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惜吾

《孟子》一书中的伦理思想可以说是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大汇总,也为后世儒家伦理思想奠定了基础。性善论、浩然之气、大丈夫人格、义利之辨、圣之时者等又是其中最为闪耀之处。总体上,作为儒家思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的伦理思想是在孔子思想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这其中又有孟子对于儒家思想进一步阐发。

孟子思想的三大原则(孟子伦理思想简史)(1)

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伦理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是孟子对人性的基本观点。由这一观点出发,孟子才发展出他对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的礼仪规范以及国家的政治方略的种种理论。

性善论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生来就有向善的力量,但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正确引导,就可以激发人向善的潜能,修养道德,直至成为君子乃至圣人,如果错误引导,受到环境的不良影响,就可能做出坏事,成为恶人,而社会上出现小人、奸臣等,都是受到外部环境的错误影响,把性善的潜能扼杀了的缘故。

孟子思想的三大原则(孟子伦理思想简史)(2)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孟子用水作为比喻。他说人天性是向善的,就像水天性向低处流,这是自然之理。他还进一步阐述了人天生向善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这就是他的"四端"说,他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天生就有的,这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来源。人有这四心或者说四端,就好比有四肢一样自然。但人虽然天生有这四心,却需要勤加爱护,不断培养。所以孟子还着力探讨了人们该如何保持善心,防止被社会环境污染。

孟子思想的三大原则(孟子伦理思想简史)(3)

求其放心:"放心",不是现代汉语所谓的"安心",而是指失去了的本心。由于孟子认为善心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潜能,只不过后天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所以我们就要不断求学,修身养性,把失去了的仁心找回来。

反求诸己:孟子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遇到挫折等困境时,不要责怪他人,而应该首先反思自己,从自己身上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提升道德修养。如此,才能让保护自己的善心。

孟子思想的三大原则(孟子伦理思想简史)(4)

行不得则反求诸己

与人为善:这个成语,今天我们用来表示积极帮助别人,做善事。但孟子的本意是说,人们要和别人一起行善,就是"见贤思齐",吸收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每个人都能与人为善,如此一来,社会上的恶人就会越来越少。

但是,孟子的性善论存在一个漏洞。如果每个人天生都是向善的,只是因为被社会上的恶所污染才变坏,那么社会上的恶是从哪来的呢?换句话说,第一个恶人是从何而来的?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有趣的话题。

孟子思想的三大原则(孟子伦理思想简史)(5)

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孟子对儒家伦理思想的重大发展。他提出了君子应该拥有的一种独特精神气质。那就是浩大刚强的精神。孟子周游列国,面对各国君主及大臣的种种非议,能够大义凛然,不畏强权,义正辞严地用滔滔雄辩阐述自己的学说。这就是浩然正气带来的精神力量。历史上不少仁人志士,以孟子的浩然正气为精神支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集中的反映。

孟子思想的三大原则(孟子伦理思想简史)(6)

浩然之气是什么?孟子自己也很难说清,因为它是内在的人格力量,不是实际的物质。但孟子说浩然之气充盈于天地之间,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如果能够不断培养自己的仁义之心,就可以增强浩然之气,终究可以成为顶天立地的人物。

那么心中充满浩然之气的人,是怎样的呢?以孟子为例。他说过一句名言"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面对天下纷纷扰扰的混乱局面,孟子挺身而出,他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力图为天下万民造福。这种精神,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匹夫不可夺志也""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思想,极有感染力。

孟子思想的三大原则(孟子伦理思想简史)(7)

虽千万人吾往矣

有了浩然正气,还要用自己的精神力量感染别人。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与孟子性善论的主张是连贯的。

大丈夫人格:大丈夫人格是孟子心中的理想人格,与浩然之气有密切的关系。孟子明确提出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的核心,就是说人不能轻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改变自己的志向,也就是说人要有恒心。孟子曾说过,只有士阶层可以做到"无恒产而有恒心",即哪怕生活困苦,也能保持本心不动摇。所以孟子对士阶层的期望是很高的。而他自己,正是一个善养浩然之气的大丈夫,一个优秀的士。

孟子思想的三大原则(孟子伦理思想简史)(8)

孟子的弟子景春,觉得张仪和公孙衍纵横捭阖,能操控天下大势,这是大丈夫。孟子严肃驳回了他的观点。孟子认为,只有行正道、居正位、行仁义、行大道,才能算大丈夫。如果他担任职务,能实现志向,那也要以民为本,如果不能实现志向,则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思想的三大原则(孟子伦理思想简史)(9)

义利之辨:义利之辨,是孟子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要求。孔子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思想。他提出了"舍生取义"的思想。并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故事,生动鲜明地阐述了这个道理。面对功名富贵、高官厚禄乃至生命,如果不能通过仁义的手段得到,那宁可放弃。这实际上反映了孟子对当时社会重利轻义的轻浮世风的否定。梁惠王第一次见孟子时,就问孟子是否能为他的国家带来实利。所谓的实利,无外乎军事强大、外交强势、国家富有等,虽然这都是国家富强的要素,但其目的不在于为人民谋福利,而在于争霸。孟子对这种轻视民众,只求争霸的态度极为不满,所以他强调义在利先。这其实暗含着的,是仁政、王道、民本的政治思想。

孟子思想的三大原则(孟子伦理思想简史)(10)

圣之时者:圣之时者,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其中反映的是孟子的人生观。在《孟子·万章下》中,孟子对比了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四人。这四人都被孟子称为圣人,但他们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伯夷,是圣人中清高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伊尹,是圣人中贤明能干,为国家天下为己任的;柳下惠,是圣人中与世和合,温润如玉的;而孔子,则是识时务的圣人,可进可退,根据形势的不同而能用不同的方式处世,但又保持自己的本心。显然,孔子的圣之时者,是孟子推崇的。

孟子思想的三大原则(孟子伦理思想简史)(11)

具体而言,"圣之时者"基本等同于孔子的中庸之道,"中庸"这一思想,由子思在《中庸》中记述并发展,传承到孟子这里,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孟子评价孔子说: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马不停蹄,离开鲁国,却慢吞吞,这是因为齐国的风气与孔子的精神不和,而鲁国则是孔子的故乡,孔子不忍离去。孟子认为,该离开就离开,该继续干就继续干,该弃官就弃官,该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这就是孟子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也",随着情况的变化,人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不管怎么调整,心中坚持的信仰和价值,是不能动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