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一生的坎坷(在鄢陵出生的他)(1)

在鄢陵出生的他,曾治愈了唐太宗严重的坐疾!‖百味中原

文‖葛国桢

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他出生在鄢陵县一个官宦之家,他从小聪明好学,过目不忘,中进士后,他历任洛州(今属河南)司马、度支郎中、户部员外郎等官职。

有一天,他忽然患上了风疹,很是难受。他非常担心转变为中风,就自己熬制并连续服下中药小续命汤。三年之中,他一共服下了46剂这样的中药,风疹的病疾再也没有复发。

不久之后,他升任殿中少监,后来又改任中书侍郎。唐咸亨中(670—674年),他与戴知德、郝处俊、李敬玄等人一起被高宗赏赐飞帛书赞,飞帛上的赞语为“仗忠节,赞皇猷。”不久,他升尚书右丞。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今陕西榆林一带大总管裴行俭领兵数十万大破突厥,斩杀了可汗泥孰匐,突厥的余党逃到保狼山。唐高宗颁下诏书,让他代表朝廷前去定襄慰问三军将士,辅佐裴行俭荡平遗寇。他立下了功劳,高宗给他增加了俸禄,最后任户部尚书。

他,就是唐代名医崔知悌。

唐太宗一生的坎坷(在鄢陵出生的他)(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有人喜欢写字,有人喜欢画画,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遛鸟,崔知悌当然也不例外,他在繁忙政事之余喜欢从事医疗出了大名。

崔知悌阅读研究了历代很多医药书籍,集合了许多名医的特长,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临床诊治达到了药到病除的效果。他结合自己的研究,在医学医疗中有很多自己的创造。这些创造不仅在当时具有领先水平,直到今日也常常被医学界使用。

隋唐时代,伤寒病常常在不少地区施虐,老百姓深受其害。崔知悌翻阅了大量医书中有关伤寒的记载,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他创造了一套独特的伤寒治疗方法,对不同的病人都很有奇效,广受人们赞誉。

唐太宗一生的坎坷(在鄢陵出生的他)(3)

崔知悌使用的方法有蒸汗法、熏吸法、通便法、导尿法等等。《外台秘要方》卷二十七记载:“崔氏疗小便不通:取印成盐七颗,捣筛作末,用青葱叶尖,盛盐末,开便孔,纳叶小头于中吹之,会盐末入孔即通,非常之效。”

崔知悌给人治病,不仅以药物见长,尤其擅长炙骨蒸之法,针灸以外,尚创造医疗器械及发明种种外治之法,如崔氏八味丸、黄连解毒汤等方,千余年来医学界都很乐用,但均不知其来源。

医学界有一个很有名的“锦唐御制骨痛贴”,对治疗骨科病有奇特的疗效,创制“锦唐御制骨痛贴”的鼻祖就是崔知悌,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了。

唐太宗李世民因为长期伏案批阅奏章,不幸被坐疾(也就是今天所称的骨质增生、腰椎盘突出等病症)缠身,很是难受,以至于多日无法上朝,太医用了很多办法去医治,效果都不明显。

唐太宗一生的坎坷(在鄢陵出生的他)(4)

崔知悌听说后,亲自上山采集了百种草药,在一个专用的铁锅里进行熬制,用枣木棒进行搅拌,用特制的香油进行调和,制成药灸,奉于太宗李世民让他使用。

说来真是神奇,李世民使用这种药灸十多天后,严重的坐疾竟然慢慢消失了,他非常高兴,给这个药灸赐名为“锦唐御制药灸。”

崔知悌从这件事中得到启示,加强了对各种骨病的观察研究,他研制的“锦唐御制药灸”奇效颇多:

一是杀痹毒,药物的有效成分能直达病患组织细胞内,深层杀灭痹毒,斩断风湿病痛根源,使关节酸痛、麻木、发热等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二是清瘀血,百种药物配伍精妙、以养辅治,能够强化人体代谢功能,将杀死的痹毒排出体外;病患部位的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减轻。

三是修关节,软组织修复成分能促进病患部位的血液循环、快速吸收炎性渗出物、营养软骨、平衡滑液分泌;可彻底修复病变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唐太宗一生的坎坷(在鄢陵出生的他)(5)

四是防复发,136味药材浓缩提纯,效果全面,能彻底斩断形成痹毒的变态反应链,根除风湿骨痛的内邪;同时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抵御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的能力,防止复发。

古籍《外台秘要》记载,现在中医针灸中常用的“四花穴”,即出自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崔知悌还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利用款冬花燃烟治疗咳嗽的方法,这是迄今为止有医学记载以来的首次通过雾化疗法治疗疾病的记载。

崔知悌不光在医疗实践上有过很多创新,还在公务之余著书立说,他在医学上的著述,文献可考者有《纂要方》十卷,《骨蒸病灸方》一卷,《产图》一卷,《崔知悌集》五卷,《法例》二卷。

在崔知悌所著的医书《崔氏纂要方》中,以《炙骨蒸病方》最著名。另有单行本《崔氏别录》,即世传崔丞相《灸法》。

唐太宗一生的坎坷(在鄢陵出生的他)(6)

崔知悌发明了结核同源之说,对现代结核病、细菌性痢疾的诊治作出过突出贡献,他所创用的黄连解毒汤是一个著名的方剂,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至今仍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生防治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等最为常用或首选的有效方剂之一。《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中称崔知悌为“唐代著名结核病专家”。

崔知悌在他的医学著作中,曾论述过脑后近下两边小结是瘰症,是颈部淋巴腺结核;腹部有块,是肠间膜淋巴结核。这是我国最早提出的瘰疬与结核病同源学说。到了18世纪,欧洲才有林匿克氏提出类似论断,比崔知悌的论述整整晚了1000多年。

唐太宗一生的坎坷(在鄢陵出生的他)(7)

(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者简介】葛国桢,常用笔名柯峥、草木、野草等,河南鄢陵人。曾任乡村教师、基层通讯员、企业政工师等,现为许昌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冷暖人生》、《燕子飞来》等个人文集,主编出版5卷本的《天下庾氏文化之根》丛书,曾获全国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奖、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奖、首届“茅山杯”全国微型文学大奖赛优秀作品奖、中国乡土文学奖等。

“百味中原”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品中原百味,看“百味中原”。 百味中原,向您展示一个千姿百味的中原!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