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媒体作者都发文说王莽是一个穿越者,还提供了,各种证据,还有铜卡尺这样的物证。其实不仅如此,我要告诉你的是王莽还患有现代病,就是恐高症和畏光症。

大家都知道吴牛喘月这个成语,大致上就是说,长江下游的南方一带天气多炎暑,水牛整天在太阳底下干活,看见太阳就觉得热就喘,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到了晚上见到圆的月亮以为是太阳,也会喘。

王莽恐高畏光也到了吴牛喘月的地步,以至于听到地名中有表示高的词和与光有关的词就害怕,在他掀起的大改全国地名活动中就把这些相关的地名进行了改名。下面我们就看看王莽改地名的套路。

王莽疑似穿越的13个证据(如果说王莽是一个穿越者)(1)

首先把高字改掉

很多名字中带高字的县名被改了,没有什么规律,但高字没了,比如:

高成改为言程,高平改为铺睦,高望改为坚宁,高句骊改为下句骊,高陵改为千春,高乐改为为乡,高宛改为常乡。

接下来把表示高的"陵"改为表示平坦的"陆"、"平"

陵的本意是山陵、丘陵的意思,后来因为帝王的坟墓封土高像山陵一样,所以帝王的墓也称陵了。西汉末期带有陵字的县大多表示的山陵、丘陵的意思,比如河南的宁陵、鄢陵都是在高地上筑城而得名。而像炎陵县、黄陵县等陵字表示陵墓的县,则都是现代才改的。

很大一批带有陵字的地名字被改了,上至郡比如武陵郡改为建平郡,零陵郡改为九嶷郡,广陵国改为江平国。下至县比如安陵改为嘉平,竟陵改为守平,义陵改为建平,长陵改为长平。孱陵改为孱陆,猛陵改为猛陆,沅陵改为沅陆,江陵改为江陆,阜陵改为阜陆,湖陵改为湖陆,阿陵改为阿陆,于陵改为于陆,睢陵改为睢陆,淮陵改为淮陆。

王莽疑似穿越的13个证据(如果说王莽是一个穿越者)(2)

当然除了改为表示平坦的"陆"和"平"外,还有按照行政单位名称来改的,比如亭,类似于乡级,估计这样的县城人口比较少,改为这样的名字。比如秣陵改为宣亭,庐陵改为桓亭涪陵改为巴亭,苑陵改为左亭,傿陵改为左亭。竟然出现了两个左亭,当然这两个左亭不属于一个郡里。

又把和光有关的"阳"字改为"阴"或其他字

在古代一般山之南水之北称作阳,因为这些地方能接受到阳光的照射。王莽几乎把带阳字的地名都改了。

郡国一级被改的有:南阳郡改为前队,山阳郡改为巨野,广阳国改为广有,淮阳国改为新平。

县名被改的有:泥阳改为泥阴,稒阳改为固阴,西安阳改为鄣安,阳寿改为常得,东安阳改为竟安,渔阳改为得渔,夕阳改为夕阴,聚阳改为笃睦,辽阳改为辽阴,揭阳改为南海亭,汶阳改为汶亭,阳邑改为繁穰,济阳改为济前,阳城改为新安,成阳改为新利,曲阳改为延平亭,黎阳改为黎蒸,宁阳改为宁顺,阳乐改为延乐,阳石改为识命。

王莽疑似穿越的13个证据(如果说王莽是一个穿越者)(3)

王莽还讨厌"武"字多改为相近意思的"桓"

王莽希望天下太平,不要有武力反抗行为,所以把天下带有武字的郡县几乎都改了名。至于改成哪个字呢?王莽决定这次用同义词,改为桓,因为桓有威武的样子之意,这样就没有了武力反抗的意思了。于是全国大部分名字带武的县中的武字改为桓,也有个别的改为其他字。

原武改为原桓,武安改为桓安,章武改为桓章,安武改为安桓,武都改为桓都武城改为桓就。武次改为桓次钟武改为钟桓……

武阳被改为戢成,武功改为新光,东武改为祥善,武乡改为顺理。

用吉利话比如"安"、"顺"

王莽还喜欢用吉利的字样来改名,把他认为不吉利的地名冠以"安"、"顺"等字。比如曲逆改为顺平,宁阳改为宁顺,阳城改为新安; 济南郡改为乐安。

王莽疑似穿越的13个证据(如果说王莽是一个穿越者)(4)

用厌胜术镇住自己讨厌的人

厌胜意即厌而胜之,又称魇镇,旧时中国民间一种具有迷信色彩的避邪祈吉习俗,以诅咒厌伏其人。王莽在改地名时也使用过类似的方法,想通过地名镇住他讨厌的人。这些地名主要用在少数民族地区。

陇西郡改为厌戎,白狼改为伏狄,平邑改为平胡,阴平道改为摧虏,交黎改为禽虏,广成改为平虏等。

从上边可以看出穿越者王莽除了恐高、怕光以外还喜欢用同义词、反义词、同音字来改地名,同时他也很迷信有时用吉利话,有时厌胜术都用上,总之就是希望自己的江山永固,天下太平。结果却适得其反,天下人还是起来反对他,最后只落得身首异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