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脸谱里边:“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大家小说时候肯定都听过,到现在也能哼哼两句。那窦尔敦到底是何许人也,为啥是蓝脸的,盗御马又是怎么回事呢?

窦尔敦,在清代正史中两大基本史书《清史稿》和《清实录》中都没有记载,只是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史料》及《古城瑷珲》和《献县志》等地方志中有文字涉及。

相传为清朝河北省献县人,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他上有长兄,排行第二,长得虎背熊腰,所以又叫窦二敦。话说窦尔敦打小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应该是侠客一样的人物,十五岁遇一韩姓老者教授武艺,苦练三年后杀死当地作恶多端的知县父子,杀人之后不能坐以待毙啊,于是窦尔敦远走他乡,又遇静慈和尚,学得软、硬气功、轻功和护手双钩等技艺,武功大大长进。不久,他回到家乡举起义旗,招兵买马抗清朝统治。出家后江湖人称“铁罗汉”。

民间典故——盗御马

前文说过,窦尔敦回乡后招兵买马抗清,总得找个大本营,于是便把把河间府作为攻取目标,并智取得胜,首战告捷。虎踞河间府,义旗一举,从者如云。兵部尚书彭朋发兵河间,连战失利,因此被弹劾削职。黄三泰(一直助清朝剿灭反清势力)为搭救彭朋,就派人指镖为凭,向窦尔墩借银(黄三泰老年时期成为南七北六十三省总镖局的镖师,江湖上的人都得给些面子)。说是借,其实就是依恃武力,明抢强夺。窦尔敦是血性男儿,哪买他的帐。黄三泰栽了跟斗,于是又定在李家店比武。比武前双方曾商定,不得使用暗器。黄三泰是个久闯江湖的老手,虽有君子协定,但他仍暗器藏身。临阵双方交手数十合,黄渐觉气力不支,遂背弃盟约,用“甩头”击窦。窦尔敦自恃武艺在身,没提防对方会暗器伤人,遂被击中左膀,遭敌暗算。时清兵突至,窦尔敦率众出逃,失弃了河间府。此后,窦尔墩又在清皇陵马兰峪以北的风水禁地兴隆山,觅得一处三面临水,一面绝壁耸天的险地,扎下了连环套营盘,继续与清廷作对。后来,清太尉梁九公乘御赐金鞍玉辔追风赶月千里驹到围场行猎。窦尔墩探知这一消息后,只身潜入御马厩,用熏香熏倒守卫,用匕首杀门丁,彭朋因此再次被削职,黄三泰也因受到牵连。窦尔墩终于报了李家店的一箭之仇。

盗御马

蓝脸的窦尔敦

京剧脸谱不同的颜色代表人物不同的的品质,性格,气度。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典韦;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窦尔敦有勇有谋自然就成了蓝脸的窦尔敦了。

窦尔敦简介 蓝脸的窦尔敦何许人也(1)

京剧脸谱

窦尔敦简介 蓝脸的窦尔敦何许人也(2)

蓝脸的窦尔敦

为救母,自投囹圄

清军几次攻打窦寨未能奏效,于是拘捕了窦尔敦的母亲,并张贴告示称如窦尔敦不投案即杀其母。窦尔敦乃孝子,为救其母,自缚投案。其母责备他作了糊涂事,撞墙自尽。窦尔敦悲痛万分,挣断了绳索与差人搏斗,腿部负伤遭擒。最后被清廷处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