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可以放弃亲情(亲情不可再生忍痛告别爱情)(1)

张兰(化名)从没这般为难过,一边是殷殷期盼的父母,一边是情深意重的恋人,无论怎么抉择,都注定要承受难以言说的伤痛。

张兰是一个九零后独生女。当年,张兰的父母响应国家晚婚晚育的号召,三十岁才结婚,婚后也只生了她一个孩子。张兰从小便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她的任何要求都会最大限度地予以满足。尽管张兰在无微不至的温室中长大,但却没有独生子女身上那种“小皇帝”的毛病,而是勤奋上进、善解人意。

大学期间,张兰和一位家在东北的男同学一见倾心。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两人早已擦出爱情的火花。当她把同学带回家时,一向开明的父母却沉默了。父母对这位男同学颇有好感,但远隔千山万水的空间距离,却让父母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与不安。

夜深了,张兰起床上厕所时,发现父母的房里依然亮着灯。她走到门口,听到父母正在小声地嘀咕:“对方也是独生子,将来不可能来重庆的,如果兰儿真的嫁到东北,我们想见她一面都很难。”母亲接过话题说:“如果兰儿真的远嫁,我们老了怎么办?”

听到父母的对话,张兰心里很不是滋味。父母并不是刻意反对她的爱情,而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可能缺失的亲情感到深深的不安。这么多年来,父母总是将最好的一切都给了她,她又岂能不顾及父母的感受。

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就是父母的所有。因为这种亲情的唯一性,导致父母害怕女儿远嫁他乡,落得一个老来无所依的凄凉晚景。这一夜,张兰想了很多,从自己记事以来,父母总是极尽所能地呵护她、爱护她,让她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快乐与幸福之中。如今,父母渐渐老去,她不能自私地为了自己的爱情,而独自一人远嫁他乡,留下年迈的父母孤独终老。

张兰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亲情和爱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于是,她希望男朋友毕业后能够来重庆定居。但男朋友犹豫了,因为他也是家中的独子,同样也承载着父母的期待。这是两人第一次面临不可调和的分歧。双方都无法按照对方的意愿走。曾经的浓情蜜意和海誓山盟第一次遇到了亲情的重大考验。

这是一道不得不做的现实选择题。站在情感的十字路口,张兰必须更为理性地思考亲情与爱情的未来走向。父母和男友都是她生命中的至爱,父母从小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成就了她的生命和现在,和男友那些花前月下的幸福与甜蜜,也给了她完全不一样的生命体验。想到这些,张兰感到整个人都被撕裂,无论哪一方都是那么难以取舍。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之后,张兰决定和男朋友进行一次长谈。交谈中,双方都坦诚相待,因为彼此都承载了父母老有所依的最大愿景,不能简单地为了自己的幸福而辜负父母的期待,让双方老人真正陷入老无所依的困境与无助。

有了这样的认知,两人决定和平分手,告别这份令彼此都难以忘怀的初恋。在张兰看来,爱情还可以后天培养,而父母的亲情是不可再生的。她们都是父母的唯一,给父母一份安心,是为人子女的最大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