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松门”吗?知道“搭松门”表达什么寓意吗?巷口搭松门,户户挂国旗,家家吃寿面,集体蒸寿桃国庆节即将来临,这是记者29日在高邮市高邮镇奎楼社区太平庄看到的场景一面面崭新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与搭建在巷口的喜庆松门一起,点亮了太平庄的街头巷尾,汇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记者采访获悉,太平庄居民原先都是渔民,被称为水中讨生活的“渔侉子”对于生活条件的今非昔比,这里的居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对新旧社会感触尤深,对祖国的感恩、礼赞发自内心这次,大伙自发用独特的方式,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太平庄人幸福太平通讯员 陈鲁高 杨晓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时候的房屋四扇门什么讲究?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时候的房屋四扇门什么讲究(知道搭松门表达什么寓意吗)

古时候的房屋四扇门什么讲究

见过“松门”吗?知道“搭松门”表达什么寓意吗?巷口搭松门,户户挂国旗,家家吃寿面,集体蒸寿桃。国庆节即将来临,这是记者29日在高邮市高邮镇奎楼社区太平庄看到的场景。一面面崭新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与搭建在巷口的喜庆松门一起,点亮了太平庄的街头巷尾,汇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记者采访获悉,太平庄居民原先都是渔民,被称为水中讨生活的“渔侉子”。对于生活条件的今非昔比,这里的居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对新旧社会感触尤深,对祖国的感恩、礼赞发自内心。这次,大伙自发用独特的方式,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太平庄人幸福太平。通讯员 陈鲁高 杨晓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新中国成立后,“陆上定居”政策让“渔侉子”上岸居住

翻阅太平庄村史,记者得知,位于高邮运河西堤西侧的太平庄,220多户居民过去世代都是渔民,主要以打鱼为生。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 “陆上定居”政策,让祖祖辈辈在水中讨生活的“渔侉子”上岸集中居住,从此过上幸福生活。村庄起名太平庄,寄托着渔民对平安太平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为了表达爱祖国、谢党恩的情感,不少渔民上岸后,自发在家中悬挂国旗,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

从一名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到成为整天打鱼为生的“水上漂”,再到上岸定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家住太平新村46号,今年74岁的胡友来老人的人生轨迹,折射了他在新旧社会的两重人生。他向记者介绍,挂国旗是渔民多年的传统。“旧社会,渔民外出捕鱼时会在船上挂一块红布,一是测风向,二是遇到危险时摇晃显眼的红布求援,三是祈求风调雨顺。”胡友来说,新中国成立后,红布被国旗代替。再后来,渔民们陆上定居后,大家还延续着以前的传统做法,在家门口悬挂国旗。这既成为居民的一种特殊习俗,更是居民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感恩、礼赞之情。

渔民朴素感恩:新年或国庆换上新国旗,一挂就是一整年

年过8旬的胡德龙是一名老渔民,亲身经历了旧中国与新中国两种社会制度。胡老感慨地告诉记者,旧时渔民中流传好些民谣,如“渔民头上三把刀:鱼税重、利息高,苛捐杂税多如毛,土匪经常来骚扰”、“船漏雨、蓬漏风、网漏鱼、衣漏肉”……胡德龙回忆说,小时候,一家9口人挤在一条小破船上,吃不饱、穿不暖,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冬天,船上只有一件破棉袄、棉裤,父母轮流穿上外出劳作,兄弟姐妹就蜷缩在破棉被里,互相取暖。

“每个人表达爱国的方式不同,我们渔民就是用在家门口挂五星红旗来表达。”胡德龙向记者展示庭院中悬挂的国旗。老人告诉记者,每到新年或国庆时,他们都会在家中换上新国旗,一挂就是一整年,直到来年再更换一面新的。

今年82岁的韩慕尧在太平庄担任会计一职40余年。他告诉记者,未上岸前,渔民们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世代生活在船上,四处漂泊。大伙不识字、没有文化,常因洪水、灾荒、瘟疫、土匪抢劫,过着度日如年的苦难生活。上岸定居后,整个庄台找不到一个能写会画的文化人。1957年夏季,初中毕业的韩慕尧走进太平庄,成为庄里的外聘会计,见证了太平庄的生活变迁。“60多年来,太平庄就像换了个庄子一样,居民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的太平盛世如大家所愿,太平庄实现了繁荣太平。”韩慕尧感慨道。

走在太平庄街头巷尾,记者看见,家家户户窗明几净,庭院整洁,屋内家具现代,独立的厨房、卫生间以及家用电器等设施齐全。奎楼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有明告诉记者,上岸定居的渔民通过进村办集体企业、发展围网养殖、承包农田种植、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走上富裕道路。如今,老人养老有保障,青壮年们努力创业,孩子们进学校学知识,家家户户吃穿不愁,不少居民家中添置了小轿车。

民间喜庆方式“搭松门”难得一见,祝愿祖国“寿比南山不老松”

29日上午,太平庄居民们自发聚在一起,搭松门、挂国旗、蒸寿桃、吃寿面,用最传统的祝寿方式,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一些有文艺细胞的村民还打起了腰鼓、莲湘,扭起了秧歌,荡起了湖船,舞起了龙狮,好不热闹。

韩慕尧老人告诉记者,搭松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喜庆方式,现代社会已不多见。松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树种之一,用松枝搭建松门,表达的是老百姓对祖国“寿比南山不老松”的美好祝愿。为搭建松门,找松枝、买装饰用品,居民们分工合作,忙活了一个星期。

记者在现场看见,位于太平庄东街入口处的喜庆松门周边都装上了彩色纸花、彩色灯泡,顶上插着小红旗。一旁的桌子上摆放着居民集体购买的寿桃,寿桃上写着“国庆、70”的字样。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着的红灯笼和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更让整个太平庄喜气洋洋。

“新中国让我们渔民翻了身,过上了好日子,住上了小洋楼,穿不愁、吃不愁,手机家电户户有,现在日子多过啊!”正在吃寿面的太平庄居民张永虎笑着说,儿女们工作稳定,孙子们读书上学,自己和老伴每月退休金有4000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记者注意到,不少行人停下脚步,拿起手机,拍照片、拍视频,转朋友圈、发抖音,送祝福。

图1为太平庄居民挥舞国旗,祝福祖国。

图2为喜庆的国庆大寿桃。

图3为全体居民尝寿面。

图4为居民“搭松门”,祝祖国“寿比南山不老松”。王林山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