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一家心地善,乞丐长大中状元,半是女儿半丫鬟,长大报恩,恩情如山

话说在南宋朝年间,在山东济宁一带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姓王,是这附近的大户人家,王家光丫鬟就用了不下10人,再加上其他看家护院的家丁,这些人加到一起,少说也得50人,而王老爷为人还不错,今年他已经50开外,家中有两个少爷,两个女儿,大少爷叫王炳文,今年26岁,孩子也7岁了,二少爷王炳富,今年23岁,也有了孩子,三女儿今年18岁,已经成婚,嫁到了临县的一个员外家,也算是嫁到不错,这小女儿呢,今年才刚刚15岁,叫个玉莲,人生的也很美,而且性格特别好,王老爷对这个小女儿是十分的喜欢,哥哥,姐姐也喜欢这个妹妹,所以呀,这玉莲小姐自然是从小就十分的受宠,小女儿玉莲从小就心地善良,见了乞丐就会去施舍,周围的人也都知道王家这个小女儿玉莲,有时候,在街上见了玉莲,都会尊敬的喊玉莲为善心大小姐。

在玉莲5岁的时候,镇里有个比较大的庙会,这庙会一年一次,很能吸引南来北往的人,王老爷这一天,让3个家丁跟着,坐着马车带着孩子们去逛庙会,庙会上真是人山人海,他们一家人在家丁的护送下,还算玩得很开心,就在回来的时候,玉莲看到一个头发蓬乱,衣服也是破衣烂衫的小乞丐在庙会上乞讨,这小乞丐看到王老爷这一家人,就知道他们都大户人家,于是就走过来乞讨,家丁李二壮看到了,便把这小乞丐赶到了一边,那小乞丐大声的说了一句,老爷,行行好吧,行行好。

民间故事小乞丐的富贵缘(老爷心善施舍乞丐)(1)

由于人特别多,王老爷光顾着看庙会上各式各样的表演了,根本没有听到,不过,5岁的玉莲却听到了,她扭头就看到,家丁李二壮正在推开一个小乞丐,于是,她就走了过去,对着李二壮说道,不要推他,让他过来说话,李二壮听到是玉莲说话,于是也不再推那小乞丐,而小乞丐便来到了玉莲的身边,这小乞丐声音很细,他说道,行行好吧,请给口吃的,玉莲拉了拉父亲王老爷的手,这时王老爷才注意到,原来有个小乞丐在乞讨,王老爷顺手拿了有十几枚铜钱,就递给了玉莲,意思是让玉莲看着给,玉莲接过来铜钱,就一股脑全部都给了那小乞丐,王老爷看到了,说道,玉莲,你可大方呀,爹爹给你的铜钱,你全都给了那小乞丐了呀,玉莲说道,是呀,爹爹,我看他真是很可怜,年纪也就跟我差不多大吧。

王老爷听了,便不再说话,那小乞丐接过了钱,对玉莲是千恩万谢,玉莲问他,叫啥名字,那小乞丐说,自己叫张生,今年6岁,玉莲听了,说道,我叫玉莲,今年5岁。

小乞丐张生听了,说道,谢谢玉莲小姐,说完,他便走了,他去买吃的了,玉莲看到那小乞丐拿出刚给他的一文钱,买了3个馒头,他并没有吃,而是往远方跑去。

等往老爷准备上马车走的时候,就看到,小乞丐张生又跑过来了,这次后面还跟着一个妇女,这妇女也是穿的补丁的衣服,小乞丐张生说,娘,这就是刚才给我铜板的老爷和小姐,那妇女便走过去给王老爷和小玉莲说谢谢,这时候,王老爷注意到,这妇女虽然穿的是带补丁的衣服,不过,服饰并不像普通人穿的衣服,刚才乞讨的小乞丐,虽然看着是个乞丐,但是礼数也是十分周全。这时候,。那妇女说道,老爷,一看您就是富贵心善的老爷,今天多谢您了,王老爷听了,微微点头示意。就在这时候,那妇女说道,我想请求您一件事情,我还有个小女儿,今年才4岁,我真的养不住她了,我男人走得早,眼下小儿子张生虽然年纪还不大,但是能帮着我乞讨,能帮着我做事,可是,我4岁的小女儿还太小,我想让她留在您府里,将来给这位善良的大小姐做个丫鬟也行,赏她一口吃的,让她长大就好。

民间故事小乞丐的富贵缘(老爷心善施舍乞丐)(2)

这妇女红着眼圈,说的特别动容,王老爷听了,心里怔了一下,看向自己的小女儿玉莲,玉莲听了,说道,是小妹妹呀,她在哪里,那妇女听了,便给王老爷一家说道,请您等我一会,我马上把女儿接过来。

王老爷,安排家丁,在这原地等会,然后,点点头,说道,好,我等会你。

不多时,那妇女带着一个小女孩过来了,这小女孩没有想到并不像张生穿的那样,一看就是个乞丐,头发又乱,而这小女孩衣服虽然不算新,但是还算得体,头发也梳理了,脸庞也很干净,而且长得还算清秀。

玉莲一看就喜欢上了,说道,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那小女孩看到眼前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姐姐,便说道,我叫春燕,玉莲听了,说道,我叫玉莲。说完,就把小手拉起了春燕。

王老爷看到眼前的场景也很是感慨,他看到这女孩让她的母亲还打扮了一番,心里也是十分的感慨,他又看到,小女孩春燕的脸庞是面黄肌瘦,就知道,平时肯定也是不到什么东西,于是,王老爷就起了恻隐之心,他说道,这小女孩春燕跟着我回府吧,我姓王,就在城南居住,到了城南一打听,都知道我,说完,王老爷有掏出几两碎银子,然后给了那妇女,说道,春燕虽然才4岁,但是,我王老爷做事讲规矩,既然成了我府里的家丁,那不论年纪多小,都会有工钱,这是春燕的工钱,先提前让你预支出来,以后,想孩子了,就去城南找我即可。

那妇女听了,赶紧拉着儿子张生给王老爷下跪,王老爷说道,起来吧,看你礼数周全,不像是普通农户家的人呀,拿着这几两碎银好好让你儿子张生学本事,我看张生也是既懂事,又聪明的好孩子。

那妇女听了,心里十分的感动。后来,那妇女从衣服里拿出一个木牌,木牌中间有个字,是用篆字刻的一个张,然后,给自己的小女儿说道,这个木牌,一定要留好,这是娘亲给你的最重要的东西,明白了吗,别看小春燕才4岁,她知道眼下就要和自己的娘亲分别,她虽然不忍离开娘,但是,她却十分听娘的话,她点了点头,便说道,娘,我记住了。

就这样,那妇女给王老爷道别后,一把拉住儿子张生,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人群之中。

春燕没有跟,玉莲小姐拉着春燕的手,说道,过几天,你娘会来看你的,放心吧。

王老爷看到眼前的一切,也是十分的动容,就这样,王老爷让玉莲和春燕都上了马车,他们便回了家里。

到家后,王夫人看到王老爷带回来一个小女孩,便十分的惊讶,王老爷便一五一十的说出了今天事情的经过。

王夫人听了,不禁地看着春燕这个小女孩,她看到,春燕正在和玉莲玩呢,玉莲呢十分的喜欢这个小妹妹,她拿出了自己喜欢的糖果让春燕吃,春燕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糖果,她特别开心,笑起来,脸上满是灿烂。

王夫人点了点头,她对着王老爷说,你今天做的对,这么好一个小女孩,咱女儿玉莲又喜欢,将来,也能让她跟玉莲做个伴,咱家也不缺她这一口吃的。

王老爷也是点了点头,王老爷说,玉莲比我还善心呢。就这样,春燕算是慢慢地在王老爷家里稳定了下来。

由于,玉莲来王老爷家的时候,才四岁,王老爷和王夫人也是把春燕看成半个丫鬟半个女儿,是呀,年龄太小了,每当王老爷想起来,春燕和她娘亲分别的场景,王老爷的心就十分的动容,是啊,对于他们来说太难了。

春去秋来,时光悠悠,这一年,玉莲10岁了,春燕也9岁了,家里的其他哥哥,姐姐更大了,不过,玉莲和春燕玩的最好,玉莲和春燕一个屋里住,不过,她们有主仆之分,在外人看了,玉莲是小姐,春燕是丫鬟,她们回到屋里,就变成了好姐妹了。

是呀,当年认识的时候,她们的年纪太小,而且年纪又相仿,从小天天一块玩,这样的感情真的是情同手足,亲如亲姐妹。

随着王老爷的儿女们都逐渐成婚长大,现在家里就剩下玉莲了,这年玉莲15岁,丫鬟春燕14岁,她们都是十分的懂得礼数,王老爷最喜欢玉莲,把小女儿玉莲视为掌上明珠。

这些年,丫鬟春燕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哥哥张生和娘亲,她所有对母亲的记忆就是母亲给她小木牌的那一刻,母亲说,让她永远记得这块木牌,有时候,丫鬟春燕在晚上经常在她想自己母亲时,会哪出那块木牌,她就会想,娘呀娘,这些年来,你在哪里,女儿现在长大了,过的也很好,只是,不知道,娘如今会怎么样呀。

有时候,玉莲也能看出春燕的心思,经常在晚上的时候,玉莲对春燕说,将来有机会,跟着她去找找她的娘亲,春燕总是感激的说,多谢小姐。

民间故事小乞丐的富贵缘(老爷心善施舍乞丐)(3)

到了第二年,玉莲16岁了,也到了说亲的年纪,王老爷和王夫人有心给玉莲说个好的人家,只是,这县城他知道的好人家真是寥寥无几呀,所以,媒婆倒是来过,只是都过不了王老爷的眼。

就在这一年,王老爷家的生意不知道是怎么了,一天不如一天,不是当铺买卖亏了钱,就是布匹行卖出去的布匹有瑕疵,人们退货的退货,来要账的要账,把王老爷急得直上火,他的两个儿子虽然都成婚了,但是,都没有太大的本事,全家人都指着王老爷呢,三女儿虽然嫁到了员外家,可是,毕竟没有在本县,也不能说来帮忙就来帮忙,毕竟是两家人。

到了这年的后半年,王老爷家里的钱财就少得可怜了,后来,二女儿知道后,女婿和女儿从家里拿了些钱财接济,才让王老爷家勉强过了这一年。

刚刚过年,本县一个大财主便登了王老爷的家门,他也是直言不讳,想跟他儿子说亲事,让玉莲和他的儿子成婚,说实话,要是在前两年,王老爷都不带正眼看他的,这财主姓丁,有个儿子叫丁富贵,小名叫个狗剩,这县城里都知道,这个狗剩长得不怎么样,却是不干好事的主,经常是花天酒地的,王老爷怎么能看的上他,可是,现在,家里没有钱了,见人就得低三分呀。

王老爷没有敢直接拒绝,而且先委婉的说,让他和夫人,小姐商量商量。

丁财主听了,说道,好,我就给你们7天时间,我到时候就拿着彩礼来了。说完,丁财主扭头走了,王老爷目送丁财主走远,无奈的坐在屋里的椅子上,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夫人其实在屋里听的一清二楚,夫人跟王老爷说道,这可如何是好,现在,那丁财主家里财大气粗,他说是来商量,其实哪里有商量的余地,这要是不同意,将来更不好过呀。

这要是同意了,你还不是把咱女儿玉莲往火坑里送啊。

当天晚上,家里就召开了家庭会议,让大家商量对策,两个儿子坐在父亲王老爷跟前,也是没有主意,玉莲心里十分的着急,急的小脸红通通的。

后来,王老爷说,如今之际,咱们惹不起,躲得起,明天就遣散家丁,咱们全家离开此地,家里还有些钱财,等将来再挣了钱咱们在回来,家里就留一个老家丁看家,有人来问,就说,咱们远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过个两三年,也许丁财主的儿子就成婚了,他也不会再招惹咱们家玉莲。

全家人听了王老爷的想法,都没有意见,于是,到了第二天,王老爷就把家丁的工钱结清,把他们都遣散了,家里就留下了一个老家丁,春燕姑娘没有离开玉莲,她说,她不要钱,她只要陪着玉莲就行了。王老爷和夫人这么多年早已把她看成是半个女儿了,王老爷点了点头,于是,就在这天晚上,他们找来马车,一家人乘着几两马车往南走去,王老爷打算去扬州,扬州有个王老爷的故交,曾经,王老爷和那位朋友十分的要好,到了扬州让他那位朋友扶持一下,也许一年就会缓过来。

他们就这样,一家人离开了济宁,往扬州赶去。到了第7天头上,那丁财主带走彩礼便往王老爷家里走去,到了王老爷家,敲开门后,一个老家丁出来了,说道,王老爷一家人都出远门了,可能三年五年也回不来,丁财主一听,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他还非常的怀疑这老家丁说的是不是真话,那老家丁也看出了丁财主的心思,于是,就让丁财主去家里看看,丁财主进来家里,看到,家里确实是收拾的干干净净,于是,丁财主才走,后来,他又暗地里派人在王老爷家附件盯了月把地,发现没有一个人来,只有那个老家丁时不时的会去买些简单的东西,丁财主这才相信。

民间故事小乞丐的富贵缘(老爷心善施舍乞丐)(4)

再来说王老爷,王老爷到了扬州后,路途还算顺利,不过,他却没有找到他想要找的人,原来,他多年前的故交早已经离开了扬州城,王老爷又打听了一下,最后也没有打听到去了哪里,没有办法,王老爷只好先在扬州城的边上租了一团院子,全家人先暂住在这里。

王老爷曾经也是白手起家,所以,现在手里没有多少银钱了,这日子就只能清贫的过着,王老爷现在常常跟自己的两个儿子说,现在家里可不是以前了,如今我们家里家道中落,你们也要想办法自食其力,大儿子王炳文,二儿子王炳富以前不知道什么是粗茶淡饭,也没有考虑过柴米油盐,现在,才知道,原来,当手里没有钱的时候,应该怎样才能够过活,好在,这两个兄弟念过几年书,还算有点文化,这年,扬州城里有个刺史,他计划招些写字差不多的人,要重新抄些书来存放,很多有钱的书生看不上抄书给的这点钱财,王炳文和王炳富知道了,便天天去抄书,多少也能挣些钱财,当然了,他们挣得钱财,也就是勉强能够度日。

王老爷在扬州坚持了一年,这一天,王老爷给家里的家丁去了书信,他想问问,那丁财主的儿子,丁富贵成婚没有,如果,他家儿子已经成了婚,那么,就再回去山东济宁。

再来说王老爷的老家,山东济宁,这一天,济宁来了一对马车,在这队马车前面的是一个翩翩少年郎,这少年今年刚刚18岁,长得是一副书生的模样,他头戴着状元帽,身穿着官服,原来是一个中了状元的状元郎,状元郎是路过济宁,南下去宁波的,他路过济宁是来打听王老爷家住处的,找了好久,才找到,王老爷的家,到了王老爷家后,发现,开门的就一个老家丁,而且,感觉王老爷的府上并没有其他人,那家丁看眼前的这位少年穿着状元的服装,就知道他来历不凡,于是就问这位少年找王老爷干什么。

这少年说道,自己叫张生,多年前,在这里的庙会上,乞讨时遇到了王老爷一家人,后来,自己的妹妹便在王老爷家里做丫鬟,她叫春燕,后来,承蒙王老爷的收留,还设施给母亲几两碎银,我家曾经也是大户人家,只是出了变故所以才会变穷,后来,我母亲拿着这几两碎银,一路北上,终于是来到了我远方的三舅家里,后来,我们在我三舅家里稳定了下来,我母亲又让我读书,我最后终于是考中了状元,母亲让我先去找自己的亲妹妹,再跟着妹妹去老家,见见我自己家的族人。

王老爷的老家丁听了,点了点头,他说道,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真是一个好样的少年郎,我家老爷去了扬州,他刚刚还来了书信,问这边的情况。

张生听了,点了点头,那老家丁说,春燕在王老爷府上多年,王老爷待你妹妹春燕就像他的女儿一样,这书信上有王老爷的地址,你想找他,就去吧,告诉王老爷,那丁财主家里的儿子今年后半年成婚。

张生听了点了点头,于是,张生又带着人马继续南下,往扬州赶去。

过了几天,张生来到了扬州,他根据书信的地址很快就找到了王老爷租的房子,张生这就敲开了王老爷的家门,看门正是王老爷,这么多年过去了,张老爷已然是老了不少,不过,张生那年6岁,他时刻记得恩人的相貌,所以,当张生看到王老爷时,张生说道,您就是王老爷吧。

民间故事小乞丐的富贵缘(老爷心善施舍乞丐)(5)

王老爷看到眼前,这个状元打扮的年轻人,他使劲的擦了擦眼睛,可是就是想不起来这人是谁,是呀,当年张生只是个6岁的娃娃,王老爷的变化可能还不太大,但是,小孩子的变化那就大的多了。王老爷,听到张生问他,于是,王老爷点了点头,说道,我是,不过你是不是找错人了,我并不认识你呀呀。

张生说道,王老爷,我没有认错您,我是张生,当年您收留我妹妹春燕,施舍我们银子,还记得吗。

王老爷听了,原来如此,张生说,今年的殿试,我中了状元,于是,他把事情的前后,又给王老爷说了一遍,王老爷听了,心里十分的动容,原来这就是那个小乞丐呀。真是没有想到时过境迁啊。

王老爷赶紧把张生让到了家里,然后,他去找丫鬟春燕了,春燕正在和小姐玉莲学女红呢,她们也计划要学会一技之长,王老爷赶紧找到女儿玉莲和春燕,他说得,春燕呀,真没有想到,你哥哥张生来了,他现在中了状元,来找你了,春燕一听是自己哥哥张生,赶紧就出门了,玉莲也依稀记得当年那个小乞丐张生,于是玉莲也走了出去,当春燕看到哥哥张生,张生也看到自己的亲妹妹春燕,他们兄妹二人眼圈都红了,张生知道妹妹会问什么,他直接说道,咱娘现在很好,春燕听了,拿出那个已经磨平的木牌,眼睛就湿润了。

大小姐玉莲看到眼前的张生,不由得怦然心动,张生现在是一表人才,又是当今的状元郎,真是可喜可贺。张生看到玉莲,想了一下,说道,你是当年的大小姐吗。

玉莲点点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说道,你还记得我。张生说道,自然记得,在下感激不禁。玉莲心里听了,心里十分的开心。

就这样,张生给王老爷说了济宁丁财主的情况,王老爷听了,便计划过些日子再回去,张生说,他要带妹妹先回老家见自己族人,然后,也会去济宁任职,自己正好被分配到了济宁先到地方任职。

就这样,他们先分别了,半年后,张生带着妹妹春燕又来到了济宁,张生把自己娘也接了过来,等张生把自己的公事都办请后,张生便去了王老爷的家,原来,张生是来提亲的,他希望能迎娶玉莲小姐,玉莲听了,特别开心,原来,张生跟妹妹春燕走后,春燕就在路上说了,她说,大小姐玉莲喜欢哥哥,王老爷又有恩与咱们,希望哥哥考虑玉莲小姐。

民间故事小乞丐的富贵缘(老爷心善施舍乞丐)(6)

张生知道玉莲心地善良,他心里自然愿意。就这样,张生和玉莲成了婚,王老爷和王夫人也特别开心,真是没有想到,自己女儿嫁给了状元郎。后来,王老爷家里的生意再次做大,而且比以前做得更大,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大家族,他的两个儿子经过这次的历练,也成长为了王家的人才。

人们呀都说,老爷一家心地善,乞丐长大中状元,半是女儿半丫鬟,长大报恩,恩情如山。好了,故事讲到这里,今天的故事就给大家讲完了,咱们呀,下个故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