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市)人。清顺治十八(1661)年,任广西罗城县知县,使混乱的罗城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之后升任合州知州、黄冈知州,后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要职。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康熙二十三年(1684)卒于南京两江总督府,加赠太子太保,谥“清端”。

于成龙在明朝末年就参加科举,但始终是一个贡生,到清朝几次参加科举,也未获录取,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四十四岁的于成龙,才进入国子监学习,并在结业后走向仕途,最终成为封疆大吏,这样的经历在历史上非常罕见。而他在做官时也非常清廉,由于常年粗茶淡饭,而被百姓称为“于青菜”。

中华家训经典大全(家训宝典之一百九十六)(1)

于成龙家训《治家规范》上​:

《传》曰:“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则是家有教也。正惟一家有教,一国观感,相习成风,而仁让兴焉矣。故居今日而欲陋习丕变,当自士大夫之家倡之,为作《家训》,以示后人云。

孝为百行之原。父母生儿,能有几个身显荣亲的?就是力田贸易、肩挑负贩者,皆可随分以养亲。但要把父母时时刻刻放在心里,时时刻刻顶在头上。读书明理者,以养志为先。愚夫俗子,亦勉力养其口体,依依膝下,始终孺慕。如有不孝,族人公罚。

弟兄形虽有二,溯源于父母之身,究竟还是一个人。若弟兄仇敌,只为看做两个,所以参商。我今立训:同爨者宜一室和气,若是分居,亦要彼此联属。为兄者当爱,为弟者当敬。患难相恤,贫富相顾,不肖相劝。如有不遵者,朝廷法律具在,莫贻后悔。

族中之人,皆吾祖宗一脉。譬如树之有干,毕竟落叶归根。彼族中老幼,奈何其不睦乎?今人见族中之富贵者,羡为荣耀;见族中之贫寒者,多生厌恶。此种心肠,岂可以对祖宗?我今立训:凡系族人,不分枝派远近,不论人品贵贱,俱照长幼执礼。倘敢高下异视,照不睦条议罚。

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子弟十二三岁时,贤愚已定。贤者做向上事,愚者亦别令其执一艺,庶不致闲旷其身。到了长成,还可以赡养妻子。若一姑息,或听其暴弃,鲜不贻后日之悔也。

族人不知读书之乐,侥幸博一青衫,自以为万事皆足。至于科第一节,皆诿之于阖郡风水。不知发过先达,尽系读书之人,岂风水之说,独不应于我辈乎?愿我家子弟破除积习,做童生,下一番苦功望进学;做秀才,下一番苦功望中举。即使数命不偶,艰于遇合,道理明透,亦不被人目为不通。

四民之首曰士,原期读书明道。我愿子弟小心敬畏,虽进学与平人无异,埋头读书。设有非礼之来,当以理遣。如果有干身家,始许理论。切勿呼朋引类,做出非为的事来,那时悔之晚矣!

士子幸而上达,身虽贵显,居家切要勤俭,不可奢靡;待人务宜谦光,不可骄傲。

有田之家,率其佃仆,及时耕种,及时耘耨。宁先时,毋后时。仍不时亲身董率,勿自家懒惰,委之家人。

种田不离田头,深耕易耨是其本分。勤得一分,多得一分之利。仍要积聚粪灰,地肥则苗盛。于农暇之时,就想到来岁耕耘之时,有当备用之物,乘闲置办。虽遇丰年,所获纵多,亦不可浪费,少留储蓄,以备凶荒。田有隙地,必种瓜菜之类,蓄养猪鸡,以补不足。

朝廷钱粮,依期封纳,不可拖延,为里中顽民。

生意之人,或开店,或行商,俱要早起晚睡,不可偷安。语云:“不将辛苦意,难取世间财。”

居家要俭,当念钱财非易。衣服饮食,惟期适口充身,不可浪费。吾永宁地土硗瘠,而天时又亢涝靡定,少有所蓄,庶可以备荒年。

驭仆婢体恤劳苦,轸念饥寒,不可近狎,亦不宜疏远。临之以庄,驭之以礼,至要至要。贵显之后,乡党之间,禁其放肆,则又宁严毋宽也。

译文​:

《大学》说:“君子不出家门,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这是说家里要有家教。正因为每个家庭有家教,一国的人都看到被打动,相互学习形成风气,仁义谦让就此兴起。所以在今天想要让陋习有大的改变,就要从士大夫的家庭开始倡导,因此写了这个《家训》,警示后人。

孝道是各种善行的源头。父母生下孩子,能有几个做到光荣显耀的?即便是种地贸易、肩挑贩卖的,都可以依本分奉养双亲。但要把父母时刻记在心里,不能遗忘。读书明理的人,要先树立志气。普通百姓,也要努力养家糊口,享受天伦之乐,能够孝敬父母。如果不孝,族人一起处罚。兄弟身体虽然是两个,但都来自父母的身体,所以终究是一个人。如果弟兄相互仇视,就因为分了彼此,所以不和睦。我现在立下训戒:一个锅里吃饭的就要一家和气,如果分开居住,也要彼此联系。兄长要爱护弟弟,弟弟要尊敬兄长。有困难相互帮助,不管贫富相互照顾,有过错相互劝告。如果有不遵守的,按朝廷法律处理,不要后悔。

族人都是我们祖宗同一个血脉,就好像树木有主干,最终落叶归根。你们族里的老幼,为什么不和睦?现在人看到族里富贵的,就羡慕感到荣耀;见到族里贫寒的,就心生厌恶。这样的心肠,怎么面对祖宗?我现在立下训戒:凡是族人,不分枝脉远近,不论人品好坏,都要遵行长辈晚辈之间的礼仪。如果敢于对态度不一,按照不睦条款处罚。

士农工商,每个人都要有个职业。子弟十二三岁时,是不是贤德聪明就看出来了。贤德的从事上进的事业,愚笨的也让他从事别的工作,才不至于清闲没事干。到了长大,还可以赡养妻子孩子。如果一旦姑息,要么任其自暴自弃,很少不给日后留下后悔的。

族人不知道读书的乐趣,侥幸成了书生,就认为完事大吉。至于科举,就托词取决于地方风水。不知道前辈中发达的人,都是读书人,风水的说法,为什么不应到我们自己身上呢?期望我家子弟破除坏习惯,成了童生,就下一番苦功夫考上秀才;成了秀才,就下一番苦功夫考中举人。即使命数不好,没有赶上好时机,道理明白了,也不会被人看作学识浅陋。

四民之首是士子,期望的是读书明白道理。我期望子弟心存敬畏,虽然进学成了秀才,也要和普通人一样,埋头读书。如果有违礼的行为,要讲道理推辞。如果冒犯了自己和家人,才能和对方理论。千万不要呼朋唤友,作出不该做的事情,那时候悔之晚矣。

士子有幸能做官,虽然显贵,但居家生活一定要勤俭,不能奢靡;待人务必要谦和,不能骄傲。

有田地的家庭,率领佃户仆人,及时耕种,及时锄草。宁肯早一点,不要不及时。仍然要经常亲自带领大家,不要自己偷懒,依靠家人。

种田不能离开田头,精耕细作才是本分。勤劳多一分,就能多得一分的收益。还要积蓄肥料,土地肥沃才能禾苗茂盛。在农闲时,要想到来年耕种时需要准备的农具,乘着空闲置办好。遇到丰年,即便收获多,也不能浪费,要留一部分储备,防备凶荒年景。有空隙的田地,一定要种瓜种菜,养鸡养猪,弥补不足。

朝廷的税赋,按期缴纳,不能拖延,当乡里的顽民。

做生意的,或者开店,或者行商,都要早起晚睡,不能偷闲。谚语说:“不能忍受辛苦,就难以赚取世人们的钱财。”

生活要俭朴,要想钱财来的不容易。衣服饮食,只要求适合口味能充饥,不能浪费。我们永宁土地贫瘠,气候又旱涝不定,能有一部分储备,才能防备荒年。

管理仆人婢女要体恤他们的劳苦,想着他们的饥寒,不能过于亲近,也不宜疏远。严肃的对待,礼貌的管理,这很重要。在高官的身边,乡邻之间,严禁他们放肆,这方面又要宁可严管不能放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