个朋友恶作剧将自己的行装带到长安去了,为了应试不得不追赶那位开玩笑的朋友,因而负了柳枝的约会。

今日再次获悉柳枝的消息,竟然是这样。想到这些,他多想时光回流,回到那一天,在巷口,窗扇下。她梳着双髻,垂手而立,盈盈笑着,含羞看他。然后,她微启朱唇,声若呢喃:后三日,邻当去溅裙水上,以博山香待,与郎俱过。

那时,阳光落了她满脸,浮光里的她,是那样美好生动。

然后,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怎么也看不够……

再然后呢?再然后,一定要牵牢她的手,不去管什么长安,从此只和她烟水横渡,无论千山万水,荆钗布裙,烟火岁月,做一世平凡夫妻。

好久义山才从神色黯然的说,我写几首诗,你带回去,替我把它写在柳家巷吧。

第二十二幕:开封 夜 外

七夕,开封城西北角的一个梧桐小院,主人在院子里刚写了一首新曲,正吩咐下人准备酒菜,今天要小酌几杯。一面又吩咐乐工排练自己的新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酒宴还没结束,只见有两个宫人进来,其他人赶忙回避,其中一个来人手拿圣旨说道:今日七夕,“违命侯”生日,陛下特赐御酒一杯。“违命侯”速速接旨。

庭院的主人赶忙谢恩,然后结果酒杯一饮而尽。

宫人随即回宫复命离去。

不一会儿,只见主人抚住肚子,全身抽搐,最后身如弯弓,头足相接而死,状若织女牵引织机织布一样,极为痛苦惨烈,不一会儿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第二十三幕:赤壁 夜 外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黄州城外的赤壁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这天苏轼来此游玩,看着眼前的雄奇景色,无数浪花卷成了无数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隐彼现,蔚为壮观。

细想万千年来,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人物,他们何尝不显赫一时,俨然是时代的骄子。

谁不赞叹他们的豪杰风流,谁不仰望他们的姿容风采!

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随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如今回头一看,那些"风流人物"当年的业绩,好像给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终于,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能不引起人们怀古的幽情?

八百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赤壁大战之时,周瑜羽扇纶巾风流俊雅,谈笑破敌,建立不朽功勋。而自己白头发都不少了,只能站在这里怀古高歌。

于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表示对它的敬意。

旋即摊开纸张,拿起毛笔,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

第二十四幕:皇宫 夜 内

宋仁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仲春的开封,正值如花时节。

皇城之内市井喧嚣: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达官贵人,遛狗逗鸟,一切都显得稀松平常。但对于大宋的知识分子来说,这天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在百花齐放、暗香浮动的皇家园林琼林苑里,一件关乎他们前途命运的大事正在发生:当朝皇上正在那里审阅早春殿试考试结果。他要一一审核那些已经通过初审的进士名单,为国家选储后备的官吏,好让第二天在此举行的新科进士宴会——“琼林宴”得以顺利举行。

当“柳三变”三个字从一份考卷上浮现出来的时候,已经阅卷阅得昏昏欲睡的宋仁宗浑身一激灵,猛然睁大眼睛问:这还是那个混迹在歌坛,被女歌手们称作‘柳七哥’的‘柳三变’吗?

皇家考试委员会主任马上回答:还,还是他。

宋仁宗随即将柳三变的卷子一摔,不高兴了:都被我毙过两回了,怎么还是想到我大宋的官场上来混?你们告诉他,既然他歌词写得好,又喜欢什么‘浅吟低唱’,那就让他奉我的旨意去写歌好了。朕不想再在以后的考卷上见到他的名字了。

为此,这个柳三变写下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来表达自己不解不服与不满的心情: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本来准备参加“琼林宴”的柳三变深深地叹了口气后,无可奈何地自我安慰道:既然皇上要我做专业作家,那我就奉旨填词吧。

然后脱下蓝色考生服,换上一袭平民布衣,并决定改一个文艺范儿的艺名——柳永,再向江湖行。

第二十五幕:济南大明湖 夜 外

济南大明湖畔,夕阳西下,几个女孩子小聚,喝了几杯酒。

显然大家的酒量都不行,现在都站不直了。

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大家赶紧上船,有说有笑,赶紧划船回去。

小舟在粼粼的湖面上穿行,划出一道长长的水痕。

突然船划进了一个满是荷花的水塘,扑棱棱飞出许多白鹭,把大家吓了一跳!

第二十六幕:绍兴陆游府 日 内

嘉定二年(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

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临终之际,陆游仍不忘自己一生最大的愿望——朝廷挥师北伐,收复失地。

为了这个理想,陆游奋斗了一辈子,等待了一辈子,可终究是一场空。

于是给儿子做了最后的嘱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二十七幕:江西辛弃疾府 夜 内

今天有客人拜访,到底是年轻人,心中充满理想,整个下午都在畅谈理想。

我也不好说自己的想法,不能打击他为国效力的积极性。

回首自己这辈子走过的路,年轻时,作为成千上万的义军一份子簇拥在抗金的大旗下,我带领穿着棉衣、骑着快马的勇士渡江,冲锋突击敌营。金兵在夜间握着空箭袋,倾听远方生息,为防暗袭。天刚亮,宋军万箭齐发,射向敌人。追忆往事如此豪壮,可叹如今的我,春风能染绿万物,却染不黑我的白胡子。芳华一去不复返。我上奏给皇帝的《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可不仅不被采纳,反而因此罢了官,倒不如自己从东面隔壁邻居换来的种树书,还有些用处。

第二十八幕:零丁洋 日 外

一艘大船上漂在零丁洋上,船上许多士兵押着一个人。

只见被押的人喊道,拿笔来。

一个士兵拿来了纸和笔递给他。

只见那人在纸上写道: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十九幕:长江边 日 外

72岁的杨慎有一天坐在长江边的沙滩上,看着滚滚东流的长江,回顾自己的一生,不觉悲从中来,人的生命就象滚滚东流的长江一样,不停地向前,无论你是英雄还是豪杰,谁都无法停下,谁都无法选择,唯一能做的就是听命。

人生几十年,是非成败又算得了什么,一切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到了真正死去的那一天,还有所谓的“是非成败”吗?只不过是留给历史、留给后人的评说而已。

或许人真的要经历了大灾大难、大起大落、生离死别,到了生命即将终结之时,才能够看穿、看透这些。

人的一生短暂,多则百年且艰难,而树能活千年很容易,我们无法与树相提并论,何况是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

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英雄算得了什么?我们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青山还在,只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就这样,一首词在心中呼之欲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天空中飘起来鹅毛大雪。

(画外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