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胜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一位诗人,他的诗常读常新,但我对他诗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并不完全认同,比如他在《墓志铭》开头写道:

好的小说须有基本的枯燥好的电影需有适当的闷,

这句诗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不太明白,甚至还在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如果枯燥了那还叫好的小说吗?

难道像爽文一样一气贯穿好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才是小说的最佳公式吗?

我抱着对这句诗不认可的态度,默默地把它刻烟吸肺,希望哪天能遇到一本让我读懂诗意的书。

换句话说,我想被打脸。

其实在内心更深处,我觉得根本没有这样的书

因为但凡是让我觉得枯燥的,如果不是出于学术需要,那我肯定第一时间就会把它请出我的视线。

然后桥归桥,路归路,大家各自安好。

当我以为我会像黄子韬一样“这把必赢”的时候,对手出现了!

万历历史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伪传记真史书)(1)

黄子韬必赢名场面

是它! 是它!就是它!

我的打脸书

————《万历十五年》

万历历史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伪传记真史书)(2)

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如果你让我用一个词语概括这本书,

我一定会轻轻贴近你的耳朵,大吼一声:“好书!”

究竟是怎么个好法?

小板凳搬好,瓜子摆上,慢慢听我吹(kua)嘘(zan)。


一、权威,严谨

撇开野史不谈,一般的书籍但凡要牵扯到历史,就应该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所以在创作时那就需慎之又慎,仔细考证。

《万历十五年》作为一部历史学著作,在严谨方面是顶中顶,王中王。

为什么这么说呢?

黄仁宇先生为了写成这部著作,前后共花了七年的时间去搜集史料,力图做到历史的真实

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并图对明代的财政与税收窥其全豹,乃开始收集材料,撰写“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 in Sixteenth-Century Ming China“"一书。当时正值台北影印出版了《明实录》,此书为明代史料的渊薮,自然在所必读。全书一百三十三册,又无索引可资利用,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在教书之余每周阅读一册。这一走马观花式的阅览就花去了两年半。除此而外,参考奏疏笔记、各地方志,搜寻国内外有关的新旧著作,费时更多。此书从计划撰写到杀青定稿,历时七年。

那可是整整七年啊!!

哪吒都能生两个了。

咱们国家的流量儿们但凡能花黄先生千分之一的时间去研究研究剧本,精进精进演技,也不至于在B站鬼畜区当常驻嘉宾。

这股学术热情,完全值得上一个大写的佩服。

那可能有人就会嚷嚷了:

查资料时间久有什么了不起的?

那夏天满树滋哇乱叫的蝉不也得三五年才能化羽而出?

还不是不如大熊猫活得好?

你一个人在这里扯破嗓子说这本书好有什么用?

学界承认它吗?

嗯,有道理。

毕竟我顶多算一个书籍爱好者,对历史这方面一片茫然。

或许这本书漏洞百出,而囿于个人匮乏的学识,发现不了它的错误。

于是我特地去找了一下对它的评价。

三十多年来,本书英文版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版在华语世界也获得如潮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必备书,先后荣膺《新周刊》、《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第九届深圳读书月“30年30本书”、《中国图书商报》“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和搜狐网“读本好书”经典好书奖等称誉与奖项。

顺便看看出版商吧,买书首看出版商,大概率能避免踩雷。

部分老牌出版商可是很傲娇的,书不好根本不给你出,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比如中华书局。

那《万历十五年》的娘家是谁呢?

中华书局。

哦~自己人,那没事儿。

我没鉴别能力,那中华书局的各位编辑呢?这总够面儿了吧?

最后来看看黄先生的参考书目

万历历史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伪传记真史书)(3)

密密麻麻一大片,可见写作的用心。


二、知识

这本书可多知识了!而且还是综合性知识,精彩程度堪比俄罗斯套娃。

1.历史事件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百度上的定义是“历史学著作”。

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许多精彩的故事情节,比如开篇群臣整冠上午朝的乌龙事件

这颇有点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意味,但乌龙之处恰恰在此:

戏诸侯一事是周幽王授意而为,但这次午朝事件可不是万历皇帝下令的。

至于幕后主使,文中是这样写的:

“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于是只能回奏:当时众口相传,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

天子脚下居然还有人敢动这歪心思?!

真是气煞我也!

鉴于查不出始作俑者,万历皇帝顿时不好了,于是大手一挥:

所有人都扣工资!扣俩月!

“为了使这些昏昏然的官员知所儆戒,皇帝把罚俸的范围由礼部、鸿胪寺扩大到了全部在京供职的官员。”

没办法,这波实在是太有损皇室威严了。

当然,午朝事件只是历史中的一个小看点,

其他诸如秉笔太监制度、张居正在职守丧、官员抱团庇护等等,都是相当精彩的看点。

这些看点如同水滴一般汇入历史的洪流中,再气势磅礴地向未来奔涌而去。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当然,也可以在饭桌酒桌上高谈阔论,装装13啦。

2.人物描写。

在看前几章的时候,我一度以为自己拿错书了,怎么看着看着就成人物传记了呢?

万历历史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伪传记真史书)(4)

《万历十五年》目录

看这目录,是不是有那味儿了?

咋那么像人物小传呢?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你以为我在八卦人物生平?

不,我是在用他们的生平轨迹堆积出历史的框架。

所有暗流都掩藏在平静的生活中

在我等普通读者眼中,万历皇帝或许就是个苦逼的打工人,而且还是一个每天都想摸鱼的打工人。比如以下文字:

万历皇帝学习的地方是文华殿。1572年秋天以后,他每天的功课有三项内容:经书、书法、历史[20]。学习完经书以后,授课老师可以到休息室小憩,但皇帝本人却并不能那么清闲。这时候就出现了大伴冯保和其他宦官,他们把当天臣僚上奏的本章进呈御览。这些本章已经由各位大学士看过,用墨笔作了“票拟”。在冯保和其他宦官的协助下,皇帝用朱笔作出批示。中午功课完毕,小皇帝在文华殿进午餐。下半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不过他仍然被嘱咐要复习功课,练习书法,默记经史。小皇帝对这种嘱咐丝毫不敢忽视,因为第二天必须背诵今天为他所讲授的经书和历史。如果准备充分,背书如银瓶泻水,张先生就会颂扬天子的圣明;但如果背得结结巴巴或者读出别字,张先生也立即会拿出严师的身分加以质问,使他无地自容。

这个时候的万历皇帝年仅十岁,用现在的一句话说:

万历历史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伪传记真史书)(5)

这就完了吗?当然不,除了心灵上的“关照”,还少不了身体上的“锻炼”。

“慈圣太后教子极为严格,如果大伴作出对皇帝不利的报告,太后一怒之下,皇帝就会受到长跪的处罚,有时竟可达几个小时之久。”

更惨的是,行动也处处受到管制。

“他的文官不容许他废长立幼,以皇三子常洵代替皇长子常洛为太子。”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句,小皇帝,你真惨

但万历帝断然不是这样唯唯诺诺过一辈子的人。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1580年左右,这一年他十八岁,遇上了十四岁的郑氏。

成长了,快乐了,爱情的花骨朵开始探头了。

郑氏和万历具有共同的读书兴趣,同时又能给万历以无微不至的照顾,因此尤得恩宠。

她被万历皇帝看作精神伴侣,于是,当郑氏以撒娇的语气说他优柔寡断时,小皇帝坐不住了。

什么?你居然说我弱?什么?全朝廷都这样认为?!

那还得了?!

于是,1882年,万历皇帝站起来了。

“他励精图治,一连串重要的国家大事,尤其是有关人事的安排,都由他亲自做出决定“”

看到这里,是不是和各位想象中的史书不一样?

人物很鲜活,文笔也很老练,一点儿也不枯燥乏味。

对于更高阶的读者来说,除了人物,字里行间的“包袱”才是让人念念不忘的。

虽然像人物小传,但黄先生在很多地方都埋了“包袱”,就等有心的读者去发现,体验一把挖宝的快乐。

这些包袱包括但不限于:

人物生平和细节的描写,塑造了作品的可读性;“包袱”的穿插,又增强了作品的耐读性。可以说,这不仅是一部能走马观花找点谈资的著作,更是一部值得静下心来抽丝剥茧,摸寻历史脉络的著作。

不管是谁,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看的点。

3.遣词造句

最后,再讲讲这部作品的遣词造句。一个词语形容:绝!

这不仅是一本著作,还是一本字词辅导书,我从中学到的词语或者典故有以下内容:

狼奔豕突 :汉语成语,拼音是láng bēn shǐ tū,意思是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出自《万古愁》。成语解释豕:猪;突:猛冲。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龙驭上宾 :拼音是lóng yù shàng bīn,意思是此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成语解释此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成语典故《史记·封禅书》诰 冲龄 髫龄 :皇帝的命令,幼年,幼年/童年赍志以没 :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同"赍志而殁"。成语解释释 义 同赍志而殁。成语典故出 处 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原意指风从地上产生出来,开始时先在青苹草头上轻轻飞旋,最后会成为劲猛彪悍的大风,即是说大风是自小风发展而来。后来喻指大影响、大思潮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发源,现在一般指某种倾向,或者是谣言的产生。完整语句为: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出自战国·宋玉《风赋》,申饬 :拼音:shēn chì,释义:1、整饬;整顿。2.告诫。3.饬令;指示。4.斥责。褫夺 :读音为chǐ duó,意思是依法剥夺;谓剥夺衣冠,革除功名。烜赫一时:拼音是xuǎn hè yī shí,意思是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出自《上杜学士书》。窒碍难行:读音是zhì ài nán xíng,解释为阻碍太多,难以实行。燕安怠惰 :指对现在的状况安适满足,对现在的工作懒惰,不勤快!忠悃 :读音zhōng kǔn,是汉语词语,解释为忠诚。词语解释:忠诚殷鉴:意思是殷人灭夏,殷人的子孙,应该以夏的灭亡作为鉴戒。后来用来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前人失败之事。唾面自干: 拼音是tuò miàn zì gān,意思是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讽刺过度容忍不加反抗。出自《新唐书·娄师德传》。安居垂裳: 垂裳而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垂衣而能治理天下。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典故】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周易·系辞下》师心自用 : 意思是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出自《颜氏家训·勉学》。狷介:拼音是juàn jiè,意思是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士绅耆老 :耆老,汉语词汇。拼音:qí lǎo释义: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基本概念现在把德行高尚、受人尊敬的老人称为耆老,也泛指老年人。凿空构陷:空,谓孔道,引申为道路;罗织罪名加以陷害胶柱鼓瑟: 拼音是jiāo zhù gǔ sè,意思是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跨灶之儿:指在某方面超过父亲的儿子。燃犀烛照: 同犀照牛渚 发音xī zhào niú zhǔ ,释义比喻洞察幽微。游戏三昧:佛教语。意为自在无碍,不失定意。后指达到超脱自在的境界。和光同尘:意思是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出自《老子》。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出自《论语》

又能看故事,又能学知识,效率最大化,靠谱!


三、观点

观点这么重要的东西,以我目前的水平肯定是讲不好的,所以就见仁见智了!

贴一下自己的读后感吧,希望没有劝退你们。

万历历史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伪传记真史书)(6)

最近十分怠惰,看这类比较偏学术化的书籍有点难受,

好像就是纯粹为了完成任务一样,看过就算,也没有认真静下心来思考,

最近我确实太浮躁了,检讨一下。

浮光掠影地看完这本书,简单说说我的感想吧。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很早就听说了,学界对它的评价很高。

本来也很想看来着,但始终没有下手,这次终于抽时间把它给翻完了。

初读题目,以为会围绕政治、经济、文化或者百姓生活来写,但是我显然是惯性思维了。

实际上有点像人物小传——在万历年间比较有名的人物的传记合集。

万历帝、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张居正……都是官场中人,除了李贽。

看到海瑞的时候其实我还很疑惑,看到李贽的时候更不可思议,

为什么一部名为《万历十五年》的著作却是写人的传记作品?

说实话,从头看到尾,浮皮潦草,其实是有一点云里雾里甚至是有点失望的。

前几个传记,尤其是万历帝和张居正,确实可以配得上《万历十五年》这个名字,

涉及了很多政治制度,私以为还不算偏题。

但从戚继光开始好像就走远了?

尤其是李贽,我当时看得是一脸懵逼,甚至怀疑这本书名不副实。

但是!!!!!!

所有的疑问在李贽那章最后的结束语中得到了解答!原文如下: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看完这段话,我长呼出憋闷在心里的气,顿时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如此排兵布阵的良苦用心。

以往的史书,几乎都是以事为线,串联起人物,再现历史;

而这本书恰恰相反,以人为线,将历史中散落的制度和思想串联起来。

这是一种求异的思维,仅仅是这种思维的转变,《万历十五年》就该享有盛名。

换句话说,万历十五年就像是一个平面,一个二维空间,而处在这其中的人是三维的,他们在时间中肆意游走,经过万历十五年之前和之后的岁月,最终在典籍中呈现出我们确切看到的“万历十五年”间的形象。

万历历史十五年(万历十五年伪传记真史书)(7)

灵魂画手尝试解释上述话语的意思

这种思维真的相当精彩!

而且需要及其强大的编排能力,否则就难以将人物与年代很好地串联起来。

这是我觉得这本书最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但是,心理还是有点小小的遗憾:

一是没有认真去阅读思索;

二是后面几个人物我觉得依然写得过于像人物传记,与“十五年”联系不太紧密。

是为记。

我是鲤鱼,一个致力于寻找冷门有趣文学作品的人,也会写一些有感而发的文字,喜欢请关注,很高兴认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