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好看的开瓶器(简简单单的开瓶器)(1)

■文丨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叶克飞

前些年的日剧《最高の离婚》里有一句台词:罐头是在1810年发明出来的,可开罐器却在1858年才被发明出来。重要的东西有时也会迟来一步。无论爱情还是生活。

这里所说的1810年发明的罐头,其实是马口铁材质的罐头。最早的罐头是1800年发明,用的是广口瓶,打开比较方便,但储存效果没那么好。相比之下,马口铁更能确保长时间储存,还方便运输。不过在没有开罐器的情况下,想打开它还真的很难为人。因为当时的冶金技术和材料都比较落后,所以罐子更厚也更重。人们想吃个罐头,得先出动凿子和锤子,还特别容易弄伤手。

后来,人类发明了开罐器,再后来,罐头大量采用易拉环,需要使用开罐器的老式罐头越来越少。不过在大量使用罐头的西方,开罐器仍然是家庭必备,即使使用频率已经很低。

相比之下,开瓶器的使用率可就高得多,无论是葡萄酒还是啤酒,都需要开瓶器,那些花式表演开啤酒的人毕竟是少数。

实用好看的开瓶器(简简单单的开瓶器)(2)

开瓶器的发明

开瓶器的发明跟开罐器其实很有渊源。如果你用过开罐器,就会发现它的整体原理从1858年开始就没有太大变化。

这种名叫“牛头刀”的开罐器,跟扳手很相似,长杆顶端分叉,一边是无刃厚铁片,一边如开刃镰刀。使用时将两个平面错开的间距卡在罐头沿上,然后压下手柄,利用杠杆原理刺破罐头盖,再移动切割。之后的改进,无非是将两个分叉都变成齿轮,再加上一个主齿轮,实现更省力的切割。

开瓶器所运用的同样是杠杆原理,不管是啤酒开瓶器还是葡萄酒开瓶器。

据记载,早在公元9世纪,爱尔兰人塞杜留斯·斯科特就制造了一款“软木塞铁螺旋锥”,但只是自用而非量产,这也可算是开瓶器的最早文字记载。

17世纪时,“开瓶锥”的名字开始被使用。那时瓶子主要用于存储酒和苹果汁,盖子比较随意,即使用软木塞,基本也只有一半能够塞入瓶口,所以完全可以直接用手拔出,“开瓶锥”的使用几率不大。

这种器具还有个名字叫做“铁蠕虫”,报纸上第一次出现“铁蠕虫”的报道是在1681年,不过人们更多是利用它将枪支里卡壳的子弹拔出来。

1795年,英国牧师塞缪尔·亨歇尔受旧式步枪和弹药的启发,发明了最简单的螺旋锥形开瓶器,并正式注册了世界上第一台葡萄酒开瓶器的专利。

这个发明虽然简单,却非常实用。因为早在中世纪,欧洲人就已经习惯以软木塞和瓶子组合的方式储存葡萄酒。17世纪,英国发明了直身酒瓶,成为葡萄酒容器的常规形状,并且研发出了在酒窖中将酒瓶横置以便陈化的格子架。这时,软木塞也开始全部被压入瓶颈。

所以,在开瓶器发明之前,要想把酒打开,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将软木塞直接捅进瓶里,一是用快刀直接将瓶口削断。但这两种方法显然都不好,还很容易污染葡萄酒。

至于啤酒开瓶器,有人认为发明者是美国百威,但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美国百威的诞生时间远远晚于欧洲的啤酒企业,啤酒可不同于罐头,从诞生起就需要开瓶器。

1837年,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瓶装啤酒的工厂在丹麦哥本哈根诞生,开瓶器也随之诞生。

啤酒开瓶器的外形很简单,只要给一个支点,就能翘起一个啤酒盖——相比阿基米德的“翘起整个地球”,这真是简单的快乐。

实用好看的开瓶器(简简单单的开瓶器)(3)

开瓶器有很多种,但都离不开杠杆原理

相比啤酒开瓶器的一成不变,葡萄酒开瓶器的种类还真不少。

最古老的葡萄酒开瓶器至今仍然存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T型开瓶器。许多廉价葡萄酒套装仍然会附送这种开瓶器,它的使用很简单,将螺丝锥旋入软木塞,然后用力拔出即可。缺点是容易造成木塞破损,而且比较费力。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当属德国发明家卡尔·F·A·维英克于1882年发明的海马刀,也称为侍酒刀或“酒保助手”,它甚至被视为开瓶器里的标志性产品。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锡箔切割器、螺旋钻头和活动臂,可以顺利清除酒瓶封帽和软木塞。在餐厅里,侍应会在兜里揣一把海马刀随时使用,许多西方老餐厅的海马刀更是堪称艺术品。而且,在西方餐厅,侍应开红酒已经形同专业表演,技术和服务水准可以决定小费多寡,海马刀作为主要工具,就非常重要。

家庭很常见的还有英国人詹姆斯·希利于1888年发明的蝶形开瓶器,它对杠杆原理的运用最为合理,通过双臂造型,如蝴蝶扇动翅膀一般按动开瓶器的双臂,就可以将木塞取出。因为是对称双臂,所以在使用时无需像海马刀那样需要技巧。少了仪式感,却多了便利。而且这种蝶形开瓶器一般都是两用,头部是啤酒开瓶器,更适合家用。唯一缺点是体积稍大,不适合像海马刀那样随身携带。

类似的还有兔型开瓶器,外形像是一双兔子耳朵,同样利用杠杆原理。

此外,还有人会选用气压开瓶器。它是利用插入木塞的针,强制将空气注入瓶中,使得瓶塞自动弹出。它的使用有点类似打气泵,开瓶省时省力。这款开瓶器最适用的是年份已久的葡萄酒。因为年份越久,木塞越脆弱,其他开瓶器很容易导致木塞断裂甚至掉入酒中,气压开瓶器则可避免这一情况。

同样适用于老瓶塞的还有Ah-So开瓶器。这款开瓶器要先用刀割开胶帽,将长钢片沿着瓶口内壁和木塞外壁之间慢慢插入,直至另一个短钢片也插入瓶口,使二者完全夹住木塞,然后用手柄旋转将木塞拔出。这种开瓶器不会破坏木塞,也不会有木屑掉入酒中,但操作难度较大。

在电动化时代,自然也少不了电动开瓶器。它可以全自动操作,只需将之套住瓶颈,然后按下开关,就能取出瓶塞。不过也有人认为,电动开瓶器过于简单,简直没有乐趣可言。

要选择一款开瓶器,其实还真不容易。如果你没有任何要求,那么使用超市或者酒商的赠品就完全可以,但这类赠品质量一般,并不适合常用。

如果自掏腰包购买开瓶器,低端产品满大街都是,价格也便宜。那些无牌海马刀,人民币一二十元甚至一两元的都有,在各种网购平台上随处可见。这类产品中并非没有好用的,但全靠运气,可能用几次就坏,也可能用上几年都不坏。这是因为这种无牌产品的生产并没有品控可言,即使是同一个生产商,质量也很飘忽。

实用好看的开瓶器(简简单单的开瓶器)(4)

想找一个高逼格的开瓶器可不容易

想拥有一个好的开瓶器,品牌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却可以视为最保险的因素。这是因为开瓶器(电动除外)作为手工用品,跟使用者的匹配非常重要。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很多东西都不是越贵越好,因为它未必合适。比如电脑上的扫雷游戏高手,这个少数群体坚守微软自带的扫雷小游戏,将一个个新纪录上传,简直已经是匠人风范。但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坚持使用旧鼠标,换一个高性能鼠标反而会降低速度。又比如很多厨子有自己习惯使用的菜刀和锅,你要给他换上全套进口货,他可能就不会做菜了……

开瓶器也一样,经常使用开瓶器的人,往往有自己最熟悉的款式,未必与品牌有关。

但反过来说,作为非专业的家庭用户,又想选择一个好一点的开瓶器,那么根据品牌进行选择,则是最保险的做法。

一般来说,做开瓶器的厂商肯定是酒具厂商,开瓶器只是旗下一个小小产品。在高端一点的品牌中,绝大多数都是顶级酒杯品牌,比如著名的RIEDEL(醴铎)。这个奥地利品牌始于1756年,是世界顶级酒杯品牌,专业制造酒杯和醒酒器,开瓶器自然也不差。1872年创办于德国的著名酒具品牌肖特圣维莎,也有极好的开瓶器。同样属于德国的还有Spiegelau(诗杯客乐),始于1521年的古老品牌,以酒杯和醒酒器著称。法国Luminarc(乐美雅)始于1825年,也是著名玻璃器皿制造商。比乐美雅早一年诞生的Baccarat也是法国品牌,是最奢华的玻璃制品牌子之一。此外,还有美国的酒具大牌Libbey(利比)等。

国产的选择也不少,比如石岛、启尔、ONLYCOOK、橘子庄园、莱珍斯、威佰士和皓泽等,都是成规模的酒具制造商。

一般来说,一百多元的开瓶器已经相当不错,几百元已经很好。但是要想买一个高端的开瓶器,价格可能超出你的想象。比如著名的法国Chateau Laguiole(拉吉奥乐),侍酒师系列即使入门级别也要2500元左右。

拉吉奥乐Laguiole本身是酒区名字,但被很多品牌所使用,甚至滥用。而说起高端开瓶器,只能认准ChateauLaguiole。这个品牌的开瓶器,最便宜的数百元,侍酒师系列是它旗下最著名的系列,价格则在300欧元到400欧元之间。这个系列的特别之处在于年年不一样,每年侍酒师大赛冠军都会和品牌进行合作,设计一款带有冠军签名的开瓶器。

因为冠军是不同的人,开瓶器的设计自然也大大不同,甚至差异极大。所以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拉吉奥乐侍酒师系列开瓶器,一点也不容易。

目前市面上最贵的开瓶器,当属Code 38,入门级也要3000元以上,限量版更贵。这个品牌问世不久,2010年在澳洲创办,创办者是前空军仪表工程师。也正因此,这个品牌极具现代化和机械感。而且,它主打定制,可以根据使用者喜好来设计,比如左撇子钻头就很贴心。据说这是一款完美的产品,唯一缺点就是贵。

如果你又不想麻烦又不想花钱,那么电动开瓶器还真的是最佳选择。比如小米的开瓶器,100元出头,CLITON的只需五六十元,维诺卡夫也只需两百元出头。

实用好看的开瓶器(简简单单的开瓶器)(5)

开瓶器收藏

意大利巴罗洛有一家开瓶器博物馆,收藏了500多件开瓶器,时间涵盖18世纪至今。

民间一直有不少开瓶器爱好者,这是一个小众而且奢侈的收藏领域,尤其是对于中国收藏者来说。因为对于欧美收藏者来说,平时周末去逛逛跳蚤市场就能找到有趣的开瓶器,但中国在这个领域有很大的断层,民国时期的很难找到,这三十年的又没太大价值。所以据说真正的收藏者,都是去欧洲古董市场或二手商店慢慢淘。

开瓶器虽然原理不变,但外观形式的变化还是很多样。啤酒开瓶器常有纯铜质地,还有人物、动物等各种造型,以及汽车款、高跟鞋款和比基尼款等数不清的物品款式,都十分适合收藏。它还经常跟冰箱贴组合在一起,平时贴在冰箱上,需要时就拿下来开酒瓶,很多国家或城市的纪念品商店里都可见到类似产品。

至于葡萄酒开瓶器,早年贵族为了突出身份,常使用黄金或珠宝装点开瓶器,还有设计成城堡或地窖钥匙的开瓶器,都极具收藏价值。还有些开瓶器虽然是基本款,但很有历史价值。比如著名的法国Zig-Zag(之字形)开瓶器,外观酷似手风琴,1920年申请专利,如今人们仍可买到这种开瓶器的新品,但对于收藏者来说,如果能找到近百年前的老款,那简直是天赐。

开瓶器在拍卖领域常常爆出新闻。2001年,苏富比拍卖行就拍出了一个价值7万欧元的象牙开瓶器。2014年,一款采用老伦敦大桥零件,在维多利亚时期制成的开瓶器,就拍出了4万英镑的高价。

新的开瓶器也并非没有收藏价值,近年许多开瓶器都很有创意,加上做工精美,宛若艺术品,同样值得收藏。

当然,也有搞笑的。2014年,乌拉圭球星苏亚雷斯在世界杯赛场上咬人,结果就有人开发了苏牙开瓶器,号称“一咬就开”。你能说这样的开瓶器全无收藏价值吗?

,