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大典#

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淮军著名将领时任直隶提督的刘铭传依然继续着和太平天国的战斗,经过浴血厮杀,淮军拿下了太平天国将领护王陈坤书镇守的常州城。

虢季子白盘铭文通解(被当做马槽的国宝)(1)

淮军进了常州城,作为提督的刘铭传自然住进了陈坤书的护王府。不过刘铭传并没有蒙头大睡以缓解战斗的疲劳,虽然常年在战场厮杀,但是刘铭传酷爱读书,不管多忙多累每天都要读书。因此住进护王府后,刘铭传依然秉烛读书。

当时已经是深夜了,万籁无声。正在读书的刘铭传突然听到“当当”十分清脆的金属敲击的声音,而且一声声的没有间断。

刘铭传很好奇,深夜怎么会有金属敲击的声音。于是放下书本,循着声音走了出去。

虢季子白盘铭文通解(被当做马槽的国宝)(2)

很快刘铭传就来到了屋后的马厩,声音是从马厩里传出来的,他走过去一看是马笼头上的铁环碰了马槽所发出的声响。如果是一般人看到这副场景,也就回去了,但是刘铭传感到不对劲,这个声音不是一般金属敲击的声音。他走近一看,只见这个马槽很大,不像一般的马槽,而且马槽在烛光照耀下发着幽光,他轻轻的敲击,发出清脆的声音,他感到这个马槽不一般,于是就回去了。

第二天,刘铭传喊来马夫把马槽搬出来,刷洗干净,这才看到这个马槽的全貌,只见这个马槽颇像一个洗澡的浴缸,外面四壁各有两个兽首衔环;整外壁满布纹饰;在马槽内面底部刻着他完全不认识的字。

走南闯北的刘铭传感到了这不是一般的东西,他这些年看到过不少古董文物,这个马槽造型独特,而且刻着不认识的铭文,因此一定是上千年的宝物,因此他马上找来当地熟悉古文字的学者,让他们研究这和马槽到底是什么东西。

虢季子白盘铭文通解(被当做马槽的国宝)(3)

没想到经过学者的辨认,得出的结论让刘铭传大吃一惊。

原来这个马槽是两千多年前的宝物。

当时正是西周时期,具体是周宣王十二年(前816),天子周宣王派虢季子白出征匈奴的祖先猃狁。虢季子白帅军杀死五百名敌军,活捉五十名俘虏,大获全胜。

虢季子白盘铭文通解(被当做马槽的国宝)(4)

这个战报让宣王大喜过望,于是他举行隆重的庆典表彰虢季子白的功绩,并且给赏赐给虢季子白了马匹、斧钺、彤弓、彤矢。

对于周天子的赏赐,虢季子白很高兴,当时这些诸侯为了纪念一些重大的事情,都要制造青铜器作为,虢季子白也不例外,他专门铸造了这个像浴盆一样的铜盘,并且在底部刻上铭文。

虢季子白盘铭文通解(被当做马槽的国宝)(5)

可是西周还有虢季子白主要活动的地区是关中,陕西带,怎么这个铜盘会跑到千里之外的常州,而且还成了马槽?

后来刘铭传多方打听调查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个铜盘是在陕西被发现的。道光年间这个铜盘在宝鸡被发现,当时的眉县县令的徐燮爱好古玩,在这方面是行家,一眼看出了这个浴盆一样的东西是个宝物,于是据为己有,在卸任后带回了老家常州。

太平天国兴起后,常州被太平军占领。镇守这里的护王陈坤书顺势将这个铜盘也据为己有。

虢季子白盘铭文通解(被当做马槽的国宝)(6)

等到淮军入城后,因为看不懂这是个什么东西,此时恰好缺少喂马的用具,这个铜盘刚好合适,于是直接当成了马槽使用。也是冥冥中注定,那一夜战马吃草料碰到了铜盘发出了声音,还让刘铭传听到了,这才让他重见天日,于是这个铜盘被取名虢季子白盘。

刘铭传看到这真是一件宝物于是也将其收藏,后来他被任命为台湾巡抚,这个铜盘就运回了安徽老家。并且告诉他的家人,这个铜盘是国宝,决不能让这个铜盘有半点闪失。

虽然从这个时候这个铜盘归刘铭传所有,但是 他不知道这个铜盘给自己家人惹了多大的麻烦,最后不得不阖家出逃,有家不能回。

刘铭传的后人知道这个铜盘的重要性因此精心保存,绝不对外展示,但是刘铭传后人有国宝的消息还是被外人知道,因此一些早期军阀后来的日本人最后国民党官员都想找到这个铜盘据为己有。

1933年,时任安徽省主席的军阀刘镇华在听闻刘铭传后人手中有一件国宝铜盘后,跑到刘家,要求刘铭传后人交出铜盘。

虢季子白盘铭文通解(被当做马槽的国宝)(7)

面对刘镇华的咄咄逼人,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装傻充愣,表示他自小就没见过什么祖上的铜盘,这都是谣传。恼羞成怒的刘镇华一看文的不成直接来武,派兵在刘家搜查,结果什么也没找到,只能不甘心离开了。

原来刘肃曾为了防止有人抢夺铜盘,早就将铜盘埋在了院子里,上面还中了一棵槐树作为掩饰,自然刘镇华再怎么找也找不到。

平稳度过几年后,日本侵略者占据了这里,他们也听说了这件事,想将这一中国国宝据为己有,于是要求刘肃曾拿出来。

刘肃曾自然不会交出,表示自己家没有什么铜盘,不过他知道日本侵略者不会善罢甘休,而且这些侵略者毫无人性极有可能会抓自己和家人逼迫自己交出铜盘,于是带着家人连夜出逃。

虢季子白盘铭文通解(被当做马槽的国宝)(8)

刘肃曾的逃走反而做实了他确实有铜盘于是这群侵略者来到刘家搜查,结果毫无所得,恼羞成怒之下直接烧了刘家。

日本投降后,刘肃曾终于带着家人回到了老家,没想到这个磨难还没有完。

新的安徽省主席李品仙突然上门要刘肃曾交出铜盘。

刘肃曾为了避免麻烦在拒绝后趁着李品仙没有防备再次带着家人出逃。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文物专家郭沫若早就听说这个国宝的传闻,于是他派人找到刘肃曾,劝说他如果这个铜盘在他手中希望他交给国家由国家保存。

刘肃曾一直以来都保护这这个国宝铜盘,他使用牢记先祖的话,这个国宝不能有闪失。可是自己力量有限实在无法一直保存这个国宝,在自己手中这个国宝只能深埋地下不见天日,而且他看出新中国人民政权绝不是像过去的那些军阀国民党官吏和日本侵略者那样要将这个国宝据为己有,他是真的要保存这件国宝。于是刘肃曾最后决定将这件刘家四代人保存了将近一百年,历经磨难的虢季子白盘献给国家。1950年3月初,刘肃曾抵达北京,把虢季子白盘正式捐献给国家。

虢季子白盘铭文通解(被当做马槽的国宝)(9)

现在这件虢季子白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是镇馆之宝。同时它是中国古代文明具有代表性的国宝级文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