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上海的电影院哪个最出名,一百个人中真的会有一百个人回答你:“大光明”。

那么,大光明电影院为什么这么“光明”?它是上海的第一家电影院吗?他凭借什么因素能和百乐门、国际饭店齐名呢?

大光明并不是上海第一家电影院。1908年12月22日,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乍浦路112号创建了虹口活动影戏院。这是上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

国内被抵制的电影(大光明影院曾上映辱华电影遭上海人抵制)(1)

而第一家中国人开办的电影院是奥迪安大戏院,地址在北四川路虬江路口,于1925年10月9日开张。

但其实上海人在19世纪就看过电影了,应该是露天电影。1896年6月30日,上海《申报》记载:“初三夜仍设交虎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定造新样奇巧电光焰火……"

1896年的8月11日,由法国商人在西唐家弄(今天潼路814弄35支弄)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了“西洋影戏”《火车进站》、《园丁浇花》,为国内第一次营业性电影放映活动。

所以,上海人不仅仅是第一波吃咖啡的,也是第一波看电影的。

电影开始在上海人中有了市场。

直到1928年,由中国商人高永清与美国人亚伯特·华纳(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公司华纳兄弟的创始人)合资成立了"大光明影戏院"。

京剧泰斗梅兰芳先生亲临剪彩,明星效应就是火爆,“大光明”名噪一时。戏院落成首映式为美国影片《笑声鸳影》。

然后,黑天鹅事件发生了。

1930年2月22日,大光明戏院如往常一样开演一部由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不怕死》。

电影正在放映,突然有个年轻人站到了台前,他挥舞双手义正言辞地说道:“这部电影以唐人街为背景,描写华侨的所谓种种劣迹丑事,此等侮辱华人的影片,我等不要看,应该向戏院退票。”

影院方看到有人捣乱就联系了巡捕房,把他关了起来。

大光明放的电影确实涉嫌辱华。

这激起了上海爱国人士的愤怒。

于是2月23日,上海各报都刊登了这位青年大闹大光明影戏院的新闻。

于是2月24日,上海各报均不刊登大光明影戏院的电影广告。

于是2月25日,当事青年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发表《大光明戏院唤西捕拘我入捕房之经过》的文章和《对大光明戏院宣言启事》。

于是2月26日,南国社、艺术剧社、复旦剧社等,联名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上海戏剧团体反对〈不怕死〉影片事件宣言》,表示支持这位青年的义举。

这位青年的名字叫洪深,是复旦大学教授,也是全国知名的戏剧家。

国内被抵制的电影(大光明影院曾上映辱华电影遭上海人抵制)(2)

事情闹大了,作为一个爱国青年,洪深正式提起诉讼,控诉大光明影戏院放映辱华影片并妨碍他的人身自由。

3月13日,上海临时特区法院开庭审理大闹影戏院事件。爱国青年洪深在法庭上慷慨陈词,人们翘首以盼等待法院宣布审判结果。没想到法官却宣布:“今日到此休庭。”

这……有黑幕啊。

但上海人民真不是吓大的,毕竟大上海浸淫西方文化这么多年,对自己的权益尚知道维护,面对国家被羞辱,怎么能望而退却呢!

你不和我讲法律,我也不用讲道义。

恶人自有恶人治!

谁说上海人不会耍流氓?

由于审判结果没有出来,影片《不怕死》照常放映。

这就太欺负人了。

这就太不讲理了。

于是上海影戏公司的主持人但杜宇发动其公司职员数十名,分批进入大光明,用剃刀刀片把座椅的皮面划破;另有人将装有阿摩尼亚(氨水)的瓶子带入戏院,悄悄地打开瓶塞,难闻的臭气逼得人纷纷离席而去;还有人买了炮竹带入戏院,用香烟头点燃,观众忽闻巨响,误以为炸弹爆发,都吓得纷纷逃命……

令人拍案叫绝!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做得太少了。

斧头帮和青帮都做不出来的事,被一群影戏公司的人做了。

也许影响实在太坏,怕引起更多人的公愤,上海特区法院再次开庭公审。洪深亲临法庭,经过原告被告双方激烈辩论之后,法院当庭宣判洪深获胜。

大光明戏院老板高永清败诉,登报道歉,并罚五千元。

巨款啊巨款,罚得他连亲妈都不认识了。

事情还没完呢!

上海各界可谓是破釜沉舟,誓要与大光明拼个你死我活。

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8月,不怕死电影主角美国人罗克致函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向中国观众正式道歉,其道歉书刊登在8月15日的《申报》上。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宣布,收回在华《不怕死》的影片全部拷贝,并保证不再放映……

这一仗可谓打得漂亮,长了中国人的威风,也让美国人意识到上海人不好惹。

“不怕死”事件至此结束,可它却导致了大光明营业持续低迷,最终于1931年9月30日黯然停业。

命苦不能怨政府,法院只能帮到你这里了,奈何上海人太流氓!

停业以后的大光明影戏院何去何从呢?

历史注定了它的不平凡。

这时,英籍华人卢根看好大光明的前景,他投资一百一十万元,将旧戏院全部拆除重建,并邀请了建筑大师邬达克来(怎么又是邬达克?上海的知名建筑怎么都是他设计的?)设计。

重建后的“新大光明大戏院",场内共有座位近两千。门面也由原派克路移到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

国内被抵制的电影(大光明影院曾上映辱华电影遭上海人抵制)(3)

1933年6月14日下午九时四十五分,以米高梅电影公司的新片《热血雄心》为首映式。

远东第一影院就此诞生了,宣告新娱乐形式正式入驻大上海。

由于大光明大戏院拥有首轮影映权,好莱坞大片纷纷在大光明里粉墨登场。

大光明可是综合娱乐地点,不仅可以看电影还能喝咖啡,打弹子。

可是,上海人民能消费得起吗?

大光明大戏院的票价是1元,然后呢,上海普通人的月收入大概是10元。

所以,只有上只角的人才能去大光明消费。

可以想象一下,一到晚上,大光明门口成排的轿车;影院里随处可售的爆米花,灯火辉煌,人头攒动,摩登男女出双入对。

如果你在那里,一定能遇见张爱玲。

据说,很多服装设计师专程去大光明蹲守摩登女郎,为服装设计提供灵感,不知真假。

还有更夸张的,由于大光明放的大多数是美国影片,没有配音,听不懂啊。

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这些电影,1939年11月,“大光明”在全国率先引进了“译意风”同声翻译耳机设备……

科技果然是第一生产力,佩服佩服。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我到现在都没使用过同声翻译……

1940年,《乱世佳人》的上映引发万人空巷。

国内被抵制的电影(大光明影院曾上映辱华电影遭上海人抵制)(4)

大光明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不仅仅是电影院,还是政治舞台。

如1942年8月27日下午,日本人中山久四郎在大光明大戏院宣讲《日本之道与孔子之教》,会后放映“大东亚战争”影片。

1950年5月31日下午,上海市总工会筹委会在这里举行。市长陈毅出现在影院的入口时,人们热烈欢呼。

后来经历了文革,大光明一度沉寂。

直到1978年上映戏曲片《红楼梦》,万人空巷,又重现了当年《乱世佳人》上映时通宵排队的场面。

1993年7月26日下午,影片《霸王别姬》首映式在大光明隆重举行。

张国荣的到来再次引发交通堵塞。

国内被抵制的电影(大光明影院曾上映辱华电影遭上海人抵制)(5)

张国荣为《霸王别姬》首映剪彩,红绸带被剪断后,张国荣将手中的绣球抛向观众。台下好几个人接到绣球,东拉西扯,你来我往。

于是,那天首映式散场后,大光明电影院满地都是鞋子和手表……

大光明影院曾一度成为上海的一大标志,但是社会的改变,面对很多被改造成为小厅放映的电影院,只有一个大放映厅的大光明无法寻觅到当年的盛况,这座古老的奶黄色建筑湮没在南京西路的一排小店铺中,曾经引人骄傲的辉煌渐行渐远……

大光明又要凉凉了,只有变革才有出路。

2008年,大光明影院斥资1.2亿元人民币,开始对影院进行变革。

改造后的大光明形成“1大加5小”的放映格局。原本可容纳1900人的放映大厅被缩减了600个座位,原本两层楼的设置依然保持,一楼800多座、二楼500多座。

此外,大光明影院还新开发出了5个小观众厅,包括一个VIP厅,使得观众在影院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国内被抵制的电影(大光明影院曾上映辱华电影遭上海人抵制)(6)

大光明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和“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等。

如今的大光明电影院虽然没有当年的风采了,但它依然是上海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它已经矗立90多年,见证了上海的繁荣,也是上海市民精神文明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