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你敢相信吗?朝鲜竟然计划要派遣“志愿兵”支援俄罗斯!

朝鲜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是工业强国)(1)

2023年2月3日,根据韩国媒体《每日朝鲜》报道,朝鲜政府已经下令,要求在俄的朝鲜贸易公司挑选300到500名“志愿兵”支援俄军,预计本月中旬抵达俄乌冲突前线的顿巴斯地区。

这条新闻一经传出,瞬间便登上全网热搜。因为相较于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甚至包括当事人的俄乌两国,都希望从这场乱局中脱身,朝鲜这楞着头往里扎的举动,实在太过特立独行。

其实,这并非是第一次有传言说朝鲜将向俄罗斯派遣“志愿兵”,早在去年8月份的时候,网上就有消息称朝鲜计划十万青年兵入俄,尽管这条新闻后来被朝鲜官方证为谣言,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又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事实上,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朝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在持续升温。

而深究其原因,有人觉得朝鲜这是顾念者“老大哥”的旧情,想要拉一把,但在我看来,朝鲜或许并没有这么高尚,对于他们来说,这屡屡的示好,与其说是帮忙,倒不如说是为将来有求于俄准备的“人情”。

朝鲜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是工业强国)(2)

其实,相较于俄罗斯的困局,如今的朝鲜真没有好到哪里去。

在持续多年的经济停滞后,现在的朝鲜已经越发与世界脱节。尤其是相较于旁边混得风生水起的“富哥们儿”韩国,朝鲜已经显得有些寒酸。

根据资料显示,在2018年的时候,朝鲜的GDP已经只有韩国的1%,全国2540万人口,人均GDP却仅有700美元,位列全球倒数,而同时期的韩国这个数字则为3.1万美元。

这很难让人相信,曾经那个风光无比的工业强国,甚至一度加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朝鲜,会和现在这个贫穷的朝鲜一脉相承。

那么,朝鲜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如今这个模样的呢?

这一切的答案,都要从朝鲜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寻找。

01

提起朝鲜,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抗美援朝”战争,而事实上,这场战争也是朝鲜发展道路的开始,毕竟没有这场战争,可能也就不会有朝鲜的存在。

在战争结束之后,朝鲜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最大的赢家,收获了无数的好处,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在苏联主导的“经互会”里,占据了最肥沃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凭借着雄厚的实力,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以帮助西欧各国恢复经济民生。面对这一情况,苏联随即提出了“莫洛托夫计划”作为回应,协助东欧国家进行战后重建。而这个“莫洛托夫计划”就是“经互会”的雏形。

朝鲜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是工业强国)(3)

1949年1月,基于“莫洛托夫计划”的铺垫,经济互助委员会,也就是“经互会”正式宣布成立。

而关于这个组织的运行框架,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在苏联周围,在苏联的主导下,分工合作进行计划生产。

由于在对美战争中帮助苏联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实际上在来到“经互会”之前,朝鲜就已经得到了许多援助,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当正式加入“经互会”后,朝鲜的经济就更加如虎添翼,一发不可收拾。

1964年,朝鲜正式加入“经互会”,在苏联的撑腰下,朝鲜拿到了“工厂”这个分工职责。

而简单来说,这个职责的任务,便是从别的社会主义国家廉价的进口原材料,再通过本国的工业体系,加工成高档的工业成品,最终再卖回到其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其中不包含中国)当中去。

毫无疑问,这样工作显然是一个“肥差”,而事实上朝鲜也的确凭借这个位置,赚得盆满钵满,一度成为举世瞩目的工业强国,在当时与日本并称“亚洲双雄”。

朝鲜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是工业强国)(4)

70年代的朝鲜有多富?

很简单,光看社会福利就可以一探究竟!

从70年代开始,朝鲜依靠着“经互会”中赚取的大量经济,开始提升各方面的社会福利。

不仅推行了长达11年的免费教育,而且还给普通人民免费分房、提供免费医疗。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免费医疗并非印度和美国的那种假把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所有人一视同仁,每个人都有享受最好救治的权力,无论贫富。

毫无疑问,在那个年代成为一名朝鲜人,绝对是无比幸福的事情。

根据资料显示,在70年代,朝鲜的农村机械化已经超过七成,而我国直到2019年都未能实现这个目标。农村通电率百分之百,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黑白电视机。

也正是因为这样,朝鲜在那时被人称作“准发达国家”,至于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因为在当时这是由美国评定的,对于他们而言,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可能“发达”呢?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的成功,也顺利的带偏了其他的一些国家,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好兄弟”南朝鲜(也就是韩国,后面为方便区分,直接用韩国这个名字)。

朝鲜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是工业强国)(5)

02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尽管韩国在战争中表现不咋样,但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度,美国依然为韩国的李承晚政府提供了大批援助。

不过,李承晚治理下的韩国,并没有珍惜美国的这份善意。大概是为了跟北边的兄弟赌气,韩国决定照搬朝鲜的发展模式,走“先军经济”路线,也就是全力发展重工业,而轻工业则全部依赖进口。

然而,朝鲜敢这么做,是因为有苏联的撑腰,以及庞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市场,可韩国有什么?难不成要让那些养尊处优的美国老爷们用上“劣质”的韩国货?

所以结果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发展道路上,韩国经济持续衰退,要不是美国一直在后面支撑着,恐怕早就走到崩溃的地步。

朝鲜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是工业强国)(6)

但美国毕竟也不是傻子,会容忍韩国一直这么“胡来”。

1960年,借由韩国国内的民意,美国强行将李承晚摘了下来。在他多年的经营之下,彼时的韩国国民人均收入仅有81美元,而且还大部分集中在少数上层阶级手中,普通人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

不过,就算李承晚治理下的韩国是这副模样,让人没想到的是,这还不是最低的下限。因为在他之后,由于始终没有一个能够令所以人感到信服的人站出来,韩国政局彻底陷入了混乱,经济非但没有发展,反而更加一塌糊涂。

而也正是在那期间,有许多韩国人选择离开,前往北边的朝鲜。

直到1961年,那个叫朴正熙的男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朝鲜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是工业强国)(7)

朴正熙

提到朴正熙这个名字,大概很多人并不太了解,但说起“汉江奇迹”这四个字,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而这也是朴正熙最大的历史功绩。

不过,如果你能仔细研究韩国历史,其实不难发现,实际上“汉江奇迹”跟朴正熙的关系并不大,可以说,他完全是躺着捡到了这份功劳。

彼时,由于有了李承晚政府的先例,美国再也不敢放任韩国自由发展。于是,几乎在朴正熙上任的第一时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就向其下达了第一份命令:

恢复文官政府(因为李承晚和朴正熙都曾是军人,容易任人唯亲,形成军政府),经济上发挥“比较优势”(说白了就是抛弃赚不到钱的重工业),否则美国便停止对韩国的援助。”

朝鲜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是工业强国)(8)

肯尼迪

要知道,在那时候,韩国每年的贸易逆差大概在2.7亿美元左右,这笔钱几乎全都是由美国掏出来的,一旦美国“断供”,韩国政府便会宣布破产。

正是因为这样,朴正熙只得硬着头皮答应美国的命令。

不过,尽管做到这样,美国依然对韩国不太放心,于是在后来,又多次派遣经济学专家,前往韩国,以“特使”的身份,检阅并修改韩国的发展计划,并最终确定了韩国的出口导向战略。

后来,在美国的授意之下,日韩建交,日本又给予韩国数十亿的经济援助,而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又借由购买物资、以及协助军费等理由,向韩国提供大量现金,这才使得韩国经济逐渐飞奔起来。

等到了70年代末期,朴正熙正式下台之前,韩国的经济已经几乎与朝鲜持平,年经济增长率稳定在10%以上,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朝鲜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是工业强国)(9)

凭借着美国的帮助,韩国经济终于与朝鲜来到了同一起跑线,而接下来便是见证谁强谁弱的时刻。

然而没有人想到,就在这关键时刻,朝韩两国竟然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最终天差地别。

03

曾经,世界银行的总裁公开表示:“发展中国家有三个神话:第一是修高速公路,第二个是建设钢铁联合企业,第三个是为国家元首修建纪念碑。”

而他之所以说这句话,言外之意便是如果因为这三件事来找我们贷款,只想送你们一句话:“别来沾边!”

然而,他一定不会想到,这三件事中的两件竟然会造就两个国家的崛起,其中一个是“要想富先修路”的中国,而另外一个便是韩国。

大概是觉得“吃别人的最短,拿别人的手软”,在60年代末期,韩国开始寻求经济的独立自主,脱离对美国的依赖,于是便希望建造一整套的化工项目。

但当韩国提出这个想法时,几乎没有人看好他们,就连美国都直接拒绝进行任何援助。

可就是面对如此情形,韩国依然咬着牙执意要走这条发展之路,而且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条路竟然还被他们走通了。

在70年代之初,韩国浦项钢铁厂建设成功,韩国钢铁彻底实现自给自足,为韩国带来巨大的好处。仅仅在1972年一年,浦项钢铁厂便为韩国节省了1.5亿美元外汇,这给本不富裕的家庭节省了一大笔账。

朝鲜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是工业强国)(10)

有了浦项钢铁厂的成功,韩国仿佛就像找到了致富密码一样,彻底换了一副姿态。

在随后的多年里,又是修建铁路,又是建设工厂,并把握住了包括半导体、汽车在内的一大批高科技产品发展浪潮,培养起三星、现代等超体量企业。

至此,韩国经济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并光彩夺目。

然而,与韩国这边一路顺风顺水不同,朝鲜则似乎误入“歧途”,一路扎进了“死胡同”。

前面曾提到世界银行总裁的三大不投资,其中韩国漏下了最后一件,而朝鲜则偏偏只握住了最后一件。

大概是由于国内经济一片向好,钱多的没处花,从70年代后期开始,朝鲜开始在全国各地大肆修建“奇观”。

占地24万平方米的“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10万平米的“锦绣山太阳宫”等等。

让人忍不住惊叹:“好家伙!每一个都是妥妥的金碧辉煌!”

朝鲜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是工业强国)(11)

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

修建“奇观”这东西,一旦有了开始,那就注定停不下来。

这边朝鲜国内的创意用的差不多了,又开始照搬国外的,像什么“平壤凯旋门”、“柳京饭店”等等,简直数不胜数,就差把咱们的万里长城复刻过去。

其实,如果经济一直很好,修这些东西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也可以吸引游客,从而发展第三产业。

可让朝鲜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上世纪最后十年,世界政治风云突变,在内忧外患的交织下,苏联终于还是支撑不住。

1991年6月,“经互会”正式解散,朝鲜的“大蛋糕”就此被端走。

半年之后,苏联轰然倒塌,新成立的俄罗斯拒绝延续苏联之前的一系列政策,朝鲜陷入能源危机,大批工厂停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2年,因为一些原因,中朝关系陷入僵局,随即中国停下了对朝鲜的粮食出口。而在这之前,中国一直是朝鲜的粮食进口主要来源,地域狭窄的朝鲜,超过半数的粮食都要依赖进口。

“没了工作,丢了饭碗”,朝鲜怎么也不会想到,短短两年时间,自己就会从一个“土大款”沦落到如此境地,而且就此一蹶不振。

朝鲜为什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是工业强国)(12)

有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朝鲜人一定感触良多。

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里,朝鲜连续爆发三次大规模自然灾害,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后来对这段历史,朝鲜报纸无奈的用“苦难行军”四个字来形容。

而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朝鲜人的脸上渐渐少了一些笑容。

如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朝鲜与世界越发脱轨,哪怕在军事上,依然经常能秀一波自己强悍的肌肉,但这些“铁疙瘩”终究不能当饭吃,回到生活上,朝鲜依然是一塌糊涂。

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在的朝鲜急需寻找一条出路,因此帮助俄罗斯,也是在帮助他们自己。

不过,对于朝鲜来说,这一切依然有些任重道远,毕竟仅凭借别人的援助,或许可以解除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想要重新走上富裕之路,思考如何提升自己,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