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灯罩首发于问答平台,并对题目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并非抄袭。
电脑显卡分为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两种,他们在形态、性能和体积都有很大的差别。
核显:不占空间、功耗发热低,但性能有限先说说集成显卡。前些年的集成显卡叫做“板载显卡”,集成在主板的芯片组上,甚至有的还有附带独立的显存,而那时候的CPU还只是CPU。
但随着芯片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所谓“集成显卡”已经集成到CPU中,和以前集成在主板芯片组相比,形态发生变化,所以要改口做“核心显卡”(如下图右侧红色区域),也简称为核显。
核显就是直接在CPU里处理图像信息,然后通过主板后端I/O的显示输出接口传输到屏幕。
核显它既然被集成在CPU中,那么它的规模必定被控制到很小,也很难拥有自己的显存,供电也是依赖主板的CPU供电电路,因此性能也很有限。
核显要用到的显存,通常是借用或者共享系统内存,但这里不仅要占用内存,还要占用带宽。
Intel也有一些高端笔记本处理器是在CPU边上再加一颗eDRAM(嵌入式内存)芯片,作为Iris、Iris Pro核显的高性能显存,不过型号数量有限。
另外,虽然现在基本上都能完美支持4K 60Hz输出,像是AMD APU甚至可以玩一些大型3D游戏,但大部分大作以及各种专业建模,它就没办法了。
独显:性能更强大,却是占位置的电老虎而独立显卡,顾名思义,它是独立的,有点类似一个最小硬件系统,有核心(GPU),有内部存储器(显存),有主板(就是显卡的PCB板),它可以自己内部处理好数据,再传回CPU。
虽然它的作用同样是处理图像信息,但由于尺寸更大,可以容下更大规模的处理单元,独立的显存系统容量更大,直接走内部通信也更快,而独立的PCB和供电系统也让供电能力强许多,所以独立显卡可以拥有更强的性能,不仅可以用来玩更多游戏、获得更好的画质,如今也被应用在通用机算和……挖矿……唉……
独立显卡也有两种形态,一是真正自己独立一张卡,上下两图分别是台式机和游戏笔记本、移动工作站用的独立显卡,可以更换升级。
另一种是整合在主板上,主要存在于主流笔记本和一些AIO一体机上。但它依然有独立的显存和供电电路,相当于融掉了插槽,让主板和显卡的PCB融为一体,但更换芯片需要专业的仪器。
独立显卡比较占空间,不仅自身体积大,发热也比CPU略高一些,因此需要把散热系统做大点。
当然,有句话叫做“拔出独立显卡以提高游戏性能”,市面上也有一些非常入门的显卡,他们不仅占位置,性能也不如核显,但对于一些使用不带核显的高性能CPU、而且对图形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户来说就很有用,不过这又是后话了。
异类:和VEGA独显封装在一起的酷睿G系列对了,核显和独显中间出了个介于两者之间的“异类”:Intel新出的酷睿G系列处理器。它拥有和7代酷睿相差无几的CPU,但又在同一块PCB上加装了一块AMD Vega GPU和HBM2显存,游戏性能实测甚至可以达到i7-7700 GTX1060的水平,只是发热量也不是一般的高。
不过这个GPU和CPU也只是胶水关系,况且CPU里正好还有个Intel的HD630真核显,所以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和CPU沾在一起的独显。
迟些会有一批使用酷睿G系列处理器的游戏笔记本上市,实际体验如何,还要到时候才能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