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次有人遭罪,总会有聪明人或有德之人出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为过去言行之失道歉?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过去言行之失道歉(可是哀其不幸)

为过去言行之失道歉

似乎每次有人遭罪,总会有聪明人或有德之人出场。

前者以受害者为反面教材,教授处世之法,大概按他们的意思:受害者遭罪,都是不够聪明之故。

后者以受害者为挑刺对象,指点世道人心:大概他们觉得,受害者一定是自己有问题,“苍蝇不叮无缝蛋!”“为什么倒霉的不是别人,而是你呢?”

这两类人比较招人烦,不止因为落井下石,还因为他们越对受害者挑刺,越是在合理化施害方。

他们的挑刺中,往往隐含着这样的逻辑:

“加害者比较强,是无法去挑战、无法去改变的;所以你该改变自己,迁就之,屈从之。没做到,那就是你的错。”

似乎全不考虑到,受害者本身比较弱,本身已无回旋余地了。

当然,有一部分旁观者对受害者积极挑刺,不无自我暗示自我说服的心态。

通过给弱者挑刺一二三四五六七,他们能获得类似快感:

“弱者遭罪,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我要显得自己很聪明,不会做错→只要不做错,坏事就追不上我。”

比较烦人的是,这种对弱者的挑刺,还能找到个借口,美其名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然而不是这样的。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先生《摩罗诗力说》的句子。用来说拜伦的:

重独立而爱自繇,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此诗人所为援希腊之独立,而终死于其军中者也。”

大概鲁迅先生所谓,拜伦看到不幸的奴隶,是为之悲哀,同时疾视之——后者就算是“怒其不争”了。

所以“怒其不争”,根本也不是在旁挑刺。

拜伦最后,也没有置身事外说风凉话,而是亲身参与了希腊之战,而且战死了。

这是鲁迅先生27岁时写的文。且他说的是拜伦,还不是他自己的态度。

到44岁时,他说过了这段更著名的句子,那就是他自己的态度了: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因为愤怒只是如此,所以他们要愤怒一生,──而且还要愤怒二世,三世,四世,以至末世。

这就说得更直白了。

敢向强者抽刃,那是强者;向弱者与孩子们瞪眼,那是孱头

而世世代代的以上凌下作风,都是这么向弱者挑刺,挑出来的。

《故事新编》里著名的《铸剑》,那代表鲁迅先生的黑衣人要为眉间尺报仇。

当眉间尺问“你同情于我们孤儿寡妇? ……”

黑衣人回答:

“唉,孩子,你再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这是鲁迅先生的态度:

他没有因为眉间尺弱、眉间尺报不了仇,去跟他摆聪明:

“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你爹死了一定是他自己的错,大王是得罪不了的你还是算了吧,一开始就不该给大王铸剑啊巴拉巴拉……”

他也不玩弄各类玄虚的道德名词,仗义啦,同情啦,因为这些早被弄恶心了。

就是直白地:

“我要给你报仇。”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拜伦或黑衣人那样殒身不恤,向更强者抽刃。如果这样要求每个人,也算一种道德绑架。

但我觉得,至少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当有人受害时,克制住自己精通世务的聪明劲,别去对更弱者抽刃,别再絮絮叨叨朝弱者挑刺“还不都是你自己有问题”,并转身把这种挑刺弱者的行为,美其名曰“怒其不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